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玉
摘要:青少年暴力事件已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报纸、电视随处可见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校园安全、家庭和谐及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青少年暴力的含义、暴力的危害及当前现状着手,系统的梳理了青少年暴力的危害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针对这一不良现象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对策建议
在我国,近几年频频发生暴力事件,轻则身心受到伤害,重则引发血光之灾。媒体的报道让大众逐渐意识到青少年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我国青少年聚众斗殴、校园欺凌事件等频繁并被放到网络传播。这些,难道还不足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吗?这不仅是青年人之间的暴力行为纠纷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暴力意义解析
“青少年”是指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已满18周岁、未满25周岁的青年人群体。
WHO定义“暴力”是蓄意运用身体的力量或者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
二、青少年暴力行为当前现状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校园安全、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我国青少年暴力现象主要发生在校园,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暴力现象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及校外人员在校内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其中主要暴力的类型可分为打架、侮辱或辱骂、抢劫、勒索财物、性骚扰等。
近年来,通过网络及新闻我们了解到,许多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如,2017年5月,濮阳南乐某中学发生一起突发事件。课间时,26班学生与英语老师发生口角,该生拿出备好的小刀刺向老师颈部,2016年11月,QQ空间、微信热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中学女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殴打;2016年6月,福建南安水头,一名女生被两名同学轮扇巴掌3分40秒视频在网络上疯狂转发;同年5月,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中学生,学生遭轮番踢踹,并被按进粪坑,被打的满脸是血,被打视频被发到网络上大肆传播;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仅2016年一年间,校园暴力事件已超过百起。
三、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归因分析
青少年暴力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中小学校,导致暴力事件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等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
1.专制型家长
在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我们习惯于把这类家长叫做“专制型家长”,此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较为粗暴,当问题发生时他们会用暴力解决,这种方式无形之中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这种教育方式也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越来越疏远,削弱父母的控制力度,使孩子与外界不良环境接触更加频繁;最终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
2.溺爱型家长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保护欲很强,习惯满足子女任何需求,这种溺爱方式会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行,这种不良的品行极易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3.放任型家长
放任型家长主要表现为对孩子状况漠不关心,对孩子无期望并采取放任的态度。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极易在毫无任何约束的情况下为所欲为,不计后果。
(二)学校方面
1.教育模式
国内中小学校园里,应试教育仍然深受学校和教师的追捧,成绩仍是教师评价学生重要的标准。这种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考试、升学等来自学校的压力。教师对待“差生”会极为忽视或言语不善,会引发学生的自卑感和挫败感,这种消极情绪就会诱发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会导致道德、法律、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学校为了升学率,往往只注重智育,无法有效地达到德育的目的,德育教育的缺失容易让学生在问题发生时,不能够合理的解决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导致矛盾冲突的发生。
2.学校管理
中小学校,甚至大学都存在学校管理上的疏漏。一方面外界不法分子易于混进学校,给中小学生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当不法行为出现时,个别学校采取放任态度,不加以严肃处理,为了学校声誉,采取办法掩盖事实;这种管理的缺失给施暴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导致校园暴力发生。
(三)社会影响方面
1.媒体渲染
媒体、电视等渲染的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着校园的和谐稳定。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无处不在,青少年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极易从网络上看到不良信息并受到吸引,长此以往,导致情绪上的变化,在與外界发生接触,产生矛盾时,难以控制情绪,最终导致暴力相向。
2.网络监管
网络监管部门对网站的监管力度缺失,导致青少年容易接触网络垃圾,削弱他们对暴力等行为的恐惧,而且长期处于网络世界当中,极易使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分不清虚拟和现实,当遇到问题时更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四)法律方面
1.制度不明确
中国现行法律对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出现在众多法律条例中,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但诸多法律对校园暴力的规定和制裁却不够具体明确、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
2.法律疏漏
法律为日常行为提供准则,并规定了触犯法律应该受到何种惩罚,强制矫正违法犯罪行为,然而法律在中小学校园暴力方面仍有较大缺陷,从而导致校园暴力屡禁不止。国内缺少一部完善的内容涉及校园暴力行为的相关法律,对校园暴力加以约束。
四、青少年暴力行为实施的路径探寻
(一)家庭方面
首先,在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平等的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状况,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其次,在学习上,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和排名,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优良的品格,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校园暴力。
(二)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要重视师德的考察,并将校园暴力纳入到中小学教师准则中,定期考核教师,并且要求教师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校园安全方面的知识,以身作则,关心尊重全体学生;其次,中小学校应该多开展德育小讲堂活动,加强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再次,成立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家长为组织机构的校园暴力应急网络系统,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发生;最后,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障碍,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远离校园暴力。
(三)社会方面
首先,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预防青少年暴力的前提条件,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心智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良的社会环境是促发暴力行为的导火索,因此要多鼓励出版社发行优秀的青少年刊物,通过媒体宣传及校园教育宣传来普及安全常识,积极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其次,规范网络、电视等为青少年暴力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的媒体,面对涉黄涉暴的影视作品,相关部门应加大惩罚力度,并建立相应的等级制度方便家长和学生鉴别,维护良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法律方面
首先,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维护日常教学秩序。在保安人员的聘用上,选择身体素质较好、经验足的人员,并定期对保安人员进行安全技能的培训,提高安保人员意识。其次,公安机关也要协助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对校园内各区域安全进行排查,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察,加强侦查力度,完善校园暴力管理机制。最后,希望法律部门早日完善《反校园暴力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让青少年远离暴力。
参考文献:
[1]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99.
[2]汪铮.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及其防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王盛君.中小学校园暴力犯罪归因及预防机制的构建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