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丹,刘 梅,王 奇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改路径研究
陈 丹1,刘 梅2,王 奇3
随着民众对体育需求的不断增加,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和压力也会随之增大。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全面系统的认识到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困境。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针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应从政策制度保障、供给模式、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改路径
社区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在一定领域内形成的在生活上有关联的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因此,社区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相联系,只有基层社区任务做好了,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社区公共服务所承担的责任重大,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又对居民身心健康、科学锻炼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中,民众的体育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1]。虽然,现阶段很多经济基础较强的地区已开始重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增加了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投资比重,并通过政府购买、鼓励社会团体和组织投资的形式展开,但是,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存在漏洞,经验不足,还不能满足全国大范围内社区居民的需求。从众多关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2],深受没有成文的社区体育管理和监测等政策法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以及相关人员供给与民众需求相矛盾、各种设施建设布局以及相关人员配备不合理、组织与管理不协调、体育服务工作者缺乏、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整个服务体系比较滞后[3]-[5]。
国家政策对任何事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为了促进体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国家出台《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些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这些文件下发到各省市,各省市也相应的制定了体育公共服务以及全民健身的相关政策,使得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但是,在实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开展中,这些政策法规并没有贯彻落实。各个省市社区并没有设立专项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规,导致各个社区管理者对体育公共服务相关任务执行力度较低,在体育服务经费拨筹、场地设施建设、信息传播、居民健身指导等方面存在很大漏洞。各个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经费短缺,健身设施损坏率高,并且长期得不到维修管理,使用年限大大缩短,使用效率极低,易造成安全隐患[6]。因此,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和完善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还需要各个社区制定相关专项政策,并将这些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相矛盾主要表现为场地设施、器材建设布局、指导工作者、体育活动与信息供给不足等几个方面。体育场地器材是居民开展体育活动,政府开展体育公共服务的必备条件,在目前各个社区中,健身路径和器材正在不断丰富,但是还不够完善,与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已有的健身设施和路径中,很多已经受到过度损坏,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与更换,不能用于居民健身,大大降低了居民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另外,不同社区居民的人口密度不一样,文化水平、收入水平、闲暇时间也不一样,选择健身地点与项目也会不一样,从目前大众健身的特点来看,比较宽敞的广场是居民健身的主要集聚地,但这些地方的健身设施并不充足甚至没有建设,居民使用设施器材的效率很低[7]。
随着人们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不断的增强,社区体育组织与团体逐渐丰富与多样化,各种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团队、协会数量逐渐增多,根据调查,各省市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也在壮大,体系渐趋完善。但是,这并不代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指导短缺之间存在矛盾。体育公共服务指导多为宣传型指导,形式比较单一,并且多在体质监测中展开,开展数量并不充足。社区健身团队与协会由于没有较为明确的主管部门扶持和指导,社区居民对其关注力度较低,受到的良好影响也较小,而在其他体育俱乐部,通常举行体育活动较少,组织和指导的活动多为大型展演活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不同阶层社区居民需要,社会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最好发挥[8]。在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民众更渴望健康适宜、活跃生活的体育运动,所以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指导的全面性和高质量有了更高要求。
社区所在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差异会影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然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和健全程度,又会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的一个国家,贫富差距较大,这样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使得各个社区的差异也非常之大,通常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城市和农村、工业区与郊区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差距较大。发展较好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健身指导以及安全监管服务会比较完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积极性高,而发展较差的农村社区这些服务基本都不完善,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缺乏,健身动力不足,健身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多以打麻将的活动方式展开,体育文化氛围极低。有效、完善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必须依靠坚实的经济实力,只有基础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居民低层次需求,才能促使居向高层次需求前进。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专项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对于体育事业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目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各部门相互推诿,任务落实不到位,腐败现象严重,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有一定关联。因此,制定并贯彻落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政策法规是实现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政府应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全民健身计划(2016-2010年)》和《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特点探索制订《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条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条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监督条例》,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政策上给予社区居民更多保障。政府引导和调控可以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有效调动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避免在社区体育公共体系中出现违规、腐败现象[9]。其次,在政策法规保证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法规落实的监管与鼓励,保证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开透明,将体育信息、体育指导交给民众,将体育经费具体化,定期进行体育设施维护与更新,确保社区体育活动的顺利组织与开展,增加居民锻炼的积极性[10],从而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目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存在场地器材建设、指导工作者、体育活动与信息供给不足等问题,探索原因发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单一供给,供给体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因此,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需要改变供给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供给质量,与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适应。