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餐饮业移动营养点餐评价系统开发

2018-11-26 09:33王冉旭王天宇李欣欣韩冰秦沛瑜梁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23期

王冉旭 王天宇 李欣欣 韩冰 秦沛瑜 梁杰

摘要: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人们的物质世界甚至是精神需求都在依靠网络和信息来实现。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不断改变,如何将正确的健康饮食观念传达以及普及给大众成了信息研究者所要去实现的目标。该文以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作为客户端,以java web技术来编写系统的服务器端进行程序的编写、调试,结合营养学、有机化学、数据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将营养健康与高科技有机结合,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手机营养点餐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客户端采用基于linux 操作系统的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主要使用面向对象的java语言编写,服务器端使用Tomcat服务器,数据的存储采用My SQL数据库,使用JDBC进行数据库操作,采用Servlet响应客户端请求。通过该系统的设计开发,最终实现了基于C2C 设计模式的点餐系统,系统各个页面交互性好,达到了正常运行的目标。该系统提供了个人健康饮食选择与餐厅订餐的平台,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用性。

关键词:Andriod;Tomcat;Java;营养点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297-03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人们的饮食已由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而现代商业餐厅、单位食堂及家庭的群体用餐普遍存在营养观念缺乏、膳食结构不均衡且对膳食营养评价欠缺的现象,因饮食不当导致的亚健康及慢性病快速增长。同时民众对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方面的意识增加,也日益呈现出对膳食营养指导的巨大社会需求。

因此在饮食方面提出了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提高饮食信息化能力,完善“互联网+饮食”的饮食信息化体系,全面提升饮食服务水平,促进全民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1.2 前人工作

(1)国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国民的营养摄入,从1952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膳食相关指南,对做好引导健康消费、推进健康膳食模式、提高新指南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维护中国膳食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做了相应努力,还增加了在外就餐群体预防慢性疾病的指导建议。

(2)国内目前已开发的集餐饮业点餐与营养于一体的电子点餐与移动点餐评价系统还存在着营养功能模块内容不全面,只涉及简单的营养知识查询、菜品营养成分显示,而缺少就餐者点餐量与参考摄入标准对比的营养评价与自动配餐指导;更没有针对老年人、学生、非传染性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营养指导功能;有些软件还只停留在软件的设计而未见真正在餐饮业中应用。而且仅限于极少数省市的某一种菜系,至今為止未见有完整的餐饮业点餐营养指导评价系统的相关开发及应用的研究报道。要实现餐饮企业从传统模式向提供营养指导的新型模式转变,在现阶段要求餐饮企业都配备具有一定营养知识的人员、实现烹调时合理搭配、点餐时提供营养指导显然不可能。把信息化技术作为产业变革的助推力量则是目前整个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设计方法

2.1 系统的整体架构

如图所示,在试点的信息化营养餐厅中,应首先进行WIFI信号覆盖,形成无线局域网,并接入Internet网络,以备将来把数据上传给政府的网络数据中心,再需配一台专用服务器,作为WEB服务,数据库服务的宿主机器是该餐厅内部整个系统的核心。经过培训后的营养师或餐厅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后台软件在PC平台对于所服务用户提供食品以及各种相关营养类服务的信息管理,也可以将已获得数据上传给国家有关部门,为以后决策奠定数据基础。而餐厅顾客则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或个人智能手机享受电子点餐及专业的虚拟营养师服务,使其点餐更加合理,健康。

2.2 各模块功能

平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前台带有营养指导的电子点餐系统是顾客使用,其基于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另一部分是后台事务管理系统,其基于WEB服务的,主要是营养师使用,其实现模块图如图所示。

3 实现效果

3.1 个人信息模块

首先,进行餐前准备,输入桌号、就餐群体每个就餐者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及慢性病(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忌口(忌辣、忌海鲜、回民、仅食素)等人群特征信息一并输入软件,同时软件按点餐时间自动识别餐次,并自动累加计算就餐人数;然后,就餐者进行点餐(图3)。

3.2 膳食点餐模块

点餐界面中将餐厅所有售卖食物分为凉菜、荤菜、素菜、海鲜、主食、汤类、饮料、酒水、其他几类,就餐者可以按照分类选菜,每道菜都有菜品名称、重量、单价、口味、图片、推荐菜品等基本信息的展示,选好的餐品都会有已购的标记,点完餐后,点击“查看已点餐品”按钮软件将就餐者所点食物名称、数量及价格,自动汇总形成已点餐品清单供就餐者核实确认(图4)。

