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
“我们国家现在的摄影问题不是摄影师的问题,摄影师一点都不差,摄影作品也不差,是因为好的编辑和好的策展人太少了。”而陈小波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在那些写满红色历史痕迹的中国老照片中找到脉络。
一盏台灯,—杯茶,一本相册,陈小波独自坐在微黄的灯光下,将一张张中国照片档案馆千万余张馆藏照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新华社的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第—集的开场,陈小波担任讲述人。纪录片第一季做了一百集,工程量庞大,陈小波需要在照片的汪洋大海中梳理出它们背后的历史与内在脉络,并且和团队一起用两年时间探索了如何用故事、人物、情感讲述图片的方法,当然更重要的前提是不能脱离大时代和大历史背景。“我希望在某一个空间或者某一个时间里,带人们往历史深处走了一点点。历史就是根,每个人只要跟历史有多一点勾连,你就会安静下来。”
30多年来,于陈小波而言,与这些老照片无言相对已经成了她的日常。
1979年,正赶上中国的高考制度院复,原本在农村插队的陈小波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成了名副其实的“新三届”。毕业之前,她没看过一个展览,没进过展馆,也不认识摄影师朋友,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和摄影扯上关系。在陈小波的记忆中,当时国内大学基本上没有新闻摄影这一专业的设置。可能正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让中文系毕业的陈小波被分配到了新华社摄影部,成为一名摄影编辑。起初陈小波不免有些疑惑,毕竟自己没摸过相机,对摄影也不了解,没什么底气,但是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爱上了与照片打交道……
在外界看来,摄影编辑是站在摄影师身后的人,但陈小波却让这个职业焕发了光芒。她编辑图片故事,将深藏在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老照片“翻”出来重新展示给大众:她为中国重要摄影人做影像梳理、做访谈,这些摄影人遍布全国各地,她因此远去西藏拉萨、新疆和田。在访谈录《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她走访了46位摄影者,去过乡间旅舍,也到过城市酒店,有的访谈就在飞机上、火车上完成。2006年冬天,陈小波还怀抱着熟睡的女儿去采访了摄影家杨延康。这次访谈足足历时20年,在她心里,自己和这些摄影者一起经历了国家巨变和觉醒。
报道摄影编辑、历史图片梳理者、访谈者、策展人、微纪录片讲述者……陈小波在摄影编辑中廷展出了太多“斜杠”身份。30年过去,她不仅出版了《中国摄影家》《影观达茂》等丛书,担任新华社微电影《红色气质》及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图片主编及讲述人,还作为策展人为国内外艺术节策展百余个……“有的人做图片编辑会做不下去,因为(报道中)会写上新华社记者某某摄影,但永远不会写上新华社编辑陈小波编辑。”很多人过不去“无名”这个坎,但陈小波愿意。陈小波说,她的工作就是在与中国所有的摄影师打交道,“有人说我脑子里面装了几十万张照片,可能都说少了,应该是装了三四百万张照片。”
2009年,陈小波被授予中国摄影界个人成就最高荣誉“金像奖”。
摄影金像奖的颁奖词写道:“编辑,以其探触暗夜迎接光明的耐力与寂寞,成为文化发掘、建构与传播中最为重要又最为默默无闻的一部分,成为人类文明史的直接参与保留者……”
2018年6月,陈小波接到任务,担任《影像见证40年》执行策展人。“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次在国博做一个这么重要的展览,而这40年沧海桑田的巨变,让我们有太多的话可以说。”
她给展览的定位是——不是作为—个给摄影家看的展览,应该是做给很多老百姓的,做给学者的展览。她用两条线贯穿整个展览:一条是中国百姓40年来的命运,一条是中国摄影者40年的担当。“我就要让普罗大众看到中国摄影者40年来的担当,摄影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这40年来,老百姓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这个展览,陈小波希望观者进入展厅从第一张看到最后一张,能感到国家不容易,老百姓不容易,并珍惜我们的现在得到的一切。
陈小波一直坚信中国摄影有很多人在记录有意义的东西。但需要有一种新的识别的系统,让很多人进入这个系统里面来。她开始了“扫荡式”的寻找,给三百余位摄影者发的微信,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与他们联络。她说,好在自己性格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耐烦”。某日,陈小波打电话给老摄影家翁乃强:“1978年以后您还拍照吗?”老先生回答说还拍,但拍得不多了。可是,“有一天我在一个摄影公号上看到了翁乃强先生1978年拍的一张照片,北京早晨一条朴素的街道上,一辆公共汽车和—群骑车的人——街道不会再来,房屋不会再来,人的服装、表情都不会再来,但影像留了下来。”吕小中拍摄的北京老太太,排队买两块钱—张京剧票的照片;张风拍摄的卖汽水的小贩,没有冰柜,所有的汽水都在一个冰凉小溪里面泡着;王悦拍摄的一个农民,挤进马上要上火车的新兵队伍里,为了给儿子怀里塞进两个大饼……寻找照片的过程中,陈小波的喜悅、兴奋,抑或遗憾不能与人言。
人们涌向展厅里,在很多照片中找到自己命运的痕迹,感同身受。有人问陈小波选择照片的标准?得到的答案是:中国老百姓四十年独特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中国传统、中国文化延续与传承;中国人独有的精神状态:画面信息量大、有发展、变化的痕迹:符合现代人读者视觉阅读:会在时间和历史中说话;东西方人共同感兴趣的事情。陈小波说,“我会选择那些朴素无华、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画面,有细节的画面,不选那些简单、粗糙、大广角、所谓视觉冲击、不具专业水准的照片。太简单和太费解的照片也一直在舍弃。一张照片如果和大的时代没有关联,只有好的影像也不会选择。”而这种选择照片的标准,来自于她做过的上百个影像展览。其中最重要的启迪,来自于十年来在国外做过的展览。
从2007年开始,陈小波几乎每年在国外做展览。其中在2011年在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做的《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2013年在法国做的《中国的文明与道路》、2015年在美国做的《图像证史》都成为中国问题研究的西方学者研究的对象。
学者说:在灾难不断的的进程中,中国人是如何活下来的?以前看到的关于中国的展览,那些充满舞狮子、红灯笼、无端笑容的展览都无法回答这些疑问。看了陈小波做的这些展览后他们终于明白,原来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哲学:苦中作乐、天人合一、再苦,先活下来再说。西方学者说:在这些展览中,我们终于看到中国令人敬重的文化和历史。
这一次在国家博物馆做展览,陈小波特别想把在国外做展览的经验带回来:我们在国内也可以做这样的展览。让每一个观者看到和以前不一样的影像,并感受到影像的力量。
陈小波说:“我在巴黎看展览的时候,看到从18、19世纪以来,变化很小,道路没变、房屋没变,几代人住过的七八十平米的房子没变,连桌子、器皿、装饰物都不变。只是女性的发型和服装有了一些变化。而在我们国家,沧海桑田,一切都在巨变。现在的年轻人哪里知道:我们小时候是穿补丁衣服、常常吃不饱。西方的照片100年是老照片,而对于中国人,20年、30年前的就是老照片。”
陈小波说,现在人们常说“视觉冲击力”。那些用广角、鱼眼对着被摄者很近的距离拍摄出来的照片不叫视觉冲击力。真正的视觉冲击力是照片放了很多年,打开以后,会让你的情感突然进发。虽然那是用很简陋的相机拍摄出来的。陈小波说:她看几十年前的中国照片,常常会头皮发麻,忍不住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