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空间的感性工学SD法分析

2018-11-27 08:48王泽宇高宇梁逸婧
设计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公交站

王泽宇 高宇 梁逸婧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公共交通成为了人们便捷的不二之选,公交站环境的感性工学改良对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更科学的公交站系统将成为今后我国在城市软件建设上的细节之一。文章以感性工学中SD法方法与公交站空间相结合进行感性工学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总结以指导公交站的设计重点。通过对半环境的设计,来扩充感性工学在中国设计方向的广度,促进由制造者为导向的设计流程转变为使用者为主导的方式,使乘客对公交站有更好的体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公交站 SD法 感性工学

一、公交站的民主设计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全球节节攀升,从曾经的制造大国逐步向智造大国发展,尤其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国有着强大的建造基础与能力。以人们主观需求为基础的公交站设计是我国未来设计的导向和目标。

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建设与优化,更符合人类需求的物质环境不仅会影响到整体的经济再发展速度,同时也会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但目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由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多是以提升基础建设为核心,更多的建设多以政府的主观刚需建设为主,多数非一线城市多以“有”与“没有”来区分城建元素。当城市的经济连带着交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将追求基础物质生活以上的精神状态生活,老旧的城市公交站台能否真正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思路方法:感性工学是—种多用于产品设计的设计方法论将感性工学中的语义差异法(SD法)结合于空间设计是一种为人们提供更为客观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方法。

感性工学发源国日本,曾使用感性工学来优化空间。同样,中国的公交站的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造型形式、材质、配色、功能也需要进行进一步客观化的设计。通过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以及现今各种类型公交站的样本收集,并对普通人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客观具体的感受趋向进行分析,对所取样本进行统计并归纳出普通人对公交站设计的重要点。

二、研究过程

对典型公交站进行收集,并对我国公交站进行实地调研。根据章俊华的研究指导,同时结合蔡琼、戴鹳融文章,并使用感性工学对公共设施的分析,使用SD法对空间进行评价。

(一)实地调研与资料调研:以昆明市为例,对首先对市区的主要公交站点进行调研,并对全国一线城市公交站进行实地与网络调研。通过网络设计并发放问卷同时获得人们对所在城市的现有公交站问题统计收集。

由于昆明位于相对偏远的西南地区,周边少数民族众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创造型新兴产业较为缺失,青年人口流失较多,所以城市整体老龄化较为严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成为老龄化人口的主要运输承载体,其中昆明市的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和公交车,前者目前只贯穿主要城市节点,而后者是整个公共交通的脉络。昆明市公交车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双层干线巴士,普通街区巴士,微型节点巴士。无论哪一种巴士,乘客的乘坐率都较高,覆盖区域以二环内为中心向外扩散,即由密到疏,线路直至机场、洱海等重要节点。

作为旅游城市与老龄化城市,主要公交站的设计有较为统一,但不够系统;较次要公交站设计简陋,功能不够完善。由于次要公交站多设置于狭小道路,所以不作为本研究对比对象。

(二)调研期间发现的具体问题

1.主次要公交站台差异较大,虽有系统化、模块化,但舒适性与民主化做得不足。2.站台中,人们走动空间较拥挤。3.冬天站台的视觉及触感寒冷感明显。4.造型方正、呆板。

三、设计调查实验

(一)实验摘要:根据公交站的无障碍性并由于公交站空间涉及元素众多,造型繁多,所以在网络收集国内外7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实验元素,将得出公交站的设计元素的结论进行总结。

对感性词汇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设置与样本相关联的感性问卷,获得相应评价值。对每一点进行感性工学分析,并得出该点的元素趋向。

以公交站的重要元素、休息座椅的趋向、乘车安全台阶、整体风格配色为具体研讨点,分别对乘车的主要群体,以老年人,上班族,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二)样本筛选及感性词汇的收集:根据网络和相关书籍的形容词收集,得到以下词汇(如图1)。

(三)感性词汇的筛选:通过对上述形容词进行筛选,剔除意思相近以及不适合描述公交站的词语,获得以下9组感性词汇(如图2)。

(四)具体实验步骤

1.调查对象:本调研使用问卷网制作并通过微信群发放问卷,经83名受访者接受问卷调查,在剔除重复及漏选的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6份,根据《社会调查法》一书中的解释,调查人数大于25,误差为±20%。问卷中非设计专业人士占总有效问卷的70%,这有效地排除了設计相关人士对结果的影响。在经常使用公共交通人员的有效问卷中,年龄15-30岁占37%,年龄31-50岁占26%,年龄51-65岁占37%。由此数据可见,51-65岁的人占比同15-30岁的人群拥有相同的乘坐公共交通的需求,31-50年龄段的人较少使用公共交通。

