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良
(山东省平邑县赛博中学,山东 临沂 273300)
早在1936年,当时伤痕累累的中国内忧外患,没有足够的资源发展体育事业,结果,69人的代表团在柏林奥运会上全军覆没,被外国人讽刺为“东亚病夫”。经过不断的战乱,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其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位置,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这进一步突出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强身健体,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未来的拼搏中,只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才有资本去废寝忘食的学习,风餐露宿的工作,才有光明的前途。好的身体,是会让人终身受益的。但到实际校园生活中,有不少学生都讨厌体育课,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娇生惯养,仅仅是操课时跑800m、1000m,就叫苦连天,想尽办法去逃避。因此,如何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成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意识的自主的接受体育锻炼。
长年累月的应试教育,沉重的考试、升学负担,让想考入理想学校的学生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很有可能出现为了学习一直坐着不动、其他事情能省则省、作息时间紊乱、三餐不规律、心理情绪上压力过大、忽视自身健康等情况,结果,可能因为不能做到良好的劳逸结合而学习效率低下,思想负担过重,身体素质下降,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而新课标的要求,则是将健康意识作为前提,努力学习也需要在积极锻炼、打好身体基础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身体、心理、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一改既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往每学期开学前,教师闭门根据每学期的大纲去制定教学任务,所有的课时按计划进行,而是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沟通,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缺乏什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去制订教学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映适当更改。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以团队形式设计的,每名学生在其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需要通过团结协作来获得成绩。而学生大多数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需要照顾或配合,所有家庭成员都是围绕一个孩子转,从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孩子太过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懂得相互谦让、与别人分享、配合。在团队形式的体育游戏中,每名学生都被注入了集体荣誉感,明白只有每个人都付出努力了,整个团队才可能赢,从而自觉地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不拖后腿,不逞个人英雄主义,加强与团队中其他组员的配合,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每一名游戏参与者都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同样的目标,可能对有些学生来说很容易,但对有些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这时,在集体荣誉感的激发下,为了通过这一目标,有困难的学生往往需要锲而不舍,发挥大无畏精神,顽强拼搏,用尽一切努力达到目标。而且,体育游戏参加者还需要克服天气、环境的障碍。如寒冷的冬天,大部分人都想窝在教室不愿意室外活动,若教师在体育课时组织“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不仅能克服天气对体育课的影响,还能增加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精神。
高强度、大压力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大多更关注学习,包括许多课外时间均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所占据,学生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关注,不懂得交往,甚至有些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同班同学还不能全部认识,容易成为中国式教育中典型的“书呆子”。而体育游戏,则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关注学习以外内容的机会,学生在团队游戏的合作中交流,在不断交流中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之间的友情。因此,设计合理的体育游戏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加强学生的交流意识,培养交际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加强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组织体育游戏,脱离了传统体育课上生硬死板、千篇一律的考试项目练习,消除了学生一上体育课就要跑步,就要做仰卧起坐,就要做让人感觉很困难的单双杠练习的消极思想,让学生不再觉得上体育课是一种煎熬。因为体育游戏的多样性、新鲜刺激性以及团队竞争意识,丰富了教学内容,能从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斗志与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对游戏的意见与建议,让游戏更能为学生接受,进一步体现出体育游戏的积极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思想不集中,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东西吸引,在反复练习已学动作及技巧时,容易产生懈怠感,转而去关注别的东西,在面对一些比较困难的动作时,容易产生厌恶或恐惧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如果用游戏的方式去练习已学的动作,会首先让学生被游戏吸引,然后就自然而然的跟着重复练习动作,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或者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中途加入游戏环节,在游戏互动中缓解重复练习的疲惫感,放松精神,极大地调动起精神力,几分钟的缓冲后,再重新恢复到之前的练习中时,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提高练习效率。充满趣味的体育活动会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对游戏本身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渗透在游戏中的体育动作、技能,而且可能会为了下次游戏中取胜,在家期间也反复练习,甚至即使觉得动作很难完成,也会主动练习,努力完成动作,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改编常规体育项目的练习形式,将其改编成学生喜爱、易于接受的游戏形式,既避免了单调反复的体育项目给学生带来的厌倦、疲惫感,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变得喜欢上体育课。
首先,许多教师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上,强调教师的“授予”“教学计划安排”,而忽视学生是否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练习,还没有扭转到现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上。或者懒于创新,忽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继续以单调的跑步、跳远、投掷等必考项目为基点进行授课,堂堂练,课课练,缺乏师生互动,形式太过单一,让学生怨声载道。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参与游戏,但难免会有些学生因为身体不适,不适合参与,或者有些游戏适合男生不适合女生,教师可能因为过分追求纪律性,或者缺乏全面性考虑,导致游戏开展得不合理,不能兼顾学生的需求与情绪。
首先,游戏与课堂教学需紧密结合。比如,必考项目之一的“立定跳远”,可以让学生扮成“青蛙跳”;跳木马,可以让2人1组,一人做鞠躬动作,另一人跳;投掷项目,可以仿照仿古街上流行的“大宋沙包”游戏,设立一定的投掷目标,按照沙包有无投中几分等。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更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些球类团体游戏中,需要注意男女生腿脚力量的不同,如设立移动篮筐、移动球门等,让大部分学生均能融入游戏中。同时,在游戏前需要强化安全意识,并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普遍运动负荷量合理选择游戏,游戏过程中需做好保护措施,防止运动意外的发生。
体育游戏提高了趣味性,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放松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