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峰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竟争仍然日趋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着越发严峻的压力和挑战,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实施成本管理,扩大利润空间,建立成本优势,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进行制定,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财竞争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企业通过战略成本管理,获得成本优势,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应用对策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感测技术、云训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模式。面对日益变迁的新环境、新形势,企业的发展或许遇到了不同的瓶颈。企业原来传统的销售模式、成本管理模式日趋疲软、落伍,在电商席卷大半市场的情况下,改变销售模式相对简单,但是改变成本管理模式仍旧步履维艰。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经营困难,信心不足,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市场有限、利润空间有限,而生产经营以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战略管理应用于成本管理工作的融合式管理体系,旨在使成本管理能够更好适应现代经济环境中的激烈竞争,其要求以战略思维从成本形成上分析成本动因及驱动要素,从价值链视角实施成本管理,且成本管理要为战略管理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与信息,战略管理要持续性地指导成本分析与管控工作,二者融合以利于经营单位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目标成本法具体是企业目标成本确定以及围绕这一标准有效落实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稱。简单来说,目标成本管理开始于产品的开发阶段,之后贯穿产品生命周期整个过程,包含产品涉及的整个价值链。就现代企业而言,目标成本管理是其控制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作业成本法具体是指以企业实际生产或服务提供产生的实际成本为基础,通过将此类成本分散到相对应的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方式,联合作业业绩评价,实施企业成本训算和管理的办法。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对策
(一)提高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意识,积极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市场竞争日益向核心竞争力方面转变,国有企业应当充分分析内外部经营环境,对既有核心竞争力要不断巩固提高,同时不断培育自身新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经营优势并有所发展。目前,很多国有企业依然采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过分看重短期利润,从而不利于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发展,因为有时为了获得规模效应,短期的亏损也是必要的。因此,当下应该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意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以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设置战略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有利于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机构,并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摸索适合本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实施路径。
(二)加强战略定位
在战略成本管理之上,企业应当更加重视分析企业面临的战略环境,要进行企业的战略定位分析,需要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挖掘其增值潜力,进行模拟市场核算,从而确定企业是实行成本领先战略,或者是差异领先战略,或者是目标集聚战略,使成本管理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增强企业有潜力的竞争环节,剔除无效的业务领域,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成果,既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也是管理创新的成果,也是组织创新的成果。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消除组织机构庞杂的问题,使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避免信息失真、反应缓慢、沟通困难等问题,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是加强市场反应能力建设。要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为目标,借助于科技革命的成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加强会计电算化。打造企业的战略管理平台,准确地收集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供应商信息、市场需求信息、资源信息等。利用会计软件对相关人员对成本决策、预算,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将成本管理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改进,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四)健全战略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为了促进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制定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为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应用战略成本的的效率,企业应该将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在员工中,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的方式。为了使得战略成本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需要将激励手段进行合理的运用。只有将绩效评价周期与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将战略成本管理的质量进行增强,才能使得激励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注意的是,战略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化的工程,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运用时,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法。
(五)加强非生产环节的成本动因分析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应当注重对知识经济的管理,从全产业链及战略转型视角出发,加强科技创新,将无形资产管理、品牌管理、商誉管理等知识资本管理工作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也是国有企业落实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管理人员需对非生产环节的成本动因实施全面分析,并进行深度研究,使非生产环节的战略成本管理能够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升中,到达了发展战略的层面。为了将成本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进行提高,在成本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将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以及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并以此制定发展目标,将成本管理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健全。
参考文献:
[1]刘祖光.基于战略管理思想的制造企业成本内控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
[2]李会东.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生存发展[J].现代商业,2017.
[3]韩璐,赵旭,论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