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听与读是吸引、是理解,那么说与写是表达、是运用。阅读是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方法,哪怕是在课外阅读中也能自己发现可学之处。
【关键词】语文教材;《小动物过冬》;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许多途径,但学生每天在课堂上接触最多的便是教材。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课文的语言、结构等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教师,在备课时要全方位关注文本,充分咀嚼文本,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内涵及编写主旨,发现文本中可以作为范文的地方,让课文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动物过冬》一课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用语文教材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
《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小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让大家感受到了好朋友间的互相关心。在备课时,我首先确定读写结合的目标:1.学会课文以童话故事介绍过冬方式的语言表达;2.体会课文的结构特点;3.学会课文的选材。
片段一:学课文的语言表达
师: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生众:我喜欢看童话。我喜欢看各种故事。
师:《小动物过冬》爱看吗?
生:爱看。
师:这也是个童话故事。读了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看了这个故事,我知道小动物们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师:说得具体一些。
生:小青蛙在冬天快来时吃得饱饱的,钻到洞里睡觉,等第二年春天再醒过来。
师:这种过冬方式用一个词来说,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在冬天快来时吃得饱饱的,钻到洞里去睡觉,等第二年春天再醒过来,这种过冬方式用一个词来说,有谁知道呢?
生:冬眠。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其他的过冬方式呢?
生:小燕子在冬天快来时就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才回来。
师:说得真好,你也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小燕子的过冬方式吗?这个有点儿难度,老师告诉你们,像小燕子这样的过冬方式叫“迁徙”。课文中还有个小动物,大家别忘记了。
生:小蜜蜂在冬天快来时准备了很多蜂蜜,等冬天来了就在洞里吃早已准备好的蜂蜜。
师:小蜜蜂在冬天来临前就把粮食早早地准备好,到了冬天也不会挨饿。像这样的过冬方式叫“备粮”。
师:老师现在把课文第三自然段改一改:“小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快没了,我要迁徙过冬。”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你喜欢哪一种表达?为什么?
生:我喜欢书上的,书上把燕子的过冬方式说得很明白。
师:说得你能懂,是吗?
生:我也喜欢书上的,书上像我平时看的故事一样,很有趣。
师:书上的语言才是童话的语言。是呀,要是像老师刚才改的那样,大家看了后都没有弄明白“迁徙”是什么意思,也不喜欢这样的语言。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很多植物的过冬方式,现在你能不能学着书上的样子也来介绍一种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生:我介绍梧桐树,它是靠落叶过冬的。
师:什么时候落叶啊?叶子落了有什么作用呢?要说得具体一些,大家才能懂。还有谁介绍的也是梧桐树?能说得更明白吗?
生:秋天的时候,梧桐树的叶子慢慢变黄了。冬天来了,叶子就会掉下来。梧桐树就是这样过冬的。
师:叶子掉了就能过冬?还有谁来说?
生:叶子掉了,树身上的温度就不会被叶子带走,就能过冬了。
师:这样才说得更清楚。谁连起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时候,梧桐树的叶子慢慢变黄了。冬天来了,叶子就会掉下来,树身上的温度就不会被叶子带走,梧桐树就是这样过冬的。
师:说得很详细,我们也听懂了。要是能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呢?冬天快要来了,瞧,我身上的叶子已经变黄,慢慢地,它们还会掉下来。这样——
生:冬天快要来了,瞧,我身上的叶子已经变黄,慢慢地,它们还会掉下来。这样,就不会带走我体内的温度,我也不会觉得冷。工人叔叔还会在我的身上刷上涂料或者绑上稻草,我就更加暖和了。
师:说得真好,老师把这些内容打出来,小朋友们读一读,是不是觉得就是童话故事的语言啊?还有小朋友收集的植物的過冬方式和这个不一样吗?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练习后,学生交流了其他植物的过冬方式:
小草:到了冬天,我会枯萎,但我的根还在泥土里。等到来年春天,又会发芽,长出新的小草。
狗尾巴草:到了冬天,我的叶子就会全部枯萎,只留下土里的那颗种子。等明年春天,再长出新的叶子来。
青松:我会在我的树皮和针叶上分泌出一种蜡质,这种蜡质会覆盖在我的身上,就像穿了厚厚的衣服,冬天我就不会冷了。
仙人球:我和那些冬眠的动物一样,只不过它们是冬眠,我是休眠,所以冬天再冷我也不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更多关注作者写了什么,很少关注他们怎么写。许多典型的语言范式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而我们的教学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就像《小动物过冬》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又富于童趣,所以受孩子喜欢。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记住拓展的知识呢?在备课时,我就想到:不妨学着课文的语言表达介绍植物的过冬方式。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善于模仿、喜爱模仿,而且孩子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模仿这一“阶梯”。教学时,我紧扣文本,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并以此为范本形象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说。
片段二:学课文的结构特点
师:三种小动物都向大家介绍了各自过冬的方式,现在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既然课文介绍的是小动物过冬的方式,这三个自然段放在这里是不是多余啦?
生:不多余。
师:说来听听。
生: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才会商量过冬的事。
生:它们是好朋友才会约定明年再相见。
师:正因为是好朋友,才会互相关心。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你感受到这一点?
生:在第4自然段中,燕子担心青蛙怎么过冬,好朋友才会担心对方。
师:你真会读书。
生:第6自然段燕子又问蜜蜂妹妹是怎么过冬的,也看出来它们是好朋友。
师:是呀!好朋友才会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才会聚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并且担心对方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好朋友才会约定好第二年再次相见。看来这几个自然段真的不能少。
教材的选编蕴含着真、善、美,这篇课文就通过叙述、对话让我们感受到好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是靠教师讲解传递,而要引导学生感受真情。每个作者总是先有了情思而后成章,而读者是看了文章后再去体味作者的情思。教学中,我带着学生通过咬文嚼字,品味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又学到了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以求故事完整的。
片段三:学课文的选材
师:课题是“小动物过冬”,作者都选了哪些动物?
生:小燕子、青蛙和蜜蜂。
师:像它们这三种过冬方式的还有其他动物,比如熊也冬眠,作者怎么没选它啊?
生:那可不行,熊那么大,可不是小动物。
生:熊要是和小燕子、小蜜蜂在一起,还不老欺负他们啊。
师:原来选动物也是有讲究的,得在一起能友好相处,才是好朋友。我们了解那么多植物的过冬方式,如果让你也选三种植物仿照课文介绍一下植物是怎么过冬的,你会选哪三种植物呢?
生:我选梧桐树、小草、青松。
生:我选柳树、大丽花和向日葵。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介绍,通过交流,在听取别人介绍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介绍三种植物也就不难了。而课文的開头、结尾、提示语等完全可以模仿。实践证明,学生不仅会模仿,而且仿中有创造。
如果说听与读是吸引、是理解,那么说与写是表达、是运用。阅读是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方法,哪怕是在课外阅读中也能自己发现可学之处。
作者简介:朱智贤,女,1981年生,江苏省镇江市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