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霞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积累,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独特色彩,它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是后人必须学习、传承与发扬的瑰宝。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形成正确、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起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传承文化的决心。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成长;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最本质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成长、发展。而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感受文化的最佳场所,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思维走向和言行举止,因此应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影响着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道德观和思维模式修建成型,由于小学语文属于语言文化学科,语文知识会对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造成深刻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传承优秀传统文明礼仪。有不计其数的国之栋梁、文人墨客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在儒家理论学说的熏陶之下逐渐明理、立志。如甘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岳飞,激励着学生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诗句,铁骨铮铮地向小学生传递着不畏强暴、勇于担当的精神……这些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奋斗终生的英雄将引领小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促进着小学生人格的发展
在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拥有健全人格这方面,小学语文教育责任重大并有学科优势。做一个诚实坦荡的人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更是在生活中待人接物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在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以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为基础,按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发展特征,首先让他们明白诚信的意义。例如在《中彩那天》一文中,就描述了诚信至上的故事,课文中父亲坚守道德底线的表现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了榜样。 老师可以组织班级分组讨论这种品质,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勉励学生做为人正直、问心无愧的守信之人,有健全的人格。
三、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高小学生审美水平
学习需要联想,当学生在结合自己想象的基础上重新看待生活中的美,会使学生的共情能力与日俱增,对课文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懂得敬畏自然和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例如三年级下册有一课《荷花》,本文通过对荷花的细致描写,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情绪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顽强。老师可以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同学们讨论荷花的描写手法和形容词,并用类似的方法和词语描写其他的植物,并讨论荷花的精神品质以及对他们的启迪,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灵动地描写事物的手法,扩充形容词的储备量。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品味和鉴赏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表现能力
中国历史上文人骚客寄情山水,大量精美古诗词流传至今,学习古诗词对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有着关键作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往往隐含大量写作技巧和手段,运用语言营造悲欢离合等氛围,展现人物当下心理活动与精神寄托。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对思乡之情的描写,精简的20个字,却成功营造了一种游子深深惦念故土的忧伤意境!用霜色比喻月光,也是诗词中的常见手法,老师在讲到一个异乡人在清冷月光下思念家乡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描写月光的诗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其对这种描写方法的印象与理解。例如出自《玄圃纳凉》一诗中的“夜月似秋霜”;而另一位唐朝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一诗里,因感受到清澈皎洁的月光流转,写出“空里流霜不觉飞”的佳句,“飞”字给人以灵动之感,体现其别出心裁的构想。学生在这些诗词的熏陶之下,对人物和自然的刻画必将充满个性与新意,不落入俗套,提升整体语文素养。
五、小学语文中的中国文化有利于小学生获得间接经验
人生百年,受困于眼界和环境,导致每个人的经历有限,而在语文教学中以史为鉴、取长补短是最常见的教学目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将学生带回百转千回的故事情节之中,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具体是指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前人的人生轨迹、对待事情的不同观念,让学生理解何谓一念之差和功成名就,丰富学生的间接人生体验。深刻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我们会发现这门学科总是成功在书页翻动间使学生燃起对追寻人生价值和梦想的渴望。当学生沉浸在精巧的构思、流畅的表达、跌宕动人的情节之中时,创造力和文学的种子悄然发芽,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轻易放弃梦想和希望。
六、结语
人教版教材中充满语言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语文老师应善用这些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差异性,因材施教,在开拓他们眼界的同时,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戴丽琴.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调查报告[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王少芹.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J].文學与艺术,2009(12).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