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雕花床

2018-11-26 10:54徐汉平
当代小说 2018年9期
关键词:雕花老式博雅

徐汉平

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聿源镇退休老师李素芝在家里写下一首诗。她家住小镇南面偏角,一座老屋子。屋后是毛竹山,山上多麻白色石头;屋前是若干低矮旧房屋,再前面则横亘着一幢拥有二十八间房子的水泥钢筋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面临清粼粼的聿源溪。李素芝的老屋同镇上大多数老屋别无二致,是座带院子的三间黑瓦木头屋。走进院门,是道坦。穿越蓬勃着三俩果树、窝着一口古井的长方形石砌道坦,便是三间黑魆魆的木头老屋,老资格样子。李素芝一直住这座老院落,这个春雨绵绵的夜晚不过是她在这座老院落住了一万多个夜晚中的一个,却非同寻常,从不写诗的她居然写下一首极不寻常的小诗。

那天晚上的春雨是七点多开始下的,同是退休老师的许让许老师,看完中央台新闻联播,吃了只青蓬馍糍,同往常一样,走出房间去往小阳台伸个懒腰、舒展下筋骨。他发觉脸面一阵冰冷,抬脸望去,不远处月牙桥头的橘黄灯光里,雨丝如同牛毛,蠕蠕而动。月牙桥是座古朴石拱桥,桥壁枫藤墨绿,桥下渠水如练。聿源镇这方天地,横贯而过的聿源溪,仿佛伸出手掌之十指往两边地界插过去,插出不少水渠——共有七座石拱桥,是个江南水乡小镇。那个夜晚,雨雾迷蒙的小镇,洋溢着蓬草杂糅冥币灰烬释放的固有味道,思念中稍带忧伤。镇南李素芝的老院落,在后山春笋迅速拔节的吱吱声中,显得愈加幽静,氤氲着湿漉漉绿意。李素芝是在老屋堂屋右边那间房子的电脑里写诗的,那间房子是她的卧室兼书房。电脑桌系老式旧木桌,左右各有三只屉子,以前李素芝常在这张挨窗放置的老旧木桌上批改作业。窗外,水雾弥漫着的桃树飘忽着一抹晕黄灯光,绿叶稍许耷拉,粉色的桃花也有所收敛,不像晴朗天那样喧闹张扬。就在这样春雨迷蒙的深夜,李素芝写下一首题为“老式雕花床”的小诗。

录一节看——

这是一张老式雕花床

你躺在灰色床單正中央

儿子猫左边

女儿猫右边

猫在左边的儿子吸吮你左奶

猫在右边的女儿吸吮你右奶

雕花床里飘扬淡淡奶香

这首“老式雕花床”是女儿许博雅发现的。她和哥哥许博赡接到堂姐许笑芬的电话从西班牙返回已经第四天了,事情办得差不多。这第四天的早上,许博赡在朋友家尚未回来,昨晚上他说要睡到吃午饭。许博雅提早回到了老院落。石砌道坦狼藉而清寂,桃树上有三两只蝴蝶,那口古井则如同寓言,似乎言说着什么。许博雅来到堂屋右边那间房屋,打开旧木桌上母亲李素芝的电脑。她没什么明确目的,却发现了“老式雕花床”,它就搁在电脑桌面。许博雅没想到这是一首诗,她从未见过母亲写诗。可点开一看就蒙了,句子分行排列,七八行一节,总共四节,是一首诗。许博雅紧着上身看,心儿怦然而跳。都说诗言志,这首诗更像“诗自喻”,诗中的“你”就是母亲李素芝本人。许博雅记得,那时节母亲李素芝躺在这房子的大木床灰色床单正中央,她的左右猫着他们兄妹。许博赡猫在母亲左边也即床的“外边”,床的外边前面紧挨两边板壁分立着老式五斗柜、三门柜,再前面靠窗的就是这张老式木桌;许博雅猫在母亲右边也即床的“里边”,床的“里边”隔着黑色粗麻蚊帐便是黄褐色木板壁,木板壁上有个疤痕,隔着蚊帐触摸,状若小狗。彼时,这座三间老屋除了他们母子三人,只有许博雅的祖父母,老俩住堂屋左边间——堂屋后边那个相当湿润的“后堂”是他们一家子五人的厨房。确实就五人,许博雅兄妹从未见过父亲,他们尚未出生父亲就挂在了床前左边木板壁上,身板挺拔,年轻英俊。

