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湖南卫视开设了一档关注青少年成长的节目——《少年说》,让青春期的孩子们有机会说出内心真正的想法。节目中,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1608班罗俊杰同学的喊话,令人印象深刻。只见他闭着眼,站在天台上,向楼下的母亲大声喊道:“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原来,在妈妈的监督下,罗同学必须每天吃掉一个苹果,小学六年一共吃了2190个苹果。小学毕业后,妈妈又要求罗同学每天吃鸡蛋,一年半以来吃了547.5个鸡蛋。
因为妈妈觉得这两种食物很有营养,为了不让她生气,罗同学每天都吃下自己并不喜欢吃的东西。这样的忍耐看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做出这种为了他人而牺牲自我意愿的事。
我是班长,为了维护秩序,让大家能安静学习,面对同学们的要求,我不会说“不”。比如午休时间,一个同学口渴了,却要我去帮他倒水,虽然我也很累,但还是照做了。
——刘娜,17岁,高中生
古语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为人处世的风格也不同,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志不免会与他人意愿产生矛盾。这时候,如果我们心思细腻,能够敏锐察觉到别人内心的想法,有同理心,会为他人着想,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就会给人留下善良、大度、好相处的印象,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比如主持人何炅,他是娱乐圈里“会做人、会说话、高情商”的典型。而他认为自己的“左右逢源”是一种“讨好”,不过“这种讨好并不是低人一等的”,他说“只有自信的人才敢去讨好别人”,因为这不是把“让别人开心”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在让自己开心的前提下去照顾别人的情绪。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并竭力满足,一味地忍让讨好,无原则地妥协,就有可能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寝室休息的时候,室友玩游戏玩得“风生水起”,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迟迟无法入睡。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好意思开口让他别玩了,只能默默祈祷他早点“收手”。
——小琦,22岁,大学生
①没有边界意识,不会拒绝。
“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不清楚自己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不会拒绝。比如,因为害怕父母不开心而难以拒绝父母对自己生活过多的干预。
② 没有主见,“没关系”常挂嘴边。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在揣测别人想要听什么,所以没有主见,对独立做选择感到极其困难,“没关系”“你喜欢就好”成了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③害怕麻烦别人,不会求助。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怕“麻烦”别人,迫不得已需要他人帮助时还会有内疚感。
④一味迎合,失去自我。
由于希望和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讨好型人格”的人会小心翼翼地迎合他人,忽略自己的情绪和声音,久而久之失去自我。
青年作家蒋方舟曾坦承自己属于“讨好型人格”: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自己总想避免展露真实情绪,尤其是在面对比自己年长或阶层高于自己的人时,更害怕让他们不高兴;过于迎合别人的期待,哪怕不赞同别人的意见,也会说“你说得太对了,你再多说几段”。
明明心里感觉非常不舒服,为什么还要忍着不表达出来呢?蒋方舟说,这是因为“我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对一些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而言,被人喜欢是最重要的,甚至胜过做真实的自己。
23岁的大学生小墨说:“因为父母十分严厉,我从小到大没有和别人当面吵过架,从来不敢拒绝别人,也从来不敢主动要求什么,一直以低姿态、畏惧的心理面对外界,希望在父母面前是一个乖巧的形象,否则我可能失去他们对我的爱。”
虽说遇事多忍让才能与人和睦相处,赢得更多的朋友,吃不得亏、受不了气,不但会让周围的人敬而远之,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但是,将毫无原则的忍让妥协误解为“善良”,一再委屈自己,也是有害而无益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习惯性地用讨好型思维去处理社会关系,会大大降低幸福感。因为与表现出来的“好人”形象不同,“讨好者”内心其实充满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无法解决,会让人感到很累、很委屈、很压抑,甚至愤怒。
为了摆脱“讨好型人格”,蒋方舟独自去东京生活了一年。在那里,她不再介意别人的眼光,纯粹为自己而活,也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未必真正地欣赏你。真正欣赏你的人,想看到的是你自信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讨喜的样子。”
“中学生天地”微信公众号的读者有话说
@r=a(1-sinθ):“讨好型人格”说的是我没错了,但是“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合群”就会消失。
@花落:一味讨好并不会让别人喜欢你,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软弱、好欺负,你会变得没有主见,失去自我。朋友曾埋汰我说:“你从来不说你喜欢哪个,我们问你,你也只是说随便。”一个很好的例子:出去吃饭,我想AA制,可她们却想一起结账,我不敢说,我怕她们会觉得我小气。迎合了别人,却失去了自我。