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结合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部门,鼓励社会各类群体,机关单位和组织机构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开发和探索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例如,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在增加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资金专项投入比例的同时,还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投资。除此以外,还应“减放政权”,实现供给方式和主体多元化,摆脱传统落后的体育管理模式,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先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实现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部门的有益补充。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可以提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效率,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顺利发展,需要有专业人才队伍作为前提。培养培养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专业人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政府和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组织、管理者、体育指导员、体育检测员的培训力度,对现有社区体育服务人员定期进行检查,严格把控,对于不合格的服务人员需要重新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继续录用。其次,国家政府应增加对体育指导员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增加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招生,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行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在实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应当建立起体育指导员绩效考评体系,定期进行交流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居民的需求[11]。除此以外,还可以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志愿者建设,学校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体育健身指导员严重缺乏的问题,还可以培养新一代学生的志趣爱好,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当然在开展健身志愿服务的工作中,要选择热爱体育、乐于奉献社会的人员。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目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各地出现差距与当地经济科技实力有一定联系。所以,社区体育服务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在不断拓宽社区体育经费渠道的同时也应注意当地经济科技发展状况[12],从这方面多下功夫,增强社区体育发展活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们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会在上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转向下一个,而每一个层次的转变都与一定的经济能力相关,即人们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满足基层的生理与安全需要后才会转向高层次需求。而当地居民的经济能力又会影响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影响社区体育服务系统的完善。因此,政府应适当的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过度依靠单一产业,要利用地区现有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区政府可相应的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前来投资,对于拥有一定旅游资源的地区,可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充分实现经济转型,让社区居民收入可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经济支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体育需求不断增加。社区体育作为民众最直接的健身方式和精神文化,必须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并不完善,还存在诸多发展困境。基于此,政府必须精准定位自身在社区体育服务建设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管理职能,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制定专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并监督社区落实,改变供给方式,培养一支实用型和复合型的体育公共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从而推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提高居民的体育幸福感。
[1] 樊云.全民健身视野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报,2013,28(8):109-112.
[2] 芦军志.广州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影响因素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4):55-59.
[3] 郑卫民,任保国,刘德新.新时期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探索[J].体育与科学,2012,33(1):87-91.
[4] 胡世青.我国社区体育管理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30-31.
[5] 张吉慧,王剑.我国社区体育场地建设与社区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62-63.
[6] 张玲燕,刘杰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存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2):19-21.
[7] 沈建华.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J].体育科研,2008,29(2):37-41.
[8] 郑家鲲,张怀波.影响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3):16-21.
[9] 邱宗忠,周涛,赵敬华,李建臣.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构建要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5):54-56.
[10] 陈旸.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 李静,陈嵘.浙江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23-25.
[12] 胡茵.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12-15.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andReformPathofCommunitySportsPublicService
Chen Dan1,Liu Mei2,Wang Qi3
With the increasing public sports demands, the need and pressure on community sports services grow as well. By collecting relevant data,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public service in our country is recognized by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 Using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unity sports public service are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 in community spor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four aspects: policy system guarantee, supply model,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unity sports; public servic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path
G8
A
1005-0256(2018)01-0028-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8.01.013
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困境与建改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SKG159)
陈丹(1982-),女,四川南充人,中二,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1. 重庆南开中学校,重庆 400030
Chongqing Nankai Secondary School, Chongqing 400030, China.
2. 重庆凤鸣山中学,重庆 400030 3.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 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