2.评定尺度及样本:通过网络对公交站样本的收集,共筛选出7种风格的公交站设施作为样本与9组感性词汇进行搭配形成问卷,如图所示(如图3)。根据语义差异法进行五段评定尺度设定,例如:简洁到复杂为-2到2的分数区间,即-2,-1,0,1,2,“0”为中间分,如果感觉十分简洁为-2分,较为简洁为-1分,无感觉为0分,较为复杂为1分,十分复杂为2分,以此类推。对于提供的样本,将不对其进行具体描述来源、风格以及材质等带有指向性的描述。

(五)调查结果分析:本调查通过问卷网收集,(如图3)所示,其中选取7个样本(sample)并以S1、S2、S3、S4、S5、S6、s7来表示每个样本,每个样本有9组感性词汇来描述,以开放性、安全性、豪华性、明度、亲切度、空间感、质量、风格以及整体性来表示9组感性词汇,每一份问卷会得到63个数据样本。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并通过平均值算法计算,得到(如表1),例如本数据以1-5分计算安全到危险(如图4、5),即如将所有数据减3将获得以0-2为区间的感性评估。3(0)分为中立,2(5)分为很危险,则-2(1)分为很安全。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受测者对相应的感觉越强烈。

四、总结统计分析

由数据(如图6)得出,受访者的样本感性词汇,表明了对哪些感受点的在意性,通过整体的数据关系和上述矩阵列表可以提取绝对值分数最高的1/3的重要关注点为开放性、空间感和整体性,这三组感性词汇表明受测者对这三点的感受性最强,这三点对受测者影响最大。

其中,几组样本展现了共同的开放性原则,整体并未感到拘束;同样在空间感上,受访者等趋向于空旷,整体并未感到狭窄,这与开放性相对应;而在整体性上,由于多数均采用集成式设计,整体风格并未产生突兀的冲突感,因此整体性上较为和谐。

在7组被测样本中,数值浮动最大的是风格词汇组,浮动最小的是亲切度词汇组。此组数据说明,由于受测者的年龄、工作、所在城市不同,对风格的偏好、感受也不尽相同。风格影响的共性点追求是在城市公共设施统一化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点之一;对于亲切度的值范围较小,通过核对矩阵统计表发现,有两组数据为“0”,这说明受测者对亲切度值并无强烈感受,公交站的功能性上分析,多数人仅在有需要乘车的情况下使用公交站系统,而公交车的班次间隔平均在8-20分钟,因此人们的感受与视点趋向于站牌查询、手机查询、关注来往车辆以及聊天等具有目的性的活动中。

五、设计要素及总结

通过对感性词汇总结出来的设计要素主要分为四个重要的设计点(如图7),根据前期调研与感性工学的结合,对城市公共交通候车空间的设计总结如下:重点设计四个方面为空间、质量、材质和风格,其中对风格的指向性有四条感性词汇来源,其余的设计要素为三条。因此:①在风格的把控上要以和谐、简洁、亲切又不失豪华的设计元素作为风格把控的重点。风格上要适应于各类人群,明快整体的空间为基础,豪华性与简洁性适当,整体风格应迎合城市风貌。②空间方面,倾向于开放、亲切和不狭窄的环境,在空间设计上要注意宽广并具有开放性的空间体现,并且要注意具有亲切感的配色出现。③材质上,给人坚实感覺的材质,但尽量不能像金属一样寒冷,材质的运用上要坚固,在材质的表面处理上要给人踏实的手感,整体要与周围环境进行和谐的融合。④质量上在符合相关质量认证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新材料的创新使用,给人安全、坚固质感的同时,以提高整个公交站空间给人的更好的整体印象。

在以感性工学总结出的设计要素基础上,添加额外的相关配套设施也是为新型公交站系统进程推进的一个步骤之一。以做调研的昆明市为例,城市的老龄化是我国在未来数十年间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助老设备的配套附加是重要的设计点,座椅、扶手、智能化的导视系统都是提升公交站空间的软性设施。

结论

通过感性工学的思想和sD法对公交站设计元素的评价与总结,可以在公共交通节点处提供更人性化、更科学的设计方法,同时也在广度上扩大了感性工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城市公共设施作为一个城市的基础建设载体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城市的发展与市民的需求是成正比的,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出现。城市离不开市民带来的建设和经济效益,同时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在促进着城市的民主式的建设发展,整体环境的改善又会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进程中,已经逐渐由刚需性的基础建设向着更具有人文关怀与民主设计的方向前进,固定框架自由填充将代替原有从下至上的建设模式。

猜你喜欢
公交站
长沙“智能公交站牌”上线
长沙“智能公交站牌”上线
等公交
都笑你了
都笑你了
左右为难
House Bues Stops 房屋式的公交车站
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