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年轻时在法国的经历

2018-11-26 02:38曾珺孔昕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法文法郎邓小平

曾珺 孔昕

1920年9月11日清晨,邓小平和同学们从上海黄浦码头出发,乘坐邮船“盎特莱蓬”号去往法国。“盎特莱蓬”号是一艘往来于欧、亚、美三洲的法国万吨级巨型邮船。而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乘坐的四等舱,实际上是半明半暗的最底层的货舱,里面还堆放着各种货物,这是专为留法学生临时开设的。近百号人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日子并不好过。

9月14日,邮船经香港停留一日。邓小平虽然看到香港“树木阴翳,商旅云集,街市宽阔,房屋整齐”,“近已成为一个沿海最繁华、最紧要的商埠”,但一想到香港此刻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心底不免生出屈辱感。9月18日,邮船经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停留三日。邓小平等人上岸参观。当局规定,中国人上岸,必须经过一道道关口的检查,还要到警署注册登记。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如此低下,这让邓小平再一次感到了屈辱。9月24日,邮船到达新加坡,停留一日。邓小平等人上岸参观。他又目睹了两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更加深了对中国当前社会的认识。

除了忍受恶劣的环境外,邓小平和同学们也面临着海上航行未知的危险。9月底,邮船经过印度洋时,经历了三天的风暴。风暴裹挟着海水,掀起山峰般的巨浪。四万吨的邮船在这样的风暴中犹如一叶扁舟,被反复掀上浪尖,又打下谷底。邓小平和同学们“不但一点东西也吃不进,就连胆汁都要吐出来了”。10月初,邮船行经阿拉伯海。由于此海域有许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留下的危险物,为防不测,邓小平和同学们一起在船上进行救生练习。虽然戴上了救生圈,但大家“心中总是忐忑不安,如有所失一般”。

10月19日,邮船抵达法国马赛港。这时,邓小平已历经了39天的海上航行,行程达1.5万多公里。这段日子虽然艰苦,但也让邓小平眼界大开。次日,《小马赛人报》报道:“一百名中国青年到达马赛的安德列勒蓬桥上。他们的年龄在15岁到25岁之间,穿着西式和美式服装,戴着宽边帽,穿着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就在到达法国马赛港的第三天,根据巴黎华法教育会的安排,邓小平与20多名中国学生一起来到距巴黎200多公里的小城巴耶,开始了在巴耶中学的寄宿制学习生活。小城的风光有点像四川的广安,对于人口只有15000人的巴耶来说,一下子来了20多名中国学生,在当时成了新闻。10月22日,《巴耶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学生到巴耶》的消息:“二十多名中国学生在两名法文讲得非常流利的同乡带领下,于昨天晚上到达巴耶市。这些年轻人是寄宿制学生,由他们的政府派往法国,在巴耶中学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以便使他们了解法国的语言和风土人情。”

学生们在巴耶中学学习的主要课程是法语。学校作息管理严格,早上6时起床,6时半自习,上午8时至11时、下午2时至4时为上课时间,晚8时就寝,9时熄灯。邓小平后来回忆说,学校待他们像小孩子一样,每天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才上了几个月,没学什么东西,吃得却很坏。

此时,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两年,法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不像一战期间那样紧迫,这样的局面直接影响到了勤工俭学学生们的境遇。到1920年底,在法国的1000多名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中,能够找到工作的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

尽管省吃俭用,邓小平随身所带的费用仍然很快用尽了。1921年3月13日,邓小平与其他18位同学一起告别学校,前往法国中部城市克鲁梭,加入了打工族的行列。据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开支细目账记载,邓小平当月应付学校费用244法郎65生丁,其中生活费200法郎,浆洗缝补费7法郎,卧具租金7法郎,校方收费12法郎,杂支费18法郎65生丁。从那之后,邓小平不得不开始四处寻找工作,希望通过劳动挣钱,继续读书。邓小平在法国唯一的一次正规学校教育至此画上了句号。

1921年3月,经过不断努力,邓小平终于获得了在法国的第一份工作。法国最大的军工厂——施耐德钢铁厂录用了他。施耐德工厂的档案中,现在还存有当年工厂人事部雇用登记处留下的邓小平的登记卡。上面记载:“工卡号:○七三九六;姓名:邓希贤;年龄:十六岁;出生年月:一九○四年七月十二日(农历);婚姻状况:单身;出生地:四川省重庆市;职业:学生;过去工作及其他有关情况:系邓文明及淡氏之子,受哥伦布市(巴黎西郊小城市)法中救济委员会派遣在巴耶中学求学;身体状况:一九二一年四月二日体检;服务部门:轧钢车间;工种:杂工;工作能力:很好;工作表现:好;日薪金:六法郎六十生丁;评语:志愿来工厂工作。”

