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省图书馆 宋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公共图书馆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并且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改善阅读环境,提高官员素质成了关键所在,当前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地方文化的主要传承机构,以及人们终身学习与教育的主要平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得到了创新变革,然而在网络时代下,阅读模式的转变也对公共图书馆造成了制约,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多角度进行分析与考虑,制定出完善的解决对策。
(一)国民阅读率得到回升。在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服务机构层出不穷,人们选择的阅读范围与途径更加广泛,尤其是网络时代来临下,逐渐削弱了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依赖,但是从某一个角度分析,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代表着人们不再读书,也不代表着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降低,反而在当前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下,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在受到各类媒介载体的影响下,读者的数量越来越少,自身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预防。
(二)阅读方式发生变革。众所周知,在网络时代,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打破了时空所带来的限制,并且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尤其是在数字化与网络化的不断推动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改革。从读者角度分析,读者信息接收的原则包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需要的信息、能够在众多资源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及时找到最新的动态等等,在网络时代下各类媒介载体的产生,逐渐满足了读者的基本要求,并实现了读者读书与阅读的方便性、全面性与新鲜性,比如读者可以利用网络下载相应的图书信息,或者利用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及时查收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不仅信息接收时间短,并且范围广,这样一来,可完全改变纸质图书所带来的缺陷,对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造成制约。
(一)创新渠道,拓展书源。在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网上书店的诞生,比如像当当网、淘宝网等,这种情况下人们在购买书籍的时候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书店,甚至导致传统书店无生意可做,对于广大群众而言,网络的出现打破了城市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且因为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范围也更加具有广泛性,在此需要积极挖掘图书资源,拓宽图书馆的新书渠道,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有效发展。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在相关财政部门的支持下采取农村书屋或者捐献图书、征集地方文献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书源,并且能够引起群众的兴趣与爱好。
(二)开展网上阅读模式。正如上文所言,在网络时代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阅读到大量的书籍,对此公共图书馆需要认清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从网络所具备的优势与特点出发,根据实际的发展现状开展网上阅读模式。公共图书馆需要针对性地开发阅读网站,将馆内的特色书籍以及特色文献放置于首要位置,并通过宣传的方式让广大群众对其有所了解,使其采取网上阅读的模式。另外,为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可以加强对微信、微博等客户端的应用,比如可以开展微信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的推送与公共图书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名称推荐、优美文章选送、特色期刊等等,这样一来,能够让群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公共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
(三)采取个性化服务模式。在网络背景下,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演变得越来越强烈,如果公共图书馆仍旧采取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则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在新时期需要采取个性化服务模式,严格按照读者的特点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比如可以根据用户群的知识背景以及信息需求目的设置检索关键词,将检索过程进行优化或者帮助用户构建个人图书馆,利用RSS等技术将信息及时推送给广大受众,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构建完善的咨询服务。要想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则需要完善咨询服务,并且咨询服务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对此在网络时代下,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提高馆员的基本素质,并且还要加强对网络的重视,积极开展虚拟咨询服务,利用网站构建用户指南,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检索工具,实现各项功能。比如用户通过网站可以查阅自己借阅图书的时间以及归还的时间,并且能够在网络上办理借阅手续等等,除此之外,阅览部门还要按照读者的基本需求,及时将各类期刊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读者,架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