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何玲
冬日的清晨,如往常一样,福州福新农贸市场买菜熙熙攘攘。几个月前这里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市场变得更规范了,而且老百姓买完菜的付款凭条上多了一个二维码,给不少市民带来了新的购物体验。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知道他们上级进货地点、日期、联系方式等内容。如果出了状况,也可扫码溯源,寻根问责。这些信息如今仅仅通过一台手机就可轻松获得,增加了商品信息透明度。”福州鼓楼区琼河社区居民陈敏如此感慨。如今,陈敏经历的这些改变,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事实上,这个“码”背后蕴藏的是一个贯穿“从田头到餐桌”的追溯体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运用“互联网+”等实施智慧监管,让群众饮食无安全之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倍受社会关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们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营造了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201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基本建成,重点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基本实现全覆盖。请问目前这项工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
肖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中明确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不断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取得新进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部分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意识仍然淡薄,制售假劣农资、违规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仍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的合法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了消费信心,不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这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2017年8月我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目前我部大力推动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率先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截至2017年底,已有1100多个县的33万个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
记者: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目前,这个备忘录落实情况如何?哪些失信人会进入“黑名单”?
肖放:2017年2月,我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召开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程建林发布了29个部委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自备忘录发布以来,我部积极落实各项惩戒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共签署9个关于失信企业、失信被执行人等方面的联合惩戒备忘录以及纳税A级企业、优秀青年志愿等方面的联合激励备忘录。从限制行政许可、限制从业资格、实施重点监管等25个方面,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将相关部门提供的失信名单信息嵌入我部农业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和农业财政项目管理等工作系统,在办理行政许可、资金安排、项目审核过程中,首先对失信主体信息进行自动比对、自动警示、自动拦截、自动惩戒。截至2018年9月,已对30家失信企业在申请我部行政审批时设置了自动警示提醒。
为推动农资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的实施,2017年我司起草了《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初稿)》,初步考虑将以下严重失信行为纳入黑名单:一是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二是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给农业生产造成2万元以上损失;三是因欺骗、贿赂、隐瞒、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关资质文件被农业行政部门撤销,或者伪造、变造相关资质文件;四是被吊销或撤销农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登记证等资质文件;五是未取得农资生产经营许可证违法生产经营农资产品;六是因农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拒绝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等其他严重失信行为。黑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期限届满3年的自动退出,相关信息作为信用档案保存。同时,鼓励失信主体主动进行信用修复,失信当事人可在履行相关义务6个月后,向认定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请移出黑名单。本管理办法在我部官网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公开征询意见。下一步,我部将积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加快推动本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
记者:今年年初,农业部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提出要加快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目前,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进展如何?
肖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增强食用农产品消费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以推进国家追溯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构建统一权威、职责明确、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公众消费安全。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加强追溯管理顶层设计。明确追溯管理总体思路和发展重点,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导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统一有序开展。二是推进建立追溯管理制度机制。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运行地区试行)以及国家追溯平台主体注册、标签使用等5项配套制度,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格式与编码规则》《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格式规范》等7项基础标准,推进追溯管理制度化、机制化、标准化。三是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开展了平台开发和系统集成,建成国家追溯平台,完成相关子系统域名申请,开通追溯门户网站、APP和微信公众号,举办国家追溯平台上线运行启动仪式。四是完成追溯试运行工作。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四川、山东、广东3省开展了试运行,不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和设置。举办了部、省、县三级培训,参训人数1332人次,征集了监管、监测、执法机构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等各类意见建议323条,对追溯系统进行了16次升级优化,平台累计上传业务数据上万条。五是全面推广应用国家追溯平台。积极开展追溯调研和各地追溯平台建设情况摸底调查,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通知》和《国家追溯平台运行技术指南(试行)》,推动国家追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六是推动建立追溯挂钩工作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和农业展会等工作挂钩,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取消认证或取消下一年度相关项目支持。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落实全面推广应用国家追溯平台通知精神,建立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各省已有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有效对接和融合。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及配套制度标准,为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加强与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商超的合作,通过增加追溯产品的采购量和销售量,提高消费者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拉动追溯产品消费,调动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追溯的积极性。
记者:目前,部分地方公布了首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请问各地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过程中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肖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下发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县管理办法(暂行)》,组织各地深入开展创建活动。2016年12月,农业农村部命名了首批10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并在“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予以授牌,2017年3月,农业农村部遴选确定了第二批215个创建试点单位,创建活动正在有力有序开展,推动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强化了责任落实。平均每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提高3.3个百分点,财政投入增加200万元,监管人员增加200人。二是推动了模式创新。各地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形成一批有效的管理模式,如重庆荣昌、湖南东安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与品牌引领模式,浙江奉化、四川成都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追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监管与信息化管理模式,广东推广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模式,这些模式符合监管实际需要,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实现了能力提升。工作体系队伍进一步健全,手段更加完善。福建福鼎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死角”,辽宁大洼、安徽宣州单独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山东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还配有执法公安室,形成完整的监管执法体系。四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安全县创建形成了很多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湖北五峰等数十个县参照威海推动建立“三安联动”机制。各地还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77个,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启动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工作。五是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安全县平均质量安全合格率比创建前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源头保障。
下一步,我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创建指导。修订完善考核办法,优化遴选评价机制,强化核查验收把关,引导创建单位在做好规定动作基础上创出特色、创出亮点。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对已命名的安全县,加强监督检查、跟踪评价等工作,畅通退出机制,发现问题的要坚决淘汰出局,维护安全县的名誉。三是加强示范带动。总结宣传安全县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创建模式,加大安全县绿色优质农产品推介,提升市场影响力。
记者: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连续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请问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截至目前,201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展如何?
肖放: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农业农村发展的“牛鼻子”。因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一直坚持零容忍、严监管、出重拳、全覆盖、无禁区的原则,1%的问题要用100%的努力去解决。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生猪屠宰、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执法监管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2018年上半年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49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76万家,查处各类问题22万余起,责令整改8千余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万里行启动仪式上,向社会公布了十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典型案例。三聚氰胺连续8年监测全部合格;基本打掉“瘦肉精”地下“黑窝点”和生产经营链条,监测合格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得到较好控制。印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开展“瘦肉精”交叉拉网监测和飞行抽检,形成跨省案件通报协查、涉嫌犯罪移送等有效机制。
下一步,我部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严防、严管、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监督抽检和检打联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推动建立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创新问题发现机制,建立健全暗查暗访和投诉举报奖励制度。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对问题要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及违法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等行为。
记者:请问贵部门下一步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何考虑?
肖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部充分认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使命感,积极做好组织、指导、协调和保障工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深入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进一步做好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和共享工作。二是加快建立健全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大力推动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率先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使信用档案成为政府监管、市场评价、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三是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开展信用评价。鼓励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推进信用监督社会共治。通过信用评价工作,对守信企业给予激励和便利措施,引导企业珍视信用、诚信经营。四是落实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将相关部门提供的失信名单嵌入我部农业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和农业财政项目管理等工作系统,在办理行政许可、资金安排等审核过程中,首先对失信主体信息进行自动比对,自动警示、自动拦截、自动惩戒。五是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诚信责任,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