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8-11-28 06:18张建斌
文学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古诗多媒体小学生

张建斌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优良的情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难点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形成稳固的学习内驱力的前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达到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

例如:在上《月光曲》一文时,在课前播放《月光曲》组乐,同时出示月光、大海景色图片。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小学生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它离当下时代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解读古诗、体味意境带来困难,增加了教师对古诗教学中的难度。要在教学中降低古诗理解梯度,利用视听觉教学媒体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例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中的“间”“还”“绿”这三个关键字来探究、感悟?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泊船瓜洲》录像片断,让学生通过录像中的画面及配有优美的古典乐曲,大胆想象诗人吟诵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姿势,他可能想些什么。随着深沉哀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和感人的画面播放,学生被带进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让学生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诗境。在美的意境中,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碰撞,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既在“境”中领悟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诗情,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学《春晓》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优美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浓浓春意。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古诗韵律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不得力,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恰当地运用课件,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不可见的事物变化过程及现象,通过多维动画形式展示,使学生获得动态形象信息,形成鲜明丰富的感性知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尤其是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由于文章所述内容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所表达的思想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今天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教育的福音,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时代的进步,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效果良好。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古诗多媒体小学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拟古诗”之我见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