@闲乘月:我可能是“讨好型人格”中比较严重的。填中考志愿的时候,我放弃了自己一直想去的那所高中,选择母亲认为对我来说最合适不过的。很多时候,为顾全他们我不惜委屈自己。
@淡郁:我是“讨好型人格”。别人叫我做的事情,明明不方便做,或者不想做,我还是会答应。但是,别人会把这种妥协当作理所当然,产生“你就该帮我做”的心理,并且有各种要求,如果做不好,还会埋怨你。有时候真的很想说“不”。
感谢杭州高级中学的同学参与讨论
●谢子颖
用“付出”来“收获”
不论是情商高能照顾不同人的感受,还是一味隐忍甚至失去自我,虽然他们的行为方式、行事底线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他们都具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他人情感的起伏,用自己吃的亏、忍的气去构建自己被欣赏的可能,以自己的忍让或是迎合,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收获被夸赞的喜悦,收获因他人的快乐而感到的快乐。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过:“如果我们想要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人与人的相处确实需要一些“付出”,只有为了他人的情绪,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去忍耐,去宽容,才能化解双方的矛盾,才能收获稳定而和谐的交际圈。
● 陈鹏之/蒋杨雯
一味隐忍妥协的源头在自卑
从行为表现上看,“讨好型人格”和与人为善几乎没有区别,两者皆会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让步,他们的行为也确实能够让他人获益,但实际上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与人为善,是把自己放到和他人同等的位置,对自己的品格有充分的自信,才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而“讨好型人格”则只是隐忍妥协、不知拒绝,将所有过错揽于自身,总对他人的情绪心怀愧疚。这种表现源于自卑,因为自卑而极度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害怕自己被孤立,害怕与别人产生冲突,于是只好戴着讨好的面具,一味逢迎。
●钱可悦
隐藏真实的自我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讨好型人格”的人,活在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当中。为了尽可能满足别人的需求,他们违心地隐藏真实的自己,一次又一次降低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然而付出得越多,对于他人回应的执念也会越强,就越容易变得焦虑、自责,于是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底线和原则越来越模糊不清,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沈如依
悦己才能悦人
很多时候,我们隐忍妥协是为了不让自己陷入窘境,比如不拒绝,可以使双方避免尴尬的局面;承受恶言不还嘴,可以少些无意义的口舌之争。但一再的忍让不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时反而要承受他人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恶意。毕竟,当你对全世界妥协时,世界就无剩余可向你妥协。
因此对于早已不尊重自己的人无须忍让和迁就,对于陌生人更不至于百依百顺。首先取悦自己,给自己一个伸缩有度的空间,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从而建立起内心与外界的宽松的相处空间。
●劳书行
做真实的自己
我想,一个人即使不具有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也或多或少都有几分“讨好型人格”的影子。就说我自己,从小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这名头下的辛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比如为了保持成绩,维持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我会陷入一种焦灼而不自信的情绪;再如老师布置任务,本来手头的事就比较多,内心其实不愿意接受,但也不知如何拒绝。这些想必是人之常情,无从逃避。
但是后来我渐渐明白,对别人的迎合必须适可而止,否则将失去自我。于是我决定对我所信任的人露出本真的模样,做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考虑自己想要什么,而不全是别人希望我怎么样。做真实的自我,这样的状态让人彻彻底底地心安。
●王奕阳
坚持自我最可贵
一个人在与社会和世界交融的过程中,必然会向生活、向他人做出些许忍让与妥协。但我认为最可贵的,不是建立在妥协忍让之上的面子或钱财,而是发自内心的信念与坚持。
坚持自我,不代表在挑战面前过分自谦、在平凡面前无端自傲,从而放纵自己的无知任性。保持头脑清醒,在生命无穷的是非判断面前,毅然做出自己的选择,一路皆可光明坦荡。
●陈凯迪
认清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价值
过度的忍让讨好其实是没有认清自我价值的表现。蒋方舟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一味关注他人需求,别人需要什么你就做什么,你就会忽略自身,忽略对自己的责任。有篇文章说过:“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也请不要讨好任何冷漠。”你必须意识到个人价值不仅仅是通过别人如何看待你来体现的,你需要将讨好别人的精力放在努力提升自我的事情上。只有变成更好更出色的人,别人才会注意到你,才会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