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园园
摘要:社区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依托政府、市场、社区等多方主体力量来为不同老年人提供差异化服务需求。但我国社区养老面临着养老资源需求主体未能定位有效需求、养老资源供给主体未能提供有效供给等问题。基于此,政府应统筹养老全局,营造良好环境;市场应促进产品开发,提升竞争优势;社区应重视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水平;家庭应加强邻里互助,宣傳孝道美德。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支持、社区协助、家庭支撑”的社区养老多方主体参与机制,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区养老 多方参与 有效需求 有效供给
社区养老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重要养老方式,社区养老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然而,社区养老面临很多问题,如养老设施不足、养老服务较差、养老服务品种单一等,难以满足老年人差异化的需求。因此。社区养老服务仍需要多方主体协作参与.共同解决社区养老服务难题。
一、多方主体未充分参与社区养老治理
(一)资源需求主体未能定位有效需求
在养老资源需求方面。政府、社区、市场未能对养老需求主体定位有效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实现养老资源的多元化需求,不同状态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资源需求。翟振武。李龙(2014)基于专门的社会调查.构建了从“年轻”状态到“健康”状态再到“自理”状态的关系清楚、层级鲜明的老年定义体系,但是作者未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细分。因此本文根据身体健康状况将老年人分类为健康、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四类老年人,根据家庭结构将老年人分为独居家庭、夫妇家庭、核心家庭、祖孙家庭、三代家庭等,自身条件的不同和家庭状况的差异使得这些老年人的需求各不相同。而社区的养老资源未能根据不同状况的老年人提供差异化的养老供给。二是未能清晰将养老需求主体进行定位。老年人并不都是资源的消耗者,也可以是资源的供给者。我国65岁以上称为老年人,然而老年人中健康程度各有不同,很多老年人虽然已经退休,但是身体康健,有强烈为社会服务的意愿并努力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这部分老年人的资源,如果得到充分整合,便可以“变老为宝”,不仅能够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物质、精神层面的需求,更能够服务其他老年人。
(二)资源供给主体未能提供有效供给
在养老资源供给方面,政府、社会、社区、家庭未能提供有效供给。
政府在养老资源供给主要存在三大方面问题:一是政府难以提供足够的财政资金、土地资源来满足庞大的老年人群体需求。我国2016年65岁以上老年人数达15003万人,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老年人数的增加.加大了政府的负担,使得政府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二是政府未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服务支持.虽然近些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老相关政策,然而,这些养老政策部分仍存在界限模糊、难以实施等困境.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等,部分政策受制于现实条件,难以实现。因此,具体的、有效可实施的养老服务措施仍然有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三是基层政府与社区之间的监督管理关系难以把握。基层政府不能完全管制社区,会使社区丧失主观能动性,而彻底放弃约束.社区便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发挥自身的供给功能。
市场在养老资源供给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养老服务市场未能完善,养老机构发展仍然存在多种困境。如养老机构报销繁琐、资金不足、利润微薄、护理人员水平不高、养老行业人才短缺、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二是老年服务产品尚未开发完全.老龄产品仍旧匮乏,品种单一,未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社区是养老资源直接提供者.也是社区养老资源供给最重要的渠道。然而.社区在提供养老资源时仍面临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社区治理主体未能有效协调.社区三大治理主体,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由于各自的利益取向、权力位阶以及治理逻辑差异明显.导致养老资源供给方面出现矛盾冲突现象,难以达成有效协调,后果便是养老资源配置出现无效率状态。二是社区需要加强整合多方主体力量的能力。社会组织、志愿者、周边企业、邻近社区、医疗机构、其他社区、甚至是很多老年人,都可以成为养老服务资源的提供者。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购买服务等方式同公益性社会组织、互惠性公益组织签订合同获得社区养老服务:通过诸如时间银行方式来获取志愿者的服务:通过与周边的企业、邻近社区、医疗机构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积极鼓励支持社区老年人主动提出需求,主动寻求满足需求的途径.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社区治理主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管理以及链接相应的资源等,将社区治理主体的定位由“提供服务”变为“提供管理”;社区老年人之间还可以实现互助养老,通过“时间储蓄”和“劳务储蓄”等形式,有效建立长者之间的互助照料体系,累积并传递量化的老人服务,从而良性循环,完成低成本的老年护理活动。三是社区养老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管理经验缺乏。我国的老年文体娱乐设施仍然匮乏.医疗保健设施提供不足.面临人力、物力、财力匮乏的情况下,社区未能实现智能化发展,难以发挥管理优势。
家庭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居住所在。家庭能够给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老年人养老还是以家庭作为首选地点。虽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也已经成为老年人考虑的养老方式之一.但是不能取代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不同的家庭结构给老年人提供的养老供给资源也会不同,子女在身边的会给老人带来精神慰藉以及日常的生活照料等。愉悦的老年生活离不开子女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如图1.根据社区养老多方参与主体所绘制的框架示意图。
二、多方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治理的机制构建
(一)政府:统筹养老全局,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要进行前瞻性思考,为未来养老做好战略性规划,积极推广大数据的应用,推进智能养老,统筹全局。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相关养老政策,更加注重完善养老实施细则等。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继续完善养老PPP项目,推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为养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缓解财政资金的压力,营造好良好的市场环境。要注意处理好基层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扶植培育社会组织,定期对社区的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将社区绩效与相应的经费挂钩实施增减。
(二)市场:促进产品开发,提升竞争优势
老年人数不断增加。老年人需求也多种多样,然而,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相匹配的老年服务产品并没有及时开发。市场上老年产品品种单一.难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差异化需求,因此亟需加强产品开发,创造养老蓝海市场。随着家庭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去机构养老,但是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收费贵、服务差、设施不足、管理不够完善,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注重对专业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养。注重应用大数据等新科技技术来提升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三)社区:重视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水平
统筹政府、市场、社区、居民各方面资源,使得各方共同发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社区治理主体也需注意角色的转变。不要做服务的提供者,而是做服务的管理者,注重提升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对社区养老资源的投入,完善养老设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尤其是老年人文化娱乐方面需求,给老年人创造温馨舒适的养老环境。
(四)家庭:加强邻里互助,宣传孝道美德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和子女分居。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此时显得更为重要。社区的互助养老,不仅有效地帮助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更好地生活,同时,也形成了社区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孝道美德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风尚,鼓励子女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照顾老年人,主动承担赡养义务,定期和老人交谈,让老年人得到充分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慰藉。
总结:当前。我国社区养老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只是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政府、市场、社区、家庭应共同协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支持、社区协助、家庭支撑”的社区养老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差异化的养老需求,减轻养老财政压力,完善养老服务市场,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这对实现社区养老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