3.3 营养评价模块

在点餐界面选好餐品后点击“查看已点餐品”按钮,便进入营养评价模块,这里设置了点餐与餐后摄入二次营养评价功能。

首先是点餐营养评价,软件根据就餐者所点餐品及就餐前输入的就餐者年龄、性别等人群特征详细信息,自动计算出所点餐品的人均每餐的能量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参考标准进行对比,评价是否合理,有无不足、过量。并以通俗易懂直观的不同颜色的条形图形式表达:蓝色代表标准值、如用绿色表示健康或合理、用土黄色表示不足、用深灰色表示严重不足、用玫红色表示过量(超过UL的用红色预警)。并自动计算标记出出一餐超过或不足一餐营养素参考值(标准值)的比例及一餐占一日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做出点餐营养评价,让就餐者对本次所点餐的营养是否合理有个评估,同时对不合理点餐,点击按含量高低排序按钮,就餐者可在此界面查询出每个营养素的含量高低排序的餐品,就餐者可以新增、删除或重新选购餐品来满足就餐者对营养点餐均衡的需求。

待顾客就餐完毕后,回到个人信息录入界面,点击历史查询按钮,进入餐后摄入营养评价界面,可结合剩余量估算功能,对就餐人群当餐人均的膳食营养素实际摄入量进行计算,并针对就餐群体当餐的人均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是否均衡给出餐后摄入营养综合评价提示及指导建议(图5)。

此外软件针对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忌口(忌辣、忌海鲜、回民、仅食素)特殊人群在点餐完成后进入点餐营养评价界面中设置了特殊人群食用指导功能,就餐者可点击查看所点餐品中哪些是适合及不适合其食用的菜品,查看了解就餐时可选择食用。

4 总结

该项目的创新点首先是营养学专业模式转化为新媒体科普模式的研究。本项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指导居民实现均衡膳食宣传的传统推广途径转变成了新媒体推广,把营养师的专业型操作转变成了普通民众的科普型操作。用户只需简单的“点击”“选择”“查看”就可以在不掌握营养知识和配餐操作技能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分析自己的饮食营均衡状况、调整自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还能学习了解基本营养知识,由被动接受营养师指导服务转变为主动进行自我调整。

其次是智能技术在餐厅点餐及家庭厨房的科普化应用研究。本项目以“非触摸感应一体机”形式用于餐厅点餐或家庭厨房做餐。通过非触摸感应一体机把营养学群体营养评价与配餐评价的操作过程变成内容生动,操作简单、并能与就餐者互动的应用模型,既满足了人们对新生事物的猎奇需求,更是能以轻松、娱乐的科普方式满足人们获取实现健康饮食知识和方法的欲望。

最后是科普形式解决国民营养健康数据搜集利用的方法研究。用户不仅可以随时调用、查看、分析自己的饮食状况,还可以得到在线营养师的指导与帮助。同时不同就餐者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汇总上来,为国家采集民众就餐数据分析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科普形式解决国民营养健康大数据分析也是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所在。

本项目将群体营养点餐、配餐通过科学的饮食科普方法,系统的、深入浅出地向用餐人群传授,使他们逐步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饮食中营养素的合理搭配、不同年龄、体质、身体状况下应摄取的营养量等,并结合用餐群体信息实际体验健康点餐和家庭做餐搭配的方法,得到点餐的营养评价结果和合理搭配指导,使科学的均衡膳食营养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地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从而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走出饮食营养的误区。通过项目推广,引领更多的餐饮企业、集体供餐单位、家庭的餐饮群体参与其中,开展一场大范围的饮食革命。这对促进餐饮业和营养产业的发展,对满足民众对饮食健康的巨大社会需求,让普通百姓通过智慧生活控制“病从口入”,预防慢性病;对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减轻政府对防控慢性病的投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薇,王舟,張锦周,等.深圳市公共餐饮膳食营养评价系统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1):15-17.

[2] 吴杨王尔夫.膳食营养评价系统[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3(3):388-389.

[3] 王喜生.微型计算机在营养调查中的应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8,6(1):20-24.

[4] 冉启春,张斌,余文三,等.计算膳食指导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医学信息杂志,2000,13(4):171-172.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