许博雅看得泪眼婆娑。“老式雕花床”要不是那天夜晚写的,起码是那天夜晚完成的,落款是四月八日深夜。那天是清明节过后的第三天,正是四月八日。四月八日那个夜晚,这座老院落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母亲因何诗兴大发写下这样的诗歌。在许博雅的印象里,母亲李素芝是个颇具传统色彩的女人,她一生似乎坚持着什么恪守着什么。男左女右,在许博雅的脑膜上,烙着左右方位的印痕。不论是床上的睡位,还是吃饭的座位、拍照的站位甚至走路的“走位”,母亲都让哥哥许博赡在左她在右,男左女右。上学第一天,母亲李素芝挂着天蓝色双肩包,双手牵着他们上学校。母亲左手牵哥哥,右手牵她,母子三人走出道坦,穿过小巷,路过许让许老师屋前,跨过月牙桥,横走一段柳树成荫的堤坝,跨过新建不久的聿源大桥,又穿过一道小巷,然后直走百十米石板路到了一棵老槐树下的空地,抬头一望,便是学校大门口了。小学毕业时,母亲李素芝让许博雅兄妹俩在学校大门口拍合影,她误站许博赡的左边去了,母亲让他们调换过来后再拍摄。许博雅和哥哥小学四年级时,祖母患上了白内障,视力迅速下降。也不单是白内障,母亲李素芝带祖母去县医院看过,又带她去临近的温州大医院去看,眼疾却越来越重了。祖母说,光线好,光线不好,横竖看不清。祖母要求调换卧室,她住着的堂屋左边那间房子,比右边间的光线好得多,她要调换过来,让许博雅母子仨搬光线好的左边间来,方便他们兄妹在卧室里写字眼。可母亲没同意。母亲似乎恪守着左尊右卑的传统习俗,她一直就住右边间,祖母去世后她依旧住右边间。

许博雅看了第二节,眼窝就开始发潮了,心里一揪一揪的,有些疼痛。可以想象,四月八日那个雨夜,老院落春雨悠悠飘落,屋檐水嘀嘀嗒嗒,更有夜虫声声。母亲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也许,她时而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时而起身如同梦游一般徘徊。当时,母亲是怎样的心境,怎样的状况呢?她预感到什么吗?许让许老师说,清明节那天,腿脚还蛮勤快的,半天就祭扫了所有的坟墓。确实是半天,清明节上午下雨,李素芝下午天放晴了才上山扫墓。要祭扫的坟茔共有六座,李素芝按照辈分高低顺序祭扫下来,祭扫到横山降许世骏的坟墓时将近五点钟了。其时,许让老师恰好在右边的山坡上扫墓。许让与许世骏是少年好伙伴,还有其他一些关系,许世骏去世后那些年清明节,许让与李素芝一起去坟头祭扫过。许世骏的坟地上烧起了冥币冥纸,在残阳渲染下,看上去茫茫苍苍,有些洪荒古远样子。许让心里柔了下,他拜祭好祖坟便匆匆走过去。在许世骏的坟地上,两人说了些话,又喟叹一通,有些哀时光之易逝的意味。李素芝说,三十九年又一百七十二天了。许让也记得三十九年了,却不记得又一百七十二天了。许让瞥一眼李素芝。那年,李素芝三十三岁,现在七十二岁了——她由县城学校孤身“发配”到聿源镇学校时二十八岁,在聿源镇生息了四十四年了。这些许让都想了起来,但没说什么就一块儿离开了坟地。离开之前,许让在坟地“三爿门”前红烛边点上一根香烟。许让老师提起清明节,许博雅兄妹尤其是许博赡后悔不已。往年的清明节,他们兄妹轮流回国扫墓的,今年轮到许博赡。可临近清明,他商店右近的一个店铺要出租。他担心要是让人家租去经营同样物品,必将影响自己商店生意,便将其租赁下来,亟待装修,离不开。许博雅也有所后悔,许博赡和她商量,可否调换下,今年让她回去陪母亲扫墓。许博雅支支吾吾的,却给母亲李素芝打电话了。母亲说,照顾好生意要紧,回不来,今年就算了。当时,许博雅没把母亲的话当回事儿,此刻感觉到母亲的“今年就算了”有些冰冷。许博雅拿纸巾擦了下眼窝,叹了口气。也许这首共有四节的“老式雕花床”母亲早就酝酿了,是内心里日积月累之后的爆发。