在施耐德工廠,像邓小平这样没有技术的工人,只能当散工。散工,即杂工。他们没有固定工种,视工作情况需要流动。散工的地位很低,而且劳动强度很大,经常遭到工头的责骂。因散工的法文发音为“马篓五”,学生们就戏称“马老五”。有一位四川籍的学生还自娱自乐地写了一首《散工曲》,倒也能体现散工的辛苦:“做工苦,做工苦,最苦莫过‘马老五。‘舍夫(法文,即“工头”)光喊‘郎德舅(法文,意为“非上帝的善类”),‘加涅(法文,意为“赚得”)不过‘德桑苏(法文,即10法郎)。”

刚进工厂的邓小平被分配到轧钢车间,工作就是人工拖送热轧的钢材。轧钢车间内温度在40℃以上,而邓小平必须身着厚厚的工作服。为了防止火星灼伤脚背,邓小平的脚上要穿一种特制的木鞋。木鞋坚硬,不利于行走,一不小心就会摔跤。如果摔倒在钢材上,全身就会被烫伤。更可怕的是,有时轧钢机发生故障,被轧的钢条向外弹射,很容易造成伤亡事故。邓小平的夫人卓琳谈到这段做工经历时说:“老爷子在法国留学实际上是去做苦工,拉红铁,就是把铁烧了,那么粗的铁,烧红了,拉出来,弄得细一点,一遍一遍最后弄成铁丝,他就做这个工作。”

工作強度如此之大,劳动环境如此危险,每天却只能换来6个多法郎的薪金,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积攒上学的费用了。邓小平肩负着家人的殷殷期望,怀着“工业救国”的美好理想千里迢迢来到法国,然而,他在这里体验了劳动者被压榨的悲惨境遇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体验了工人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处境。恶劣的工作环境、微薄的薪水和远超出年龄的高强度劳动,让邓小平不得不做出了离开的决定。4月23日,邓小平辞去在施耐德钢铁厂的工作,去了巴黎。厂方在辞职原因一栏注明:“体力不支,自愿离开。”这个说明非常符合实际情况。后来,邓小平多次说,他个子小的原因就是因为年轻时干了重活,吃不饱饭。

邓小平第一次失业了。

4月下旬,邓小平回到巴黎,住进华侨协社,等待做工机会。从4月26日起至10月,邓小平只能靠领取中国驻法公使馆发放的每天6法郎维持生活。他每天只吃两顿饭,主要是面包加自来水。在此期间,邓小平曾做过饭馆招待、火车站码头搬运工、清洁工等各种杂工。他后来回忆说:“生活的痛苦,资本家走狗——工头的辱骂,使我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很大的影响,最初两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恶略有感觉。”

到了1922年,法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一些工厂逐渐恢复招工。1922年2月,邓小平从巴黎乘火车到达位于巴黎以南120公里处的蒙塔尔纪,随后又步行数公里,来到一个叫夏莱特的小城。夏莱特靠近农村,生活费用较低,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喜欢聚集于此。邓小平在这里找到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到哈金森橡胶制品厂做工。哈金森橡胶厂当时是欧洲唯一的橡胶厂,以生产胶鞋和自行车内外胎而出名。邓小平被分配到制鞋车间工作,工号为5370。

工作相对稳定后,邓小平有了一点积蓄。他想继续求学。10月17日,邓小平辞掉哈金森橡胶厂的工作。11月3日,他带着做工挣得的一点钱和家里寄来的一小笔钱,离开夏莱特来到塞纳,打算在夏狄戎中学学习,但因学费不足,最终没能入学。

邓小平的求学之梦彻底破灭了。无奈之下,1923年2月初,邓小平再次回到夏莱特市,继续到哈金森工厂制鞋车间做工。一个多月后,他又一次离开哈金森工厂。档案卡上所注的离开原因是“拒绝工作”。厂方人事部对他非常不满,在他的工卡上写着“永不录用。”

邓小平之所以放弃这样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共产主义。

〔本刊责任编辑 姚 梅〕

〔原载《中外书摘》

201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法文法郎邓小平
法文摘要
只能用一个轮子
法文摘要
法文摘要
法文摘要
红色读物
产后去世
10法郎之争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