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宏竹
洛阳市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倪宏竹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3 )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洛阳市60—8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锻炼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洛阳市老年人参与乒乓球锻炼的行为,探讨其中的共性机制,并进行有效干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为老年人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运动行为提供理论保证,为更好地将乒乓球运动在老年人中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老年人;乒乓球;健身
截止2017年底,洛阳市老年人口约113.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6.1%,而且老龄人口每年约以0.9%的速度递增[1]。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养老体制的改革显得任重道远。作为老龄化的主体——老年人,在享受充实的物质生活以外,更需要丰富的精神满足。由于老年人余暇时间较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认同感。乒乓球,由于其项目特点,对于场地、空间、器材相对较低,运动量适宜,得到了老年人的广泛认可。因此,在老年人群众开展乒乓球运动,定期举办比赛,研究老年人的行为机制,对于强健老年人的体魄,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选取洛阳市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洛龙区、吉利区、瀍河区等六个主要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乒乓球活动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CNKI、CSBD查阅了大量老年人体育、科学健身、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学科的研究现状。
1.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群众体育学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相关调查问卷,针对洛阳市六个主要城区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864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837份,有效率为93%。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和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1年龄构成
将被调查者分为60—70岁、71—70岁两个年龄段。
表1 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 (n=837)
年龄人数百分比(%) 60-7063575.86 71-8020224.14 Σ837100
如表1所示,洛阳市60~70岁参与老年人占比例较高,主要是这个年龄段老年人刚刚退休,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老一辈工作者,在退休之余,渴望得到精神层面的富足。退休之后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有充裕的时间,逐渐调整自身的生活习性,关注健康,注意饮食习惯,并通过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达到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健康行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还不到四分之一。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健康指标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每增加十岁,最大摄氧量就下降10%,较低的VO2max会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2]。因此,70岁是一个分水岭。为了安全起见一些老年人邀请赛谢绝7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因此 ,随着年龄的增大,参加乒乓球活动的老年人是逐渐减少的。相比于年轻人,运动行为较为缓慢、喜静、不愿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特点,再加上或多或少的老年性疾病的出现,亲人对于体育运动的排斥心理,多方面因素造成他们没有条件参与乒乓球运动。
2.1.2性别分布
表2 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n=837)
性别人数百分比(%) 男56267.14 女27532.86
从表2可以看出,洛阳市主要城区被调查的837名从事乒乓球活动的老年参与者中,男性占67.14%,女性占32.86%。人口统计学显示:男女之间对于参与乒乓球运动存在差异显著,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传统思想造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行为模式上。退休后,带孙辈,接送孩子上下学、幼儿园等。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健身锻炼的条件不断改善,未来制约女性老年朋友参与乒乓球活动的因素将逐渐减弱,会有更多的女性老年朋友加入乒乓球活动群体中。
2.1.3老年参与者的退休前职业状况
研究表明,老年人退休前从事的工作与退休后主动参与乒乓球运动呈正相关性。退休前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的老年人更希望在退休后多休息,注重养生、修养声息;而对于一些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经常坐办公室的由于工作性质的影响,能够较为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注重放松自我。老年人通过在职业特性这一维度上,对于参与乒乓球运动存在显著差异。
表3 被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情况(n=837)
职业人数百分比(%) 公务员党政机关39146. 企事业单位41048.9 个体工商业364.4
从表3可以看出,在退休前从事公务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老年人比例较高,个体工商者较低。对于党政机关企事业人来说,退休前就有机会经常从事乒乓球运动,一些学校机关企业的会议室里放有乒乓球桌。因此退休后,仍能经常参与乒乓球运动,甚至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打球。而从事个体工商业的老年朋友,在年轻时,他们为了生济,不得不长期从事起早贪黑没有规律的生活, 对于他们这一类的老年群体,长年来积累下的伤病等更需要现在通过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抑制病情、放松调节、排解内心压力、使心情舒畅,从而才能延年益寿。
(1)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是促使老年群体持续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内核因素,乒乓球自身的特点,运动量较为容易控制,非常适合老年人群体。并且又是隔网运动,无身体对抗,安全系数高,很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2)在注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人口老年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受到忽视。“我运动,我快乐”是老年人活动的宗旨理念。社会快速发展,青年男女为生计拼命奔波,造成空巢老人人数逐年攀升,造成心理抑郁等现象的不断增加。因此,老年人渴望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彼此交流、增进感情的精神需要,在运动中舒缓压力,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洛阳市有着较完善的福民利民政策,使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的压力较小[3]。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老年人过分强调体育的娱乐休闲功能,忽视了健康是他们参与乒乓球活动的最终目标,他们在进行乒乓球活动时不从自身实际出发 ,忽略了自身体力、体质较差,体力恢复慢的身体特征,争强好胜,在打球中很“上劲”,容易引起过度疲劳,甚至在比赛中出现意外损伤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男性老年朋友表现出较强的竞技参与性,想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不服输的心理,这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有明显的相悖性。对此应加强引导:老年人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丰富晚年生活。因此,要以平和之心来练球,打球。淡化输赢,淡化竞技色彩。
