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2018-11-24 13:42韩艳丽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

韩艳丽

摘要:蒙古族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的统一与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蒙古族自古以来在大草原上驰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其中的蒙古族婚礼仪式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现。近现代以来,汉族以及西方文化渐渐传入蒙古族,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使得蒙古族的婚礼文化发生了改变。本文将从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入手,通过分析近现代的历史,政治等因素入手,谈谈蒙古族婚礼的变迁。

关键词:传统;蒙古族;婚礼变迁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1]。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2],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对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蒙古族婚礼文化的不断变迁就与汉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3]。从古至今,蒙古族的婚礼文化主要分为三大阶段,分别为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以及建国时期受汉族影响的汉化到如今全球化趋势下的多元婚礼形式。蒙古族婚礼的变迁也从一方面反映了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形成的当今社会的缩影。

一、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

蒙古族的婚姻制度在古时体现为抢婚和聘婚两种。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的夫人柯额伦就是在她与赤列都成婚当天抢来的,这就是蒙古族的抢婚形式[4]。而在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社会,聘婚制虽然普遍实行,但仍有抢婚的残余。在部落的战争中抢婚或是夺婚仍屡见不鲜。随着社会的发展,聘婚则逐渐取代了抢婚成为了蒙古族普遍的婚姻制度。

蒙古族的聘婚形式类似于汉族古代时期的婚礼形式,包括求亲、下定、择日、下聘、送嫁妆、娶亲、拜火等众多形式,却又具有很强的蒙古族特色。

如蒙古族婚礼仪式中的定亲,所用的就是蒙古族特有的哈达、奶酒以及羊五叉,并且由女方宴请亲朋完成定亲仪式。在择日仪式中也是由蒙古族特有的喇嘛进行占卜,挑选举行婚礼的吉日。男方在下聘的时候则多以牧区常见的牛、马、羊来做聘礼。在举行婚礼的当日,新娘新郎要穿上蒙古族特色长袍等,在现代蒙古族人民只会在一些重大节日才会穿的。迎亲中的拜火是婚礼仪式中最重要的仪式。

传统的蒙古族婚礼具有浓厚的蒙古族特色,是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风情民俗,有一些是古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还有人们对于新娘和新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

二、近代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蒙古族的不少习俗文化也在悄然改变着。在建国初期,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水灾、旱灾等,导致了人们生活资源缺乏,从而使得蒙古族的婚礼仪式被迫简化。在资源如此缺乏的年代,普遍比较贫穷的人们在保证生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避免资源浪费。

蒙古族婚礼在接下来的发展就与政治因素密不可分了,上世纪6、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为蒙古族传入了阶级斗争的思想。在我国的上山下乡活动中,也有不少知识分子走入了大草原,为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新思想。在这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蒙古族的婚礼仪式更多的向当时的社会形态靠拢,兴起了登记结婚以及茶话会等婚礼仪式。并且在“破四旧”“立四新”等活动的带领下,开始抵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婚礼仪式。一些传统的象征着美好祝愿的传统仪式被当作为封建迷信被迫摒弃了。所以在当时的蒙古族婚礼仪式,更像是被社会现实所绑架,人们在已知或未知的状态下被迫接受了这样的婚礼仪式。

三、21世纪多元素碰撞下的蒙古族婚礼

21世纪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外界的冲击。同时在多种元素的碰撞下,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随着蒙古族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很多蒙古族学生在与汉族学生共同生活与学习中,也慢慢接受了一些汉族的文化,甚至很多人們在走出国门后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这就使得现在的蒙古族青年男女对于自己的婚礼仪式都充满了自己的规划。他们既不会强迫自己完全遵从传统习俗,也不会完全摒弃。每一对夫妻都会有自己关于婚礼的设想与坚持。形成了多元的婚礼文化。其中最多的就是传统习俗与现代化婚礼的融合,新人们会在一些传统习俗中做一些取舍,保留他们自己认可的环节,并加入一些汉族元素,甚至是西方婚礼中的白婚纱等。

蒙古族婚礼文化的这种发展也从侧面展示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蒙古族人民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与认可程度在逐步提升。蒙古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正在逐步取得成果。我国对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大力扶持也功不可没。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的蒙古族地区现有的具有蒙古族特色又兼具现代化的婚礼仪式。

参考文献:

[1]黄利霞.传统的断裂与复兴:巴彦浩特镇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J].改革与开放,2013 (24):76-77.

[2]巴拉金.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嫁习俗浅谈[J].黑龙江史志,2014 (5).

猜你喜欢
蒙古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竹”的传统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