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坚 李晋荣 王秀萍 李强 李巧红
【摘要】开展大数据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大数据开展分析,是内部审计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有效识别风险、增加组织价值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本文就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审计工作提出一些思路及具体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 内部审计 数据 审计方法
传统的内部审计基于不同数据采用具体方法,在对指定数据查询的基础上,将相关信息归集分析和确认。其优点是准确、直观,其缺点是工作量大、数据相关性不强、数据趋势变动不直观等。大数据审计能够弥补上述缺点。如今,开展大数据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大型企业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审计引领着内部审计发生深刻的变革。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在积极探索下,总结提炼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大数据审计模式,为开展大数据审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一、大数据审计下内部审计的转变
(一)审计指导思想的变化
企业开展大数据审计,审计归集的信息有了较大量变,使得内部审计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待问题,也就为组织价值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角,使内部审计能站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角度来看待问题。相较于传统内部审计而言,看待问题的角度,要从局部向整体转移,微观向宏观拓展。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够更好地提供审计增值服务,被企业决策层所认同。因此大数据下的内部审计指导思想应进行转变,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开展内部审计。
(二)审计目标的转变
开展大数据审计,不能停留在历史结果的审计评价,而是要对历史结果的形成内因进行评价,对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专业推演,对事物演变过程提供参考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这就需要由传统的评价审计为目标向新型的增值服务为目标进行转变。
(三)审计方式的转变
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追求的是精准,以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大数据审计下,审计目标由面向历史向面向未来转变,数据的精准需求让渡于趋势变化,审计方式面临着调整。这种调整,不仅包含单个审计项目的方式调整,更多的是审计项目计划编排和审计目标实现上要有一定的调整、变化。具体而言,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结果评价让位于以管理效果评价为导向的审计项目执行,历史审计向未来审计转变。
(四)审计方法的转变
面对大量的数据,采用传统审计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快节奏的需求。这就需要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升审计效率。这样不仅加快了数据处理速度,甚至可以将传统抽样样本扩大为总体,而且也可采用公开发布的公共信息进行审计,可对数据的不同载体形式加工处理,可对非现场数据进行远程处理等。这样不仅不会降低审计结论的可信程度,反而能够提升其可利用价值,对企业决策更有裨益。
(五)审计结果报告的转变
审计目标转变了,审计结果报告中,面对历史的审计结果报告将向面对未来的审计意见表述转变。报告中的体现重点表现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部分,审计发现问题成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说明和依据。这样突出的是审计意见和建议,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更有价值。
二、企业开展大数据审计的具体路径
(一)审计项目计划编制
在大数据审计下,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中,要注意审计保证业务和审计咨询业务的合理划分,要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灵活采用不同的审计业务模式组织实施。如在审计实务中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传统模式下存在时间长、投入大、效果差、整改难的弊端。如今可采用审计咨询业务模式组织实施,开展事前规范、事中把控、事后评价,最大化地发挥内部审计咨询服务功能。
(二)审计项目实施
(1)审计方式。现代计算机、网络及企业资源计划(ERP)技术的实现,为开展非现场审计创造了条件。非现场审计方式可节约人力时间成本,提高审计数据的及时、公正性,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效率,还可通过网络对审计现场进行图像、视频等审计资料的即时传递,保证了审计资料的及时、真实性。
(2)审计方法。大数据审计方法多种多样,且不限于载体、形式和来源。例如:①审计抽样:可将抽样样本扩大为样本总体,利用计算机对样本总体全部筛选,快速选出异常数据进行标注。如对大额现金支付檢查,可导出现金明细账,对大于1000元的现金支付进行筛选。②偏离度筛查:对有固定关联度的数据筛查。如对社保基金的检查,导出全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数据,按照固定比例计算,筛查偏离固定比例的数据。③方差筛查:对于偏离平均值的数据进行筛查。如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费的检查,导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费和工程项目总投资,计算方差,对离散度较大的数据进一步核查。④数据异动筛查:对于数据变动绘制直线(折线)图,观察数据变动K值。如检查成本均衡入账,导出区间成本发生数据,绘制图表,观察K值变化情况,确定审计疑点。⑤历史数据比对:对一定时期内的数据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如观察企业资产变动情况,导出一定时期的资产数据,绘制图表,观察K值变化情况。⑥与公开数据比对:导出企业指定数据,与社会公开信息比对。如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化,导出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结果,与国民经济(或行业公布数据)进行比对,确定企业盈利能力。⑦隐形关联数据比对:有一定关联关系的数据比对。如查看企业成本与销售配比关系,导出项目成本与销售收入,绘制图表,查看数据的关联情况。⑧趋势预测:对相关数据进行趋势变化预测。如观察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等,导出相关数据,绘制图表,预测数据变化趋势。⑨综合数据比对:对由一定关联度的数据进行比对,观察数据变化的一致性。如产品销售和产品成本变化曲线,与应交税金和进项税变动曲线比对,确定产品销售的真实性。⑩文本与数字的比对:对不同种类的数据进行转化,查找其相关性。如对‘三重一大”贯彻落实,将相关会议纪要等文本进行数字化,利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关键字检索,与相应的数据进行比对。音频影像资料的收集处理:对音频影像资料进行归集加工处理,形成审计证据。如工程项目隐蔽工程的现场监理资料等进行归集,形成审计证据。
(三)审计结果报告
在大数据审计下,审计结果报告的重点应向审计意见和建议倾斜,重点将审计结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围绕组织目标展开,同时将审计发现问题作为意见和建议的支撑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