第二节是——

这是一张老式雕花床

你躺在银色床单正中央

左边空荡荡

右边空荡荡

你倾其所有,满怀期望

把儿子做成红色纸鸢

把女儿做成绿色纸鸢

驾白云

游蓝天

沐风雨

雕花床里唯留深深寂寞

打实说,许博雅兄妹六岁时李素芝大木床左右就空荡荡了。卧室里搬走了老式五斗柜、三门柜,多出两张小小的木床,直放在大木床前面,紧挨着两边板壁。许博赡睡左床,板壁上掛着父亲相框,张贴一张见义勇为奖状;许博雅睡右床,板壁上张贴一张女明星年画。两张小木床是许博雅祖父做成的,他是个老木匠,经年累月做木活,背部驼得厉害了。李素芝确实“倾其所有”,她的公公做完两张小木床便病倒,三年后去世。公公去世不久,婆婆又患上眼疾。一个老人病逝,一个老人患眼疾,又要培养两个孩子,李素芝独木强支。婆婆患的是青光眼,几近失明,老人唉声叹气,担忧人们说她罪孽深重。镇上确有如此说法,人至晚年双目失明,是作恶多端、上天报应的结果。李素芝为此费尽心思,婆婆也非常自觉,把事情做得很好。在许博雅的记忆里,她读初中的三年里,祖母天天坐在她自己光线较好的卧室里念心经。祖母每天念五百卷,半卖半送,卖二元钱。买主来了,祖母从不动手收钱找钱。她座椅前香案上搁一只黄黦黦梳妆木盒子,里头放些硬币、角票。祖母指下木盒子说,我眼睛不灵光,自己动手吧。

许博雅明白,母亲李素芝“倾其所有”把他们兄妹俩做成风筝,做成红色、绿色风筝,显然是比喻,希望儿女像风筝一样,翱翔蓝天,前程似锦。然而诗中的红色、绿色却是实指的。在许博雅的脑膜里,同样镌刻着红绿色彩。许博雅有绿色的书包,绿色的衣裳;许博赡有红色的书包,红色的衣服。当然,许博雅穿的用的也不单是纯绿,是绿、蓝、青这些冷色;许博赡穿的用的也不单是纯红,是红、赭、黄这些暖色。不过,许博雅从没有红色的,许博赡也从没有绿色,母亲李素芝不让。许博雅兄妹读小学二年级时,许让老师给他们每人送只铅笔盒,一模一样,菜绿色。可是,母亲没有让许博赡用,好像儿子不该用菜绿色。那时,许老师常拉二胡,坐月牙桥头拉;有时带着二胡来到镇南,爬上后山,坐一块麻白色石头上拉,那“二泉映月”从幽幽的毛竹林里蜿蜒而来,在老院落里萦绕。许让许老师,爱人去世后未续,身上挂着灰色琴袋,神情凝重,一副忧伤凄苦样子。如果母亲没有写下“老式雕花床”,许博雅就未必记起这些陈年往事。读小学五年里,许博雅兄妹似乎都是同母亲一起去上学的。许博雅背着绿书包,许博赡背着红书包,走在前面;母亲挂着天蓝色双肩包,走在后面。那时节尚无高层建筑阻隔,穿过断垣上长着蔷薇的老巷很快就到了许让老师屋前。有时许老师从屋子里晃荡出来,一起去学校。许老师的爱人淹死的,那年秋季聿源溪发大水,聿源大桥尚未建成,从这边去那边要过渡。那时许博雅尚未出生,她是听人说的,还说起她的父亲。许让老师从后面快步走了过来,他越过母亲李素芝,到了月牙桥上给许博雅递来一只牛皮纸包,里头有两只菜绿色铅笔盒、三串紫葡萄。许老师送给许博赡那只菜绿色铅笔盒,母亲转送给了她班里一名女生。也许,母亲李素芝红色、绿色的那样刻板,许让老师颇为不悦。此后,许博雅再也没有发现毛竹山麻白色石头上操二胡的人影儿。

母亲李素芝真正意义的“空荡荡”是许博雅兄妹俩初中毕业之后的日子,迄今三十来年了。聿源镇只有小学、初中,没有高中。许博雅兄妹俩赴县城读高中了。不但卧室空荡荡,老屋里也只有母亲和双目失明的念诵心经的祖母了。木匠祖父在许博雅兄妹六岁时,在楼上隔了两个小房间,然后做了两张小木床,他说再也做不动了,没几天果真就病倒了,病了三年便去世。其实,祖母的眼睛早就不仅仅“不灵光”了,她开始念诵心经时就几近失明,很快就满世界一片黑暗。母亲李素芝为此费尽心思。祖母全瞎了,也只有许博雅一家人知道——镇上的人都不知道,直至去世——祖母是许博雅兄妹就读高二那年去世的。那是秋季,老院落石榴树上的果实有些皮开肉绽,后山上一派秋色,老绿愈加老绿愈加苍黄景象。

