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而有家老有所养

2018-11-24 17:15:57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3期
关键词:漂族归属感代际

林萍姗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现有随迁1800万老人之中,为帮助儿女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家庭团聚或养老而暂别家乡来到子女居住地、人户分离的“老漂族”占据43%。庞大的“老漂族”背后,映射的是一种沉重的“老来漂泊”的社会现象,未来也将作为愈加严峻的时代趋势,在老龄社会的养老瓶颈中占据一定的比重。

由此,关注“老漂族”的心理障碍、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之找到幸福感与归属感,成为解决这一社会现象的当务之急。

“老漂族”普遍存在乡愁难了、代际关系和社会融入等问题。进入陌生环境而产生的压力感、隔阂感和边缘感影响老年生活质量,与相濡以沫的老伴两地分居,牵挂更添乡愁。与子女同住,生活方式、育幼方式及“三观”不同,均可能导致亲子摩擦和代际冲突。老人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交往、熟人熟地等社会支持系统脱离,难有归属感。

而让“老漂族”“漂”而有家、老有所养,需要多方努力。作为子女,应对老人的健康、精神世界以及家庭的和睦多加用心,尽可能避免父母分隔两地的情况发生,多与父母沟通、鼓励父母参与社交,重建父母的精神世界。社区、志愿者应多组织活动,为老人提供温馨的服务、娱乐消遣的平台以及健康义诊活动,使老人找到家园的感觉、感受社会的温暖。老人自身的心态转变在改善身心健康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老人不应抗拒新环境、新生活带来的变化,努力适应方能找到幸福的状态。关爱“老漂族”,不应局限于一时之举,而应作为长期工程,用心、用爱,整合社会的力量,从而使义举落到实处,使“老漂族”乐在其中。

在“老漂族”的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障方面,政府应加大行动步伐。探索建立公共养老服务模式,加快养老、医疗保险全国联网,简化异地办事手续,为“老漂族”争取更多便利乃至政策倾斜,建立积极的适用于“老漂族”的新型养老模式。

老而不“漂”,“漂”而有家,“老漂族”幸福的晚年生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温暖惠撒千家万户,“老漂族”安得其所,便是社会的进步,亦是国与家的福祉。

猜你喜欢
漂族归属感代际
看见隐秘角落的“老漂族”
时代邮刊(2023年17期)2023-09-25 08:05:33
价值感与归属感
UNDER ONE ROOF
汉语世界(2021年3期)2021-06-18 07:03:56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48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4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4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海峡姐妹(2019年5期)2019-06-18 10:40:34
“老漂族”我们如何安放你们的生活
遵义(2018年12期)2018-07-11 03:44:26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