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居民养老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以邵武市为例

2018-11-24 23:38黄清华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9期
关键词:邵武市养老老年人

黄清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养老”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根据邵武市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年末邵武市总人口为27.51万人,其中:60岁以上为40726人,占14.8%;65岁及以上人口为28473人,占10.4%。可见,邵武市早已进入了严重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又难以为继。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国民养老问题,是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邵武市居民养老情况

目前,邵武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8家,其中:城区2家,乡镇(含晒口办)16家。可容纳床位数1437个,已入住397人。从收费标准来看,非护理型的约为每人每月1500元,护理型的约为每人每月3100元。从资金来源来看,由老人个人自缴、国家财政补贴和地方配套组成。公办养老机构的经营原则是“收支总体持平,略有结余”,不以营利为目的。另外,该市还拥有2家民办养老机构(含今年年底即可投入使用的邵武市城郊古山溪养老院),共拥有床位数571个,已入住220人,是还在建的有晒口同青桥养老院。目前该市最为成功的养老机构为公私结合的邵武市爱心老年公寓,其显著特征是采用“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医养护”一体化的服务。2016年,该院被定点为第一批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邵武市爱心老年公寓原属邵武市铁路医院住院部,该公寓景色宜人、交通较为便利。占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内设床位355张,目前入住床位220张,入住率62%。老年公寓现有职工40余人,其中,护理人员28人、行政后勤人员10余人。公寓内设邵武市康复医院,是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院,拥有主治以上退休医生12人、护士18人、药剂师5人、B超医师1人、康复技师2人、检验人员3人,并配备各种先进的医疗检查、诊疗和急救设备。邵武市爱心老年公寓是闽北公私结合的集居住、疗养、医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年公寓,是省民政厅、老龄办、老龄事业发展基金的试点单位。其成功的经验在于:一是投入政策扶持,领导高度重视。多年来,邵武市各级党政领导十分注重养老服务工作,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服务保障政策。二是优化服务资源,实现公私结合。在医疗机构设置过程中,增加了住院内科、外科等相关科室。在人员培训、业务指导、临床用血、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等方面获得了公立医院的支持和帮助,实行公立医院与其双向转诊。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来源。根据《福建省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从2014年起,按年平均实际入住床位数,每床补助不低于2000元标准给予运营补贴,确保了经费的足额到位。四是规范内部管理,服务优质高效。对入住老人实施分级护理,实行24小时值班/陪护制;在医疗、护理、康复、内部员工管理等方面,也都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邵武市养老服务事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邵武市在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养老机构尚不健全,服务模式较为单一。从总体来看,邵武市养老服务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尚不完全适应。该市养老服务事业还处于模式比较单一的状态。“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托老服务供给不多,与其他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40个社区、134个行政村中,仅有16个敬老院开展养老服务,农村社会化养老几乎一片空白。从调查结果来看,该市已入住各种养老机构养老的仅397人,占全市65岁以上老人总数的1.4%。绝大多数老人选择了居家养老。

2.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退休工资偏低,农村多数老人基本养老金没有保障,进院养老只能望楼兴叹。邵武市地处闽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退休工资并不高,多数在3000元以下,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更是少得可怜。经济允许、能够入住老年公寓的基本上是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老人,每月1500~3100元的收费标准虽说不是很高,但对老年人来说还是很大的负担。而农村老人养老金基本要靠子女提供,进院养老只能望楼兴叹。

3.护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专业护理人员奇缺。由于工作脏、累和时间长等原因,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且护理人员常出现突然辞职走人,使得养老单位措手不及。目前,该市从事护理工作的多为农村50岁以上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村妇女,这些农村妇女年纪偏大、文化水平很低、接受能力较差,多数只是经过短期的持证上岗培训,专业人员又不愿意从事老人护理工作,造成专业护理人员奇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大、专业护理人员缺,成为制约该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养老观念落后,老人生活幸福感差。目前邵武市老人绝大多数选择了居家养老:一是他们对社会养老认识观点陈旧,对养老院缺乏认识;二是受传统家庭观的影响,认为进养老院让儿女没“面子”,是丢人现眼的事;三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巨大,造成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时间少,加上思想观念等存在代沟,导致老人尤其是丧偶老人孤独感严重,生活幸福感差。

解决邵武市居民养老问题的对策思考

目前,国际社会通常采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其中,新加坡和日本在处理养老问题上颇具特色。新加坡以中央公积制度为主、辅以政府投入,采取各种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帮助,个人、家庭、社区各尽其责,形成了全社会动员的养老制度。日本的养老制度重视家庭作用,强调国民自立;社会保障和养老相关的法律,许多内容都是把家庭和家庭的赡养关系作为前提条件。

笔者认为解决邵武市居民养老可以借鉴新加坡和日本在社会养老方面的做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无后顾之忧。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国家和社会责无旁贷的责任。一是扩大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逐步提高老年人的退休金(养老金)作为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使老年人的供养水平与时俱进。二是提升社会医疗保障和救助力度,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体系以满足年老多病的就医需求;加大贫困老人尤其是“因病致贫”老人的救助力度,减轻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三是老年人权益的核心是人格尊严,要细化相应的法律条文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发挥基层养老服务作用。按照养老发展的趋势需求,不仅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还需要“社区养老”。增加村(社区)养老服务的项目,强化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功能,定期开展“关爱空巢家庭”系列活动,鼓励老人居家养老:一要整合村(社区)的社会资源,鼓励社会资源投入共同兴办村(社区)养老机构,力争养老机构全覆盖,壮大基层养老服务事业;二要建立基层养老联系人制度,招募养老服务志愿者,定期深入空巢家庭和困难家庭,为其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法律援助、健康保健、应急救助等服务,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积极为其排忧解难。

(三)发展老年文教事业,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一是建立老年大学,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问题。各乡镇街道应设立各类老年学校,在村(社区)建立老年活动中心,通过老年学校或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老人逐步转变养老观念。二是加强对老年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如健身操、老年门球、琴棋书画、一日游等,激发老年人的生活情趣,使老年人真正实现 “老有所乐”。

(四)培养专业服务队伍,提升老人养老服务质量。一是职业中专、技校等院校可采取设立“老年护理”专业和“订单式”培训的方式,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二是政府应将这类人才纳入公益事业队伍序列之中,切实解决从事养老工作护理人员工资待遇不高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留住这批专业人才。三是人社部门可将养老护理员纳入一个技术工种,经过专业学习后持证上岗,进而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加大典范宣传力度,营造尊老爱老敬老氛围。通过身边“五好家庭”“爱老敬老”先进模范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百善“孝”为先。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尊老爱老敬老的氛围,老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猜你喜欢
邵武市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邵武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邵武 邵武市金坑村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名单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