祖母去世后,老院落里只有母亲李素芝。每天,她背着褪了色的双肩包在老院落和学校之间,走过来,走过去,就走到了退休。有时周末,许博雅兄妹回家也不住母亲的卧室——从读初中开始就住楼上去了。在楼上,许博赡住左间,窗外一株石榴;许博雅住右间,窗外一株桃树。有只很美丽的鸟,不声不响的时而出现在石榴上时而出现在桃树上,有时则栖在古井沿上唧唧叫。许博雅兄妹按照自己的喜好,将画报、报纸上好看的剪下来,张贴在自己小房间木板壁上。张贴些什么,母亲李素芝有所限制,许博赡不得贴绿的,许博雅不得贴红的。

许博雅看了诗歌第二节就想起这些事儿,还想起其他一些往事。许博雅没想到“雕花床里唯留深深寂寞”,许博雅是真心没有想到,母亲李素芝竟如此之寂寞。母亲虽然有些刻板有些内敛,她挂着双肩包中规中矩走路,那张饱满的脸庞始终保持平静,几乎看不出悲喜,但内心似乎并不孤独。在电话里,许博雅听不出母亲的落寞,时常有说有笑的。尽管母亲不肯去西班牙居住,但她说过,再过几年她要去西班牙旅游。许博雅更没有想到母亲对他们兄妹俩那样的思思念念。这种思念,在“老式雕花床”的第三节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张老式雕花床

你躺在金色床单正中央

左边放只红枕头

右边放只绿枕头

红枕头装满儿子小时候的旧衣服

绿枕头装满女儿小时候的破衣裳

雕花床里堆积重重思念

许博雅坐在老式旧木桌前看着第三节,便扭头看下背后的大木床。老式旧木桌紧挨窗口,几十年从未挪动过。窗外桃树染上春天的阳光了,黝黑色鹅蛋石砌成的地面蔫蔫地躺着不少桃花。有的是自己飘零的;有的是让鞭炮震落的。窗内卧室的大致格局与以前差不多。老式木桌后面隔了三米多就是母亲的大木床,母亲就一直睡这张大木床,睡了几十年了。不过,老式木桌两边的小木床早不在了,板壁上见义勇为的奖状也不在了——父亲的照片仍在,只是褪色得厉害,头脸上仿佛被一层灰白色薄膜蒙着,看不出神情,也感觉不到炯炯有神的目光。母亲在电话里说过几回,要邀请画师画一张,不知怎么的没画成。那层灰白色薄膜波动起来,形成了滔天洪水。那年聿源溪发大水,渡船翻了,尽管父亲没救上人,但毕竟是个英雄。许博雅扭头往大木床上看,自然看不见红枕头、绿枕头。大木床上什么都没有,只有床板,湿淋淋的淡紫色木床板。按照小镇风俗,床上的都得及时烧掉的。许博雅兄妹从西班牙赶回家,堂姐许笑芬、许让许老师等人给清理了,大木床上的垫被、床单、被褥、枕头等一切床上用品都搬出去焚烧掉了。

红枕头、绿枕头,也许是母亲李素芝的想象。诗歌的第二节就想象了,她满怀期望把儿女做成纸鹞来放飞便是想象。她思念儿女了,就把儿女想象成枕头,想象成红枕头、绿枕头,躺在大木床自己的左右。可是,堂姐许笑芬说,她曾经发现过红枕头、绿枕头的,只不过四月九日那天没有发现,大木床上只有一只白色枕头,没有红枕头、绿枕头。许笑芬就嫁在小镇,母亲李素芝退休后,许博雅兄妹动员她去西班牙居住,可母亲一年推一年,终未启程。许博雅就交代許笑芬,没事儿去老院落走走,和母亲李素芝说说话。许笑芬不是许博雅亲伯父的女儿,是堂伯父的女儿,但很是顾亲。北京时间四月八日的次日九日上午八点三十五分,许笑芬敲响了老院落沉重的木板门。湿漉漉的木板门上有只爬壁虎落荒而逃了,院子里一些鸟雀也叽叽喳喳地飞走,可没有其他声响,一派寂静。许笑芬慌里慌张给她爱人打电话,又给许让老师打电话——破门之后才给许博雅打电话。当时,许笑芬在大木床上确凿没有发现红枕头、绿枕头。

