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点,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产生严重冲击,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便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消费信贷 变革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积极利用国民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消费信贷业务因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广大商业银行的青睐,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加剧了商业银行在传统消费信贷业务中的竞争,而且我国消费信贷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并具有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引发了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变革。
一、消费信贷业务概述
消费信贷是当代经济发展下金融创新产物,是指个人消费的贷款,但不具有经营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消费信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债权方是银行,债务方是消费者。按照受贷款对象,消费信贷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买方信贷主要是针对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购物、消旅游等提供短期的信用贷款。卖方贷款可是需要单证作为凭据,如房贷、车贷。个人短期贷款的业务,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观念的转变,它是顺应国民日益增长消费水平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优化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
我国的消费信贷起步较晚,主要有短期信用贷款、综合消费贷款、旅游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等种类。但我国消费贷款的增长速度确实非常快的,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张,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例,同时我国的消费信贷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这是由于国家政策及地方经济差异造成的。消费信贷可以起到刺激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后金融危机,我国想通过刺激国民消费,来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消费信贷在大的发展背景下孕育而生,它便于中低收入者可以通过消费信贷提前得到消费满足,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消费信贷也可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起到资源分配的作用,对于银行来说,个人消费信贷还可以分散银行的金融风险。
二、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整体趋势是上升的。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中的个人贷款发展要远高于企业的贷款速度,个人消费信贷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上升,2006年个人消费信贷所占比例为18%,2015个人消费信贷所占比例为34%a在消费信贷体系结构方面,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具有多样性,商业银行也由原来的单一消费信贷产品发展到多行多业的消费信贷产品,但在我国仍存在消费信贷品种比例不均衡,我国的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占据了绝大的比重。
2000年左右我国中国人民銀行出台了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管理办法,此时我国的住房贷款大规模出现,2007年我国对消费信贷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点在广东,2015年我国再次扩大消费金融试点城市,可见国家政策对消费信贷是大力支持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迅猛发展。个人消费者可以借助传统商业银行、P2P类金融公司、和电商平台来实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稍晚,近些年才发展到信用卡借贷业务上来,P2P类金融公司是第三方的专业平台,起到中间媒介的作用,首次需要对借贷双方的情况审核,核实成功后才有产生借贷关系。电商平台的发展和使用程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如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提供的花呗个人消费信贷产品服务等。
虽然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个人消费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是很健全,所以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偏大,在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不完善,这就加大了我国的风险控制能同时各类机构信用评价不一致,在全国范围内很难形成统一的信用评估体系。其次是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业务单一,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仍是我国的消费信贷的主要业务。再次是消费信贷的用途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不利的,在我国由于住房贷款占的比例过重,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显然是不利好因素。最后就是我国的消费信贷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这是由于国家政策和地区差异所造成的。消费信贷还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与其发展程度息息相关,我国东部地区的消费信贷规模要远远大于西部地区的消费信贷规模,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西部地区的消费信贷水平所有提升。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对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等新的业务模式,它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而产生。随着我国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消费信贷进入了快速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对消费信贷是一种新型模式,互联网消费信贷出现了消费体验创新型产品,而且互联网消费信贷还款日期可以由用户自己决定,相比于传统银行的免息期20-50天,它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的分期率要比传统商业银行的要低,对于逾期还款处理,互联网金融的逾期惩罚是按照逾期部分核算,而商业银行是按照全额来计算的,因此可以看出,互联网进入的消费信贷的运作模式明显优于传统银行的运作模式。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融资业务将受到冲击。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其业务比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长期贷款规模占主导地位,转变成短期贷款规模占主导。传统商业银行都积极建立融资平台,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而且互联网金融加速了金融脱媒,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媒介作用弱化。
二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收入利润降低。在过去商业银行的资金借贷一般是针对大中型企业开展,中小微企业不被商业银行所重视,互联网金融则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而且互联网金融融资相对快捷,也致使很多大型企业纷纷流向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客户群在逐渐减少,造成银行的收益降低,同时与互联网金融融资相比,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的运营成本要远远高于互联网金融,这样也影响了商业银行收益。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信贷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营销方式的变革
首先对商业银行的营销方式变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传统消费信贷的主体是广大消费者,商业银行应该关注客户的规模,与客户建立良好的联系,进而可以时银行为其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这就是关系营销,要对银行的客户建立良好的信息体系,对其兴趣爱好有所记录,建立良好影响的体系环境建设。银行应该让客户享受无差异的服务,对于大众的标准应是一致的,但同时针对客户中的特殊群体,如老人、学生等,建立专门的服务通道,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开展针对性的特殊化服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开展互联网消费信贷营销方式,由于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主体是看不到的,互联万信贷的主体是包含信贷双方,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
(二)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变革
传统商业银行能够对个人消费决策分析,需要构建系统评分模型,商业银行的评判标准应该具有灵活性,但也应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避免操作风险隐患。而且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要充分挖掘多种信息,如微博、微信等的客户数据,便于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息身份核实,了解借款人的消费记录,也可以分析出借款的消费能力及信用情况,運用综合信用评估方式来开展信贷业务,同时商业银行也应积极挖掘潜在用户,为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寻找新的方向。
(三)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变革
对于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主要是指贷后检查,尤其是互联网消费信贷,更多的是进行风险的提前预警,分析授信人的偿还能力。并在贷款后需深入的与客户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客户信息,有效的把控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贷后检查是上门核实,但有些问题不易察觉。针对商业银行的互联网信贷风险管理,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风险评估体系,退出机制等,有效的把控风险,避免商业银行的经济损失。于此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对其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引入风险预警机制,全方位的保障银行的利益。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严重的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商业银行需要对其传统的消费信贷模式进行变革,在营销方式、贷款决策及贷后管理方面进行变革,商业银行应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完善金融产品,更好的为广大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云枫.发展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难点与对策研究[川.复旦大学,2008.
[2]刘永生.中国转型期消费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3]阳蓬.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变革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D].电子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