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2018-11-23 01:47
南风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增值税财政国家

发展逻辑与政治学的再阐释:当代中国政府原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陈明明本文节选自《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2期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和大工业的兴起,把地域的历史变成了世界的历史。世界史表现为资本主义采取国际分工的形式向全世界推行的扩张史。

这个扩张带来四个结果:乡村从属于城市;未开化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由此分裂为资本压迫劳动、城市剥削乡村、西方强制东方的不同态势,这一事实预设了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并非唯有一途,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建设起来的新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也并非只此一家。

马克思提出了他的社会政治革命理论,并预言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列宁则实践这一预言,在一国内部推动社会主义的前途,希望通过切断国际资本赖以存在的生命线,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导致资本主义体系的破裂和瓦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新的经验。

第一,在世界史的结构强制下,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并不必然具有把李嘉图式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家发展的优势,恰恰相反,国际分工结构事实上堵塞了后发国家的发展之路。在一般的理论中,克服外部依附的必要条件是政治上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國家,即主权独立、政权统一、能有力进行社会动员和实施发展战略的国家。但是,在不发达国家,与这种外部强制相配合的还有一个反民主、反现代化的国内权势集团及其制度,剪除这个集团,改变这个制度。

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够彻底把这些要求有机统摄起来的轴心组织、政治行动和制度安排,是共产党的存在,共产党的社会改造战略和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的举国体制。这是追赶现代世界的不发达地区的现代启示录:以政党为中心的国家建设即政党中心论,可能是国家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之外的第三条可行的政治发展道路。

第二,在当代世界,民主是最强大的时代话语,也是执政的合法性来源。把民主界定为通过竞争性选举产生政府和竞争性博弈形成公共政策,是欧美民主的方程。这种方程并没有颠覆多数决定,只不过否定人民统治的直接性和现实性,把人民化为选民,把多数决定变为“多重少数人的决定”。它其实是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元结构下资本逻辑的产物。

在中国,人民统治通常被表述为“人民当家作主”,在赋权上承认和尊重人民整体主义的价值,在构权上不排斥亦不迷信平等普遍的选举,在行权上强调国家与社会一致性的协商主义的回应、问责和共同参与,在维权上诉诸以人民名义设立的司法救济、行政仲裁、自治调解等机制,在控权上依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和群众监督。这种民主模式来源于既定的政治结构—一种“政党-人民”结构,不是西式的“国家-公民”结构。

第三,在当代世界的国家治理中,和民主紧密相连的是法治。西方国家的法治根源于自然法和基督教神学的传统。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自然法的东西—“礼”。所谓“法从礼出,以礼入法”,这个礼是古代中国的伦理纲常。由于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劳动与资本的紧张,现代法治体系的实质法治和形式法治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当代中国的法治借鉴世界优秀文明的法治成果,但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

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与秩序演变—一个国家治理视角的回顾与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守英、熊雪峰

本文节选自《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9期

对国家来讲,乡村既是攫取资源的来源,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在漫长的国家乡村治理进程中,乡村的秩序既取决于国家攫取的程度和方式,也取决于国家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人的行为,以及作为乡村治理基础的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以此来看,中国的国家乡村治理经历了传统乡土社会时期县政村治—土改到集体化时期的国家全面控制—改革时期的乡政村治—城乡统筹时期的国家治理的演变。国家乡村治理制度安排的改变都是为了矫正上一个时期的治理弊端和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有效的国家乡村治理结构与秩序。

从长时段看,中国4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最根本变化是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一个国家的转型不仅仅体现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更反映在乡村社会中农民与土地、农民与村庄黏度的变化。

在经济结构变革的推动下,“以农为本、以土为生、根植于土”的乡土中国,已经转变为“乡土变故土、告别过密化农业、乡村变故乡”的城乡中国。进入城乡中国阶段,国家乡村治理出现大变局:乡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乡村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变化,维系乡村社会的血缘、地缘以及人情关系趋于淡漠,熟人社会面临解体;农民与土地和村庄关系黏度下降,尤其是“农二代”的离土、出村、不回村,“乡土”成“故土”,村庄分化和代际革命使村里人成为陌生人,礼治秩序让位于经济权力的主宰,村庄治理结构、规则与秩序正在和进一步演化与变迁。

人地、人村关系变化也带来国家正式治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变化,城乡统筹格局下对农业进行的大量补贴以及乡村投入,由于大量人口的入城脱村,出现投入错配和绩效不佳。

国家必须在新的发展阶段找寻与乡村转型相适应的乡村治理安排,提高国家直接治理的绩效,进行适合乡村治理半径的委托代理设计与制度安排,进行村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力量平衡,以形成更有效的乡村治理秩序。

财政压力、税收转移与增值税分成机制探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何炜、雷根强本文节选自《财贸经济》2018年第8期

研究发现,我国增值税收入存在由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向财政压力相对较小的地区转出的现象。我们通过人口负担、社会性支出负担与财政自给率对地区财政压力进行衡量。在反映财政压力的三个核心指标中,社会性支出负担对增值税税收转移有负向强化作用,社会性支出负担较重的地区往往为增值税税收转出地区;财政自给率对增值税税收转移有正向强化作用,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获得了财政自给率较低地区的增值税税收转入。

我国财政压力大的地区多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增值税收入由财政压力大的地区转向财政压力较小的发达地区,进一步减少了欠发达地区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不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为保障财政收入,财政压力大的地区不得不加强征管力度,提高了该地区企业的实际税负,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财源培植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在现有的征管水平下,以人口为分成基数分享全国增值税收入的50%,并将中央上划收入通过税收返还方式给改革初期财政收入减少的省市,是现有方案中最兼具效率和公平的。

但是,在以人口为基数的分成机制下,还必须采取以下辅助措施:一是在改革前期,将中央上划收入部分返还给财政收入减少较多的省市,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调动地方发展经济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减少改革阻力;二是继续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并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增值税征管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增值税财政国家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把国家“租”出去
关于餐饮业征收增值税的若干思考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