许博雅就开始寻找了,既然堂姐许笑芬曾经看见过红枕头、绿枕头,必定还在这座老院落里。开始寻找时,许笑芬坐在堂屋左边那间房子里念诵起心经了。在念诵声里,老院落的空气里仿佛游弋着木鱼的清音。以前,双目失明的祖母就在这间房子里念诵心经的,念诵了好多年。祖母双目失明了多年,小镇上的人都不知道的。祖母担忧人们说她作恶,儿子走了,男人走了,自己就双眼全盲了。祖母哭着说,她没有作恶,一辈子都没作恶过。祖母双目失明,堂姐许笑芬知道吗。她念诵心经是跟祖母学的。其实也是互相学习,在二百六十字的心经中,祖母“蕴、埵、耨”等字音念不准,初中毕业的许笑芬给纠正了,祖母很是谦虚谨慎。祖母双眼全瞎的事,许笑芬也许知道了,也许不知道,她没说。堂姐许笑芬毕竟年轻,她的念诵声,不像祖母那样苍老,很有爆破力,炒豆子也似在老院落里蹦蹦跳跳。在蹦蹦跳跳的念诵声中,许博雅居然找到了,果真有两只枕头,一只红枕头,一只绿枕头,它们由塑料薄膜包裹着放在楼上老式五斗柜里,放一起的还有父亲的画像。拉开红色布枕头链子,枕头芯也是红色的,是许博赡小时候穿过的衣物;拉开绿色布枕头链子,枕头芯也是绿色的,是许博雅小时候穿过的衣物。这些小时候穿过的衣物,看得许博雅泪流满面。

许博雅从西班牙赶回这第四天,是母亲的头七。母亲李素芝去世第七天了。应该是四月九日凌晨咽气的,起码不是上半夜,是下半夜。堂姐许笑芬说,躯体还是绵软的。也许,在四月八日春雨霏霏的夜晚,母亲在电脑里写好“老式雕花床”,然后在大木床上躺下来,就睡去了,永远睡去了。确实是老式大木床,而不是老式雕花床。大木床上并无留有雕琢痕迹。这些老式的大木床、五斗柜、三门柜、木桌都是母亲李素芝结婚时的生活用具,出自祖父老木匠的手艺。按照小镇风俗,头七这天日头落山时要去坟头供上牲醴菜肴祭拜的。这两只枕头,许博雅要带坟头去,连同许笑芬念诵好的心经一起焚烧给母亲李素芝。堂姐许笑芬底气充足,心经念诵声在老院落里持续不断地蹦蹦跳跳。许博雅心里七上八落起来,她似乎还要寻找些什么。“老式雕花床”的第四节,出现了“红色的儿子”、“绿色的女儿”。难道母亲把自己和哥哥画下来了,画成红色的、绿色的人像?母亲李素芝有些事儿,许博雅是不大清楚的,她因何由县城学校发配乡下来,母亲似乎讳莫如深。母亲李素芝有些看法,许博雅也想不明白的。儿子为何非得红色呢,女儿为何非得绿色呢?许博雅曾经与一些朋友提过。有朋友说,红色象征热情,你妈希望儿子热情;绿色象征沉稳,你妈希望女儿沉稳。也有朋友说,你和你哥是龙凤胎,龙偏暖色调,凤偏冷色调。母亲到底什么用意许博雅不得而知了。同样想不明白的是这首诗的第四节,母亲在第四节里似乎有所预设,而事情极其诡异地顺着她所预设的方向发展了下去。

还没吃午饭的时候,许博赡提早起床回老院落了。他昨晚上依旧没睡好,老想着母亲李素芝。清明节头天和清明节当天,许博赡都和母亲通过电话的。习惯了,每次打回电话都在北京时间晚上七点至八点之间。清明节头天,母亲说,气象台说明天有小雨,要是下雨就再说了,下雨天山路不好走,反正清明前三后四都可以祭扫。清明节这天,电话拨通好一会儿母亲才接听。母亲说,有点疲劳,刚才睡着了。许博赡提早回老院落是要寻出母亲的“体检单”来看看。每一年县教育局工会都组织离退休教师体检的。每年体检结果出来,许博赡都要问问。母亲身体主要指标都还可以的,并无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

许博赡闷头闷脑地走进老院落道坦,却让妹妹许博雅唤了过去,唤到堂屋右边间房子去。许博赡看完“老式雕花床”,失声大恸。这最后一节是——

这是一张老式雕花床

你躺在白色床单正中央

儿子陪左边

女儿陪右边

红色的儿子,左手戴着镂刻龙字的金手镯

绿色的女儿,右手戴着镂刻凤字的银手环

雕花床里岁月静好

你用你的一生一世

画儿子

画女儿

画好了儿女,终于疲惫

然后

然后就在老式雕花床睡着了

责任编辑:李 菡

猜你喜欢
雕花老式博雅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树干雕花
一碗传承百年的“无锡老式面”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雕花马鞍
纸杯变身雕花椅
漫画书奇遇记
雕花蜜饯
欧盟全面禁售老式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