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琳
泰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江苏泰州 2253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而导致胃黏膜退行性变化的胃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增高[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等,根据其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 ,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中华中医药学会胃病分会将CAG分为肝胃气滞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和胃络淤血型等6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西医学者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据统计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半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者胃癌发病率可达7%[2]。及时有效治疗该病对于防止胃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探讨中医治疗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该院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80名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研究选取该院确诊并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 28~62岁,平均年龄为(46.2±2.9)岁;体重 61~77 kg,平均体重为(64.2±3.8)kg;病程时长为 1~6 年,平均时长为(3.4±1.1)年。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 30~63岁,平均年龄为(48.6±3.6)岁;体重62~76 kg,平均体重为(60.6±3.6)kg;病程时长为 9 个月~7年,平均时长为(3.8±1.4)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此研究的80例患者均对此研究知情同意。
①参与研究的80例患者均经胃镜并组织活检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按照其症状等辨证分为脾胃虚寒型;②依从性好,随访性良好。③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④排除言语、听力、智力、双向障碍的患者;⑤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及难以随访者;⑥治疗研究征得患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⑦研究符合伦理规范标准,获取伦理委员会许可。
两组患者胃镜下常规检测Hp,对于Hp阳性患者常规根除Hp后与Hp阴性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抗Hp药物采用①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规格:10 mg/片;国药准字:H20110160)20 mg,bid,②克拉霉素胶囊(规格:250mg;国药准字:H20010655)500 mg,bid,③阿莫西林胶囊(规格:0.25 g;国药准字:H13023964)1.0 g,bid。 ④枸橼酸铋钾颗粒(规格110 mg/袋;国药准字:H10900086)220 mg,bid,以上药物疗程14 d。
两组观察病例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胃复春片4片,tid,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即甘草6 g,柴胡、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各10 g,白芍、党参各15 g,另外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食欲不振者加山楂、麦芽各15 g,胃痛者加元胡15 g、木香10 g,1剂/d,以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8周。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可施行针灸治疗,选取中脘、上脘、胃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予复查胃镜,评估病情。
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所见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大有缓解,胃镜所见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胃镜所见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不明显。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按照其上腹疼痛、恶心、嗳气等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归属为中医学中“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脾脏喜燥恶湿,主运化,输布精微,胃腑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3]。脾脏和胃腑在生理功能上关系密切,在病理机制上亦相互影响。若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使二者受损,则可导致脾胃气阴两虚,使二者升降功能失调,也有学者认为该病除了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病因外,与体内湿热毒互结,气机郁滞、禀赋不足、胃络阻淤以及药物损伤脾胃等也有一定关系[4],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功能失调。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使用抗Hp感染药物辅以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疗效一般。而中医辨证治疗对于该病有着较大的优势,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肝胃气滞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和胃络淤血型等6种证型,并提出以上6种证型分别使用柴胡疏肝散、化肝煎合左金丸、黄连温胆汤、六君子汤、沙参麦冬汤以及丹参饮合失笑散进行治疗[5]。其中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多采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本方中柴胡辛开苦降、疏肝行气,芍药可柔肝敛阴[6]。陈皮、半夏可燥湿理气化痰、和胃止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茯苓可健脾益气,使脾胃气机和畅,恢复运化功能[7]。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选取中脘、上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进一步温脾清胃、温经散寒、扶正祛邪,促进患者的康复。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成药进行治疗。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00%,刘昌贤等人[8]使用柴芍六君加味对6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较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该次研究病例数更多,可排除某些变异因素,且治疗方法更加科学。结果可以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优。虽然中医药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较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其在临床上的使用,首先,对于中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其次对于中医治疗该病的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中医治疗的实验数据样本较小,对于潜在的不良反应也未有明确的认识;最后中药熬制使用不便,患者依从性较差。有研究表明将方药研制成口服液、丸剂、颗粒等中成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故在进一步工作中应当加强对中药治疗机制的探索、增加对患者的随访调查并且加强对新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