洛阳市老年人日常活动基本在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者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活动中心。由商家赞助每年定期举办十次左右有一定规模的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参赛队伍有三十多支,二百多名男女老年朋友。比赛以70岁为界限分两个年龄组。70岁以上年龄组老年人较少一般只有十几人。只要参与比赛的老年人都有纪念品奖励,甚至纪念品的奖励超过了取得成绩的奖励。所以说这种比赛的宗旨就是增进老年人的交流,,结识更多的朋友, 强身健体,淡化输赢,提倡我运动,我快乐的理念,随之将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引导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
表4 不同性别老年人乒乓球运动的次数、比例 (n=837)
男(%)女(%)Σ(%) 锻炼频率(次数/周)1次2次2.583.764.424.6578.41 3次以上42.5930.5573.14 锻炼时间1小时18.3517.1335.48 2小时20.2725.1245.39 2小时以上11.287.8519.13
从表4看到,大多数老年人能够通过参与乒乓球运动,消除孤独感,得到情感交流,愉悦身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参加活动的频率每周在3次及3次以上的达到73.14%。 这些体育人口,已经将乒乓球这项运动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我们也不难看出,仍有一部分人每周运动是不足三次的,这部分老年人由于缺乏对体育运动本身功能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见,因此要对这部分群体给予更多的指导,激发他们融入体育运动,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根据适量运动的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适量运动"的人占各年龄段的比例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受到身体状况和老年人自身心理条件的影响[4]。
3.3.1老年乒乓球活动的场地情况
表5 开展老年乒乓球活动的场地情况调查表(n=837)
场地类型频数百分比(%)排序 单位活动中心33239.671 社区街道活动中心28534.052 社会公众体育场馆19022.73 户外公园免费场地303.584
如表5,老年人主要在社区街道活动中心,单位活动中心乒乓球活动较多,这些场所都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不收费的。但这些仅仅只为本社区、本单位的老年人开放。也有些在公共体育场馆,但到了周末,节假日,有许多青年人来打球。为了经济效益就不可能优惠或者免费提供给老年人活动。还有一些户外的乒乓球台,但很受天气的制约。以上说明乒乓球活动场地资源是有限的,而老年人又习惯于在同样的地点,运动场所离所居住地点较近,与同样的球友们进行活动,不想为了打球而奔波。因此,在发展老年人乒乓球运动中,需要政府及社会多提供场地硬件设施。给老年人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此同时,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应对老年人多给与优惠措施,发放些优惠健身卡等。当今公交车,很多景区都对老年人免票,老年人乒乓球活动也应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得到政府的推广。
3.3.2老年乒乓球活动的活动经费状况
举办一个小型简单的老年人乒乓球比赛,从简单的运动装备,比赛场地,裁判员、工作人员的聘用、赛事奖项设置、场地租金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保障支持。由此可见经费是影响老年人开展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调查,洛阳市老年乒乓球活动的经费主要是商家企事业的慈善公益赞助为主,有些赞助商家的负责人自身也是乒乓球爱好者。有了商家的赞助,洛阳市的老年协会,乒协就能定期举办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不收报名费,凡是参赛的老年人都有纪念奖,吸引更多的老年朋友参与,在政府牵头主办、社会企业赞助的共同推动下,使得老年人乒乓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消耗体力能量比较高,长期坚持能消除老年人肥胖,降低血脂,血压。此外,乒乓球运动还能护目、健脑,助消化、益四肢,甚至可预防老年痴呆症,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之一[5]。乒乓球运动不仅要靠手臂的力量,还要有腰、腿的全身配合,手臂要不断地挥拍击球,不断地随对方来球落点的变化迅速移动脚步。可以预防老年人脑痴呆,延缓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延缓上下肢的关节劳损。在打球中,身体不断地移动能促进肠胃的蠕动,提高老年人的代谢能力。
总之,乒乓球运动方便、简单、锻炼全面、运动量适中、综合锻炼效果好,对肢体、心肺、反应、灵敏、协调及大脑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经常参与会使老年人身强体健、丰富生活、拥有幸福的晚年。场地简单,社会普及容易,只要略加提倡,参加的老年人会愈来愈多,形成锻炼健身的风气,冷落麻将、杜绝赌博也是精神文明的一大进步。
4.1 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之中,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符合洛阳市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参与人数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男性数量远远高于女性。健身效果明显,是老年人的首选项目之一。
4.2 洛阳市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丰富老年生活,提高身体机能,改善生活质量,满足精神需求。
4.3 洛阳市老年人乒乓球活动时间主要以2小时为主,运动频率每天一次或者每隔两天一次。说明乒乓球运动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
4.4 洛阳市老年人乒乓球活动的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活动的经费来源少主要以商业赞助为主, 老年人协会、乒协等政府部门的资助相对较少。活动的场地多以社区及企事业老年人活动中心,尚不能满足活动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力度不够,管理不够完善。
5.1 通过媒体、自媒体等新型传播方式,加强舆论宣传,鼓励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庭、走向社区”,参与体育运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是缓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5.2 政府应对社区体育,民生工程中加大引资、扶持力度,增加对体育公益活动的经费投入,一些收费的公共体育场馆在闲时段对老年人适当优惠,发放一些健身优惠卡。
5.3 同时定期举行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适时为老年人修改赛制和规则。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比赛时间、比赛方式和运动量。使老年人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感受参与乒乓球比赛的乐趣。
[1]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6/07/05/010653608.shtml[EB/OL].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2018:214.
[2] 张龙斐.乒乓球运动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1(19),309-311.
[3]宁艳花.洛阳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 487-490.
[4] 成璐.长沙市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5] 肖伟.上海市老年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Investig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ld People Playing Table Tennis in Luoyang City
NI Hongzhu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Henan, China )
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计划,项目编号 2018-ZZJH-174。
倪宏竹( 1978—)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老年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