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方作棋
自2007年,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开始,我校就积极参加技能大赛,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弊端也显现出来。近几年,大赛往往由一位教师长期负责,校技能大赛每年一般在12月份举行,市赛、省赛在第二年的3月份或4月份举行,国赛一般在6月份,这样,七八月份又开始新一轮的选手选拔和培训,每年循环运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同时,由于专业教师紧缺,负责竞赛的教师也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甚至有些还担任着班主任、考评员等职务,繁重的工作任务,往往占用了竞赛负责教师的很多休息时间,面对繁重工作压力和紧张的赛前准备,让很多竞赛负责教师身心疲惫。同时从学校专业发展来看,每一项竞赛内容长期由一位教师担任,也出现了青黄不接、梯队建设不足的现象,甚至出现对竞赛负责教师正常培训工作都安排不了的局面。
汽修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是比较强的,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汽修专业教师综合专业技能的提高。因学校工作任务分配的不同,部分汽修专业教师长期任教专业理论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专长,在实践技能方面就比较薄弱,而技能大赛刚好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不足等缺陷,培训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为了获得好成绩,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技术上进行钻研,技能大赛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也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专业教师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课堂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技能大赛辅导往往是独立授课和单兵作战的方式,并没有在技能大赛辅导教师与普通班级专业建设这一领域进行有效对接,把辅导技能大赛好的想法与做法进行可持续发展,而采用技能大赛辅导团队的方式刚好可以弥补其不足。
在技能大赛中,参与竞赛学生的培养,一般以技能能力的提高为重点,教师重点对学生的技能操作流程和技能操作动作进行训练,但在这种培养方式下,虽然参赛学生一般技能操作能力是比较好的,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问题的分析能力及一些心理素质等方面,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往往比较薄弱,导致学生的发展性单一,这对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非常不利。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指导,在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了参赛学生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在更好地进行参赛学生的培养方面的一个新课题。
鉴于上述问题,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合作的相应对策——“会诊式”技能竞赛辅导团队。
在本校汽修教研组里选取4位各具教学特长的教师组成“会诊式”技能竞赛辅导团队,其优势在于能将具有不同特征、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能力的相互补充创造更好的绩效,同时共同的愿望和目标是团队赖以存在的基础。由于个人的需求不同、动机不同、价值观不同、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团体的目标和期望值也就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构建“会诊式”团队时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合理选择成员,确立共同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促使团队成员共同遵守,共同执行。
方案拟定后上报到学校主管部门批准,获得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由组内4位老师共同起草一份协议书(有效期为4年),同时制定团队日常运作机制和激励约束制度,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指导。
(1)采用年度轮流循环制。团队成员每年轮流作为竞赛主负责人(轮流顺序由团队成员自行协商并形成书面材料),但在学生竞赛辅导的流程及学生技术辅导方面由技能竞赛老师全面、全权负责,以保证竞赛有序进行,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竞赛辅导任务。团队建设是个长期的工作,团队成员按照约定必须完成4年一个循环,并按照学校的目标分阶段制定计划,各阶段目标具体落实到位。
(2)定期召开竞赛辅导的阶段性总结会议,所有总结资料汇总成文用于交流和归档。团队成员定期轮流负责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探讨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团队成员每学期上两节组内公开观摩课、展示2份带有PPT课件的标准教案和2套带有试题分析的理论考试试卷,要求团队内成员每学期互相听课、评课达2节以上。
(3)一个团队建设周期内要完成团队课题研究任务至少2项或公开发表集体论文2篇。课题、论文负责人也采用轮流循环制的形式。另外,团队每年还要完成1份团队建设工作心得或总结。
(1)制定“年循环式”的竞赛年度辅导制度。“年循环式”的竞赛辅导制度的含义是指在“会诊式”技能辅导团队内的成员每年轮流当任竞赛的主指导教师,负责当年竞赛学生的所有竞赛内容和生活管理,组内其他教师辅助管理。主负责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
1)努力提高自身的竞赛技能操作水平,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竞赛主辅导教师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起好带头表率作用才能服众,所以组内教师在接替主辅导教师之前,必须积极参加校技能大赛和市技能大赛,通过自己参加比赛,指导教师才会对大赛有更深刻的认识。
2)熟悉自己所带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技术难点。正所谓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3)协同完成技能竞赛辅导工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选拔工作、日常训练任务的安排和检验工作、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等。
(2)将技能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会诊式”竞赛团队除了提高技能水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促进专业共同发展。例如,将技能大赛的具体项目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电子文档,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讨论、教学观摩、沙龙研讨、课例教学等活动,以竞赛项目为载体,创设相应的教学任务和场景,通过团队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具体流程实现竞赛项目的教学转化。
(3)将技能竞赛内容转化为校本教材。为了把竞赛内容和教学标准有效地融合起来,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进一步完善,团队成员开始着手校本教材的编写。教材编写人员以团队成员为主,同时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进行定期指导;初期先制定校本教材编写方案,分工合作,落实每个人的编写任务,规定阶段性校本教材编写完成时间;然后,根据实际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设计教材整体框架,根据已有的教学项目、教学标准,结合现有实训实验设备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统筹教材编写,并确定了理实结合的教材编写模式;接下来,根据具体分工,进行具体章节内容的文字撰写,拍摄相关具体实操步骤的照片;根据课程框架和素材进行整合,完成各个章节的内容。经过2年的收集和整理,目前已开发了一本新型汽车空调项目的教材——《汽车空调维修理实一体化教材》,该教材已经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除了开发教材外,组内教师还共同开发相关项目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开发了汽车空调项目资源库和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空调项目的教学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目前,该资源库已经可以与学校安装的景格教学资源库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不断更新和补充汽修资源库平台内的实训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团队只有考核,没有奖励,这样的团队活力是不足的,也很难运转下去。要保证团队能够良好的运行,需要给予团队内有突出贡献的组员一定的奖励,奖励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在物质奖励方面,团队内部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除了学校内部的课时和辅导参考学校的相关条例外,实行按工取酬,每年从各奖金中抽出10%作团队的辅导基金,对年度考核总分按等级分别给予5%、3%、2%的奖励。
“会诊式”团队的建设是学校为了竞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提升教师合作理念的一次尝试。为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必须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专业,而“会诊式”技能竞赛辅导团队的建设恰好促进了教师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这是一次学习方式的变革,但这种变革是漫长而痛苦的。实践证明,通过“会诊式”技能竞赛辅导团队的建设,教师认识到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问题是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教师合作不仅可以交流经验,优势互补,还可以优化教学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消除教学中高耗低效等现象,使教师意识到合作是一种双赢互惠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