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校教育的现实性

2018-11-24 13:42孙桂芳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现实性工匠精神

孙桂芳

摘要:大学生党校集聚着有理想、有思想、想奋斗激情的人,他们又影响着身边的更多的寻找着,思索着,甚至徘徊着、在堕落中的大学生,发挥好这块红色阵地,吸引着更多的近朱者赤起来,红成一片就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民族力量,正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匠精神”的融入更是火上浇油,让我们的大学生更快的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大学生党校;现实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些论述更是对职业教育这一基础性教育提出的时代的要求。“工匠精神”是时代为我们职业教育把好的一脉,如何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工匠精神”成为现代大学生的时代共识,并在成长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构建起“工匠精神”内核,用工匠意识升华学习生活实践,让大学生在走向职业生活前认同“工匠精神”是时代之需,也是成就自己梦想之要,从而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和实践的锻炼。这是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一、大学生党校对“工匠精神”融入的重要地位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论,更是经过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的真理。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的今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接着奋斗下去,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前进。”大学生应该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让我们感动,也深感责任的神圣。大学生党校是一块特殊而神圣的阵地,它是党性培养和强化的阵地,更是党领导核心强化之地,时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培养摇篮。这里是青年人向往党,追随党的加油站。这些风华正茂,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年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它们更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风向标,他们作为的导向作用要胜过老师们的千言万语说教。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党校这一阵地,发挥它的育人功能,把我们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敢于创造、能够担当,听党召唤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高职”是相对于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之上的更高一级别的职业教育。高有高的责任和担当,无论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都是第一重要的工作。大学生党校集聚的是有思想,有追求,积极向上的青年,我们要以对他们强化教育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要,把“工匠精神”深深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之中,在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又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中追求完善提升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接一代奋斗下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承担起高校立德树人工程建设的神圣使命。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校教育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工匠精神”与高校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而且有利于将高校党建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当前,昆明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在研究生党建工作方面已经尝试性的融入工匠精神,通过学文化读经典启迪学生的心灵,夯实研究生党员的文化底蕴;通过个性定制领路引航,帮助研究生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微教育点带面,丰富研究生党员的教育载体和教育模式;通过精细考核典型制度,规范研究生党员的考核和制度建设。这些典型的经验做法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党性教育实践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更是我们大学生党校对“工匠精神”融入教育的有效支撑。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含义和要求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内涵突出表现为精益求精、严谨和一丝不苟、耐心与专注、敬业与坚持、淡泊名利。从许多大国工匠身上我们读懂了“工匠精神”内涵和要求。“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都没有动摇他为国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周东红”30年来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胡双钱”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他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孟剑锋”百万次的精雕细琢,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丝巾;“张冬伟”焊接质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观上的完美无缺;“宁允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的等等的他们。他们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成为国家创造的符号,不可侵犯,牢牢打上了中国印记。他们的技能即使自己的更是国家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工匠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方面凝练和体现。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是利他的,实质上,更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这就是“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写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写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和战略中,等等的时代要求和其自身的科学性。

三、“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校教育的现实要求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数年龄偏小,十八九岁,二十來岁就要停岗实习了,这是高职学校普遍的教学安排。思想单纯幼稚,行为多变好动定力不足。更因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在学不懂的时候更是难以坚持刻苦去学习,渐渐就形成了一种现象,认真学习的人数逐渐减少,混日子的学生增多。究其原因很多,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清楚,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知缺乏是更为主要原因,既没有认识专业的社会意义,也没有找到专业自身的乐趣,所以学而无动力,站在这里总觉得外面都是好的,一旦进去啦还是没感觉。但他们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希望,说明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是有社会责任和自我期待的。如果我们教育者和教育机构能够从现在学生实际出发,用适宜的智慧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这要比之传授给他再多他们看不到希望的知识更重要,虽说知识改变命运,对这些学习能力不强的高职生来说,视乎是在刺痛它们的神经,在教学实践中也感觉到说的再多也是苍白无力的。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责任,如何破解这一社会问题,切入点很重要。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推动下,无论那个行业、那个岗位都离不开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岗位上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并一直坚守的人,这些人就是被我们今天称之为“工匠”。“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高职学生特别容易受身边的同学影响,很有容易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大学生党校是一块近朱者赤的阵地,如何在这块阵地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即为为党输送更多合格的后备力量,又为党的建设发展输送更多的好用能用的具有“工匠精神”建设者,提升更好的全心全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提高实现中国梦的真能力,让“工匠精神”成为引领自己人生的航标,脚踏实地练就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在让这样一群这样有理想,有担当,有奋斗的人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校大学生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淡泊名利,做事严谨,一丝不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践行者、有力传播者。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校大学生教育实践中,增强党性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和引导过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我们党的党性教育思想,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现代性”素养教育,强化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话语传播,使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校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在校期间,他们既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又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立志成为建设祖国的各方面工匠,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现实性工匠精神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现实性分析
后现代视角下微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与继续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