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下面,我们就以2018年重庆B卷中考作文命题为例,来谈谈考场作文如何完美收束。
2018年重庆市B卷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大漠边上有一个小花园,里面栽了一株玫瑰,玫瑰的周围长满了骆驼刺。玫瑰迟迟不开花,主人焦急地问:“你为什么还不开花呢?”玫瑰答道:“你看看周围,那些骆驼刺也没开花啊!”主人说:“可你不是骆驼刺。”玫瑰说:“我是啊,因为我和它们一样有刺。”主人只好又栽了一株玫瑰。春天到了,新来的那株玫瑰开出了娇艳的花朵。原来的那株玫瑰十分震惊,终于明白自己本是一株玫瑰。不久后,它也鲜花满枝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从命题内容上分析,2018年重庆B卷题是一道材料题,材料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命制,寓言的主要角色有两个——玫瑰、主人。而“骆驼刺”和“新来的那株玫瑰”明显代表了外部的环境。探究第一株玫瑰先前为什么不开花后来又开了花是这则材料作文的关键。不开花,是因为它认为自己是一株骆驼刺。它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它是仅有的一株玫瑰,其余皆是骆驼刺。它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也是骆驼刺了。说明环境对一个人认识自我有重要作用。那株玫瑰后来为什么又开花了呢?也在他人的影响下才认识到自我的。
材料中不同的角色给我们不同的体会,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立意:从“玫瑰”的角度来立意: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需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我们要有自信,敢于追求梦想。从“主人”的角度立意: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家长要发现孩子的特长;管理者要善于使用员工;統治者要让人才发挥专长。从“骆驼刺”和“新来的那株玫瑰”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我们要关注外部的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本话题,我们就以“我们要有自信,敢于追求梦想”这一角度切入,“自信”,《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相信自己”,《辞海》释为“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价值、力量,从而具有进取的勇气,进行百折不挠的拼搏。文中玫瑰开始不自信,把自己误认为是骆驼刺,结果不开花。后来看到新来的玫瑰开花,自己也有了自信,最终“鲜花满枝”,由此可以推断: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进一步联系生活,人生的每一桩伟业都由自信开始。
要写好这一材料作文,除确定立意角度外,还要注意学会化大为小,小角度切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现自信对自己、对成长、对成功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拟好开头和结尾,处理好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这样文章才会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出彩。
这一话题的失误点在于:一是扣题不紧,立意有偏差,自立炉灶,写得再好也偏离了主题;二是内容平庸,叙述平铺直叙;三是开头结尾缺乏吸引力,语言乏味,不能为作品增添亮色。
昂起头来,真美
一考生
曾记得,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有多老?或许十年、二十年……谁也记不清。每每花开,满树的花个个都骄傲地昂起头,向你绽放甜甜的笑脸,吐露盈盈的清香。破败的小院也因为那满树洁白绚烂的槐花仙子,笼上了淡淡诗意。是的,在我心中,每朵花儿都是一个昂起头微笑的仙子,散发着由内向外的活力、美好。
直到有一个雷雨夜,沧桑的老槐树竟轰然倒下,苍老、盘结的根有一半露出地面,满地洁白凄美的槐花似在宣告着一个生命的终结,它们再也昂不起头了……我目睹了生命之美丽与渺茫的交错,怅然无语。
后来,我被父母带到城里上学,沉重的书包、无尽的题海,让我无法再抬头看一棵树、一株花。那场关于生命的唏嘘也淡忘在岁月里。
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我一次次败下阵来。我不敢直视老师责备的目光、妈妈关切的眼神与无休止的唠叨,我只好选择低头。都是我不好,一个平庸的人的头颅哪能承受得住那么多爱的重量呢?终于有一天,爸爸带我逃离了妈妈的唠叨,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我想那时我低着头仓皇离去的背影,大概像一条怯懦又软弱的流浪狗。
还没进门,一阵熟悉的清香便扑面而来。仿佛是谁拨动了心底的那根弦,响起袅袅余音,是它吗?我有些迟疑地推开院门,猛地昂起头,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树洁白的花朵闯入眼帘,当年垂死的老槐树勃发生机!每一朵槐花仙子都换上了崭新的白裙子,昂起盈盈的笑脸,向我打招呼。我不由得快步走上前去弯下腰来,指尖轻抚老槐树苍老的树皮,旋即直起腰昂起头来,笑了。这些天来,头一回将头昂得这么高,有这么灿烂的笑。笑着,心头却像打翻的五味瓶,最终,到底是那一点酸漫上了鼻尖与眼角。
我就像在迷谷丛林中迷路的人,一直低着头找出丛林的路,一抬头,却是满树繁花。
是的,困难与挫折并不可怕,怕的是胆怯的心。一个垂死的生命尚能勃发生机,漫漫征途上的一点坎坷又能算什么呢?
告别曾经低头躲避的自己吧,昂起头来,重踏征程,总有一树繁花在尽头等你。
昂起头来,真美!
(本文根据网络改编)
1.拟题生动,结尾简洁。文章抓住“原来的那株玫瑰十分震惊,终于明白自己本是一株玫瑰。不久后,它也鲜花满枝了”一句确定立意,拟题“昂起头来,真美”,拟题形象;结尾在议论抒情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昂起头来,真美”,既是照应,又是深化,结构圆合。
2.前后对比,过渡自然。破败小院的老槐树花开之美与轰然倒地之后仍能绚烂绽放,前后对比,凸显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对比中,“我”也有思想的转化,认识的提升。转化合理,过渡自然。
3.借物抒情,构思精巧。考生写自己,却巧妙地转化为写树,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一棵沧桑老树经历磨难仍能绽放灿美的花朵,获得人生的启迪,那就是要昂起头来。写树,即是写人,构思精巧,富有匠心。
一、照应开头,巧做呼应。考场作文,开头往往需要点明文章的中心,若在结尾时能再次强调这一中心,就能做到既在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构圆合,又能使中心明确,文气贯通。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是: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的结尾,能让我们认识到作者已经恢复并扬起了生活的信念,大踏步向前的姿态,产生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二、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即在文章的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交代文章的写作意旨。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结尾方式,对于作者而言,明示了他对经历对人生的深邃思考,点明了写作意旨;对于读者而言,获得了发掘生活深层内核与思考人生的审美价值,从而产生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三、环境渲染,升华主旨。即在交代完情节之后,结合心境,运用简洁的景物描写收束,渲染氛围,以营造优美的意境,从而更好地烘托主题,抒发情感。这种结尾法适合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最好在前文中对环境有所交代,最后再通过写景进一步渲染烘托。
四、出人意料,情理之中。这种结尾又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就是结尾不按常规思路顺接而下,而是在结尾处陡然转折、戛然而止,揭示主题,产生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结尾是人们以常规思维思考根本想不到的,不仅出人意料,使叙事曲折有致,还往往意味深长,起到深化主题,丰富内涵的作用。
五、奇巧发问,引人深思。作文结尾在问题中结束,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是反问句。这样可以让文章的主题不只停留在某一层面,让人在思考中体会更深刻的内涵。这种结尾方式通过巧设发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从而获得内容的渲染,情感的升華。
六、妙用佳句,富有诗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词,这些古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作文结尾如能巧用这些佳句,定能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途径。
请以“想想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补足文题,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恰当地收束全文;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结尾提示:本文根据补写的内容不同,结尾的形式也会不同。如补写成“想想别人”,叙写人应该有公德之心,结尾则可以展现人人有公德之心的美好,也可以描绘环境,展现优美意境,烘托这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