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以读引写”的策略

2018-11-24 03:17景丽萍
甘肃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年级小学语文策略

景丽萍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中年级;以读引写;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2—0098—0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要求语文教学不只要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品味语言的精妙,更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中年级必须立足课堂教学,找准恰当的读写训练点,通过仿写、补写、抒写、改写、续写等形式,扎实落实写作训练。这样读写结合,互相促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找准恰当的读写训练点,课堂中落实以读引写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发掘文本中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写”的特点。总体来看,中年级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教材的语言训练点:

1. 精妙准确的遣词造句。教师可从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有些词语,孤立地看平淡无奇,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下子变得别有情味。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词句细细品味,既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又能品出深厚的人情味。

2. 优美的句式、语段。中年级教学要重点关注典型的语段,也要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如,《小镇的早晨》一文中有这样的排比句:“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这就是很好的句式训练的例子。

3. 精巧的构思、精心的谋篇布局。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篇章结构,初步认识并理解总分总结构、先总后分的写法等一些常用结构,尝试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

一篇课文往往包含着多个语言训练点,每个都训练显然不现实。这就要求教师紧扣课标要求、以学段目标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联系文章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表达特点,对照课后问题综合确定训练点。

二、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落实以读引写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为学生提供了规范、准确的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用好这个范本,依托语言实践,带领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在听说读写中用。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写作训练呢?

1. 仿写。对课文中出现的精彩语段,教师不仅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还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训练点,引导仿写迁移,使学生的文字变得更加灵动。如,《草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教学时可抓住这个训练点,让学生仿照课文,用下面的句式来写一写:这种境界,既( ),又( )。這样的练习,形式上仿写,内容上创新,练习中升华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大有裨益。

2. 补写。许多课文在字里行间都有留白,这些留白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也为课堂练笔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当“我”钓上来大鲈鱼时,文章这样描写父亲:“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父亲盯着鲈鱼,心里会想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这样的补写是通过整体把握文章之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神情,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丰满人物形象的有效策略。

3. 抒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文章所描写的美好,学生就能被其触动,与作者产生共鸣,随之真切地喷发心中的情感。如,在学完《毽子里的铜钱》一文后,教师带领学生回到课文开头:“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其实,作者想到的远不止这些,你也是吧?学完课文,你又想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这样引导学生捕捉自己情感的爆发点,用文字将自己的心绪记录下来,能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4. 改写、续写。课文学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出发,遵循着作者的思路,对文章作延伸改写、续写。对故事情节烂熟于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是成功改写、续写的前提。

无论哪种形式的写,一定要与文本水乳交融。有效的以读引写,不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写”既是阅读结出的果实,又是运用技能的一次练习。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中年级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