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华
(江苏省海门市余东小学,江苏南通 226152)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1]。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这个阶段是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做事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作为小学老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努力把四个支柱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尤其是作为基础支柱的学会共处,虽然内涵丰富,但是其主要强调的是合作,更应该体现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更灵活地学到知识,其次就是让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作学习,教师应先渗透给学生“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道理,一定要把这种思想和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生长环境和教育环境不同,学生对电脑操作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千差万别,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发展,必须积极地合作,这才是高效学习的最佳选择。
在《文字输入比赛》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依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即时给学生进行合作小组搭配。然后,教师宣布文字输入比赛的程序:第一步,每个小组选派一人,进行单人擂台赛,小组成员内自己决定由哪个同学挑战擂台赛,以三分钟为限,看哪一个同学输入的文字多;第二步,是小组成员全部参加的巩固赛,老师给出相同的文字内容,让小组几个成员自由协商自己需要负责的部分,看哪一组最先完成任务;最后,两步成绩加在一起,算出获胜小组。比赛过程中,每组推荐一个学生,对其他小组宣布完成任务后,不许再动手输入进行监督。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教师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为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以个人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但以团队的成绩为最终评价标准的课堂组织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让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力量再大,也不如团队互相协调、同学之间积极地互相依赖的力量大,从而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相信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的最佳方式,就是小组模式,所以说如何分组,如何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人尽其才,避免个别同学“搭便车”或者“坐享其成”就成了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2]。小学信息技术非常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研究、吃透教学内容,再依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各小组进行任务协调,尽量让每一个同学的优势都被挖掘出来。
在《制作电子小报》的一课教学中,首先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内容、版式不同的精美小报,告诉学生这些小报就是利用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WPS软件加工、制作出来的,然后要求大家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份小报。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小报的构成要素,观察制作小报需要哪些技术手段等。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小报的编排、设计的基本程序以后,教师给学生列出几个主题系列,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各选一个主题,进行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各选一名组长负责,然后依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明确其他成员要担任的职责。这样就促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自我调控能力差,在合作小组中,单单依靠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意识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是万万不行的,教师必须参与到小组分工中,依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帮助他们协调安排。并且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时刻观察,及时要求“袖手旁观”的学生,进行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
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效率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人际交往有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合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专长和需求;另一方面,能够真诚对待别人,尊重别人的专长,渴望与人交流,希望得到帮助。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整个团队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才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中国传统节日》一课,这节课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制作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品。首先,教师明确主题,并以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例,向学生展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及作品制作的方法;然后,依据学生选择的主题自由结组,组内交流每个人对这个节日的理解和想法,交流如何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规划、设计;最后把大家的想法集中起来,制作作品,向其他小组展示。这样的合作学生兴趣一致,就更容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在所有人的思维交互中制作更完善、更完美的作品。
中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其实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动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人际关系无障碍、交流无障碍,合作必然无障碍。合作无障碍就必然能够把所有人的智慧集中到一起,这显示出了合作的强大力量。
合作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合作的过程中,整个合作团体要对本团体的学习合作进行不断的反省和改进[4]。换句话说,就是在合作完成学习、操作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审视合作任务完成的进度,及时协调各自在合作中的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时刻谨记自己的任务,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保证合作学习步调协调一致。
在《创作图画》一课的教学中,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合作创作中让学生熟悉创作图画的过程,掌握画图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课堂主要部分分为几个环节:首先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要创作图画的主题;然后对各小组的主题进行评议、筛选,确定本次创作的主题;接下来,各小组进行画图构思和设计。这个环节,教师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包括要确定图画的标题,考虑图画中包含的各种元素,用什么样的构图,图画的色彩搭配等。这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在接下来的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醒学生,要依据创作构思随时反思,以确保创作的顺利进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里明确规定:“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法,反过来,信息技术又能够为学生进行很好的合作提供途径。
合作,最大的优势一方面是比个体学习、竞争学习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从而让学习效率、教学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正确认识自己,懂得尊重他人,知道如何与人共处。教育先贤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因此,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共处,那么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将是很好的帮助。
[1]郝新栋.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1,(07):108.
[2]周蓓蓓.浅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6,(25):32.
[3]宋艳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J].文理导航(中旬),2016,(07):90.
[4]潘静.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路径探析[J].新课程(上),2016,(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