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梓峰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国家进入了新的时代。习总书记说过,中国要发展成为科技强国,实现国家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供电所建设要符合时代的需求,融入现代科技技术,加强供电所的良性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在供电所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加强“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是促进供电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的理解,提出了发展“全能型”供电所的策略。
关键词:智能电网:全能型:供电所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0.153
目前,国家大力的推进科技强国的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电网系统建设也需要向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构建“全能型”供电所是智能电网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电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建设的基本保障,电力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农业、交通运输、军事、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没了电力的供应,将不能正常的运转,严重的回引发社会的动荡,造成社会恐慌。加强电力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在带电网系统的建设上,也应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改变了电网系统的发展方向,加强了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加强“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促进电力系统的良性发展。
1 智能电网
新时代背景下,电力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不断提高企业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是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智能电网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问题,所以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未来电力发展的趋势。
目前,对智能电网的定义较多,通常情况下,对智能电网的含义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最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结合电力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将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构建成为一种电网模式,通过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强化电力的科技性。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电力的生产力,强化了电力系统的输出能力,提升了电力市场的销售能力,促进了电力市场和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智能电网系统的应用响应了国家的环保理念,节约了电力资源,优化了电力工作的效率,减短了排除故障的时间,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2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
2.1 进行制度变革,构建“全能型”供电所
传统的供电所建设中,供电所的管理范围狭窄,职能要求较低,而“全能型”的供电所的建设,要求供电所扩展业务和职能,加强供电所的业务能力。电网维护是供电所的基本任务,另外供电所还需要负责指标管理和客户诉求响应,这都是传统供电所建设的基本内容。而现代化的“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加强业务扩展、专用变压器报装等内容的建设,另一方面,建立电力设备代维模块,研究光伏并网,加强能效服务等业务的建设,这类新型业务的建设可以促进供电所得“全能型”发展。加强“全能型”与周边供电所的联系,实行“全能型”供电所带动周边供电所发展的“1+N”模式,强化供电所的“全能型”发展。
2.2 加强智能化的“全能型”供电所建设
“全能型”供电所的建设应该遵循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融入现代科技建设,加强“全能型”供电所的智能建设。目前,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加强企业生产的科技性。在智能化的“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通过智能化的服务,扩展供电所得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将业扩办理、手持服务等进行终端化,加强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化各项电力业务,例如,用户续费、交费、开通账户等。另外,智能化建设,还可以加强网上交费的研究,利用现代支付手段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开展便捷的交费通道,实现交费“指尖化”的智能发展。供电所还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客户可以通过微信,向供电所提意见或诉求,供电所也可以通过微信,发布重要的电力更改消息,实现供电所服务的智能化。
2.3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实现网格覆盖,划分片区并实行台区经理管理
根据辖区的特点,供电所建设“网格化”管理,构建电力管理的大框架,实行小网格的管理方式。在辖区内划分片区,设置台区经理管理,强化“全能型”供电所的建设。一方面,片区的划分要依据用户的分布情况,合理的进行划分,另一方面,每个片区都配备一名管理经理,负责区域管理的大小事务,维护区域的正常运转,扩展电力市场业务,提高供电所的效益。另外,加强个片区经理之间的联系,利用区域经理之间相互协助的方式,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提高“全能型”供电所建设。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中国已经步入了新的时代,在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供电所也需要对自身进行改革,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目前,在供电所电力系统的建设中,智能电网系统的应用逐步成熟,智能电网系统的发展也为供电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智能电网背景下,大力推进“全能型”供电所的建设,从制度、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强供电所得信息化发展,实现“全能型”建设,提高供电所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雷振江.大型企业基层供电公司辅助决策系统应用[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优秀论文专辑[C].2012.
[2]吴修汉,李昊,郭蔚,吕德金.“泉涌上奋,水涌若轮”——济南供电公司发展的三维空间[J].国家电网,2006(08).
[3]任力,张卫东,龚俊祥,孙维杰.威海供电公司状态维修工作开展介绍[A].山東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4]林其友,陈星莺,张爱萍.电力市场环境下可靠性保险在供电网络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5]孙健.宁波供电公司“二十四节气”精细化管理应用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6]陈延超.供电公司大客户信用评价及电费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7]岳野.廊坊供电公司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