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经验

2018-11-24 03:55冯涛
消费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环境管理有效措施

冯涛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较以往而言有了大幅提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追求,市政部门大力发展各种基础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但是,在对市政公用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各种外界因素或者自身施工因素从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与破坏,不仅不利于工程的长久发展,而且也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尽可能降低工程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就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的有效措施展开重点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 环境管理 有效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规模也逐年扩大,逐渐成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市政公用工程不仅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城市的形象,而且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经济发展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亦是如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高度重视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希望能够借助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来有效缓解当前城市存在的各种污染问题。下面本文就此进行详细讨论与分析,望借此给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二、掌握施工环境管理的概念,了解其顺利落实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幅加快了城市相关设施建设的速度,市政公用工程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中,各种公用设施如雨后春笋,相继冒出。从那时起,相关部门就针对工程施工环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规范以及措施。虽然当时建立的规章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逐渐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管理的各个方面也趋于成熟。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各地都兴起了棚户区改造活动以及旧村改造建设活动的浪潮。然而,由于部分旧村改造工程都是将城中村作为开发的主要对象,而这些村镇有些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有的甚至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因此,若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需要经过此处时,因其地理方位的特殊性,对附近区域的影响较大,所以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至关重要。

由于我国市政公用工程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大多数工程施工管理中仍旧普遍存在,特别是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单位对于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环境管理大多数都是保持不重视的态度。本文所阐述的施工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施工单位专门针对为降低施工过程给附近居民深入以及环境影响而单独成立的一个管理分项。其中主要涉及施工现场对附近环境带来的扬尘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光污染等等。

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

(一)大气污染

針对极易带来扬尘、粉尘的运输、装卸过程或者作业面,制定一套完善的洒水降尘制度以及相关操作规范:尤其是需要在大风天气或者干旱季节进行适当洒水,以保持路面的湿度。而针对极易带来粉尘的水泥,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将其存放在仓库中,散装物料以及堆土场露天存放时必须进行压实,之后铺盖。运输车辆离开施工现场的时候,必须将车轮冲洗干净,以免车轮携土,给道路带来污染,尤其是土方运输车辆必须在车斗上加设篷布,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土方掉落。

(二)水污染

在市政公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先完善施工现场的废水处理设施以及排水系统建设工作,同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清理与维护,确保废水处理设施与排水系统可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效。对于产生泥浆水的地方以及回填土堆放的区域必须设立沉淀池。沉淀池的规模需要结合所需沉淀的时间以及排水量进行精确计算;废水以及污水一定要经过硬底壁沉淀池沉淀或者相关必要处理之后才可以通过排水管道输送到城市下水道中,而淤泥与废浆则需要通过封闭式的运输车辆运输到制定区域。进行统一处理。在雨季来临之前,需要提前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与维修,同时针对不足之处,适当增加一些废水处理设施或者排水设施,以免在雨季来临之后出现废水外渗堵塞城市下水道,从而引发各种污染问题的状况。

(三)噪音污染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噪声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条件的允许下,施工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用低噪声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机械设备。对噪声集中的设备,例如铲车、空压机等增添有效的隔音材料或者吸声材料以作为封闭隔声屏障。同时,对运输方案以及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布局以及施工进度,错峰施工。尽可能不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的有效措施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是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实际行动的行为指导;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环境污染隐患,若是施工单位没有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隐患进行预测或者管理不到位,则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因此,强化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运输车辆出场的清泥与防抛撒措施

在施工现场的入口处。建造一条长约大约为十米左右的石子路,其作用是自动清除运输车轮上的污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建造混凝土路面并在路面两边开挖水沟,使用清水对出场车辆的车身与车轮进行冲洗。装车过程中,严禁出现超载现象,并且关好车厢门。施工现场里外都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的清扫工作,做到出场运输车辆不扬尘、不抛洒污染物、不携带泥沙,从而将运输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降到最低。

(二)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有刺激性的物资以及有害、有毒烟尘

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包装箱带以及剩余的沥青等等。针对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必须安装净化消声器,一方面减少黑烟,另一方面降低噪声。针对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施工现场应当搭设专门的固体废弃物临时储存地。同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应当单独存放,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设立警告标志。运输固体废弃物的时候,需要先进行分类、再密封处理,以免在运输过程出现散落或者泄露状况,同时将其运输到指定场所进行统一处理。除此之外,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应当尽可能选用环保型材料、机械设备,同时施工现场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某一阶段的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剩余的施工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在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施工带来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废水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水磨石的污水以及搅拌站的污水等一定要经过沉淀池沉淀并借助排水管道排放到城市污水管道中。不仅如此。严禁在土方回填中出现有害或者有毒的废弃物,以免污染地下水资源。施工现场还需要搭建专门场所来存放施工需要使用到的化学溶剂或者油料,同时还需要对存放场所的墙壁进行防渗处理,例如对墙面涂刷防渗漏涂料或者防渗漏混凝土等等。领取材料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油料或者化学溶剂出现漏、滴、冒、跑等现象污染水体。在排放污水或者废水的时候,还需要搭设简单且有效的隔油池,并安排专人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杂物清理与掏油工作,以免油体污染水资源。不仅如此,施工现场临时厕所的化粪池也需要进行防渗漏处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多年以来由于施工环境管理不当或者不到位而引起的各种环境纠纷或者事故来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管理不仅需要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同时还需要引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注意。只有多方协助、共同管理。才可以更好地落实环境管理工作。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状况,强化沟通与交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提高工程施工阶段环境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市政公用工程环境管理有效措施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浅谈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