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倡改革,重德性

2018-11-22 11:24王配
神州学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育家胡适

王配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他领导新文化运动,首倡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在中国新文学、哲学、史学等领域均引领风气,是当时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舆论界的领袖之一。同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胡适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教育家。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推动中国教育的转型,提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强调教育的爱国性,坚持教育报国的主张,推广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谋个性发展的理念,及其自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珍爱人才等师德师风品质,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胡适;留美学人;教育家

【摘要】胡适是20世纪庚款留美学人,归国后一直活跃于教育领域,立志通过教育来改变国家面貌,是一位为近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家。他积极倡导和参与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他主张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谋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者;其爱才、惜才、育才之行,更是优秀师德师风品质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之一

1910年,胡适考取庚款留美官费生赴美,初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初改入文学院,1915年又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倡导、参与教育制度的各项改革。在北大教育改革实践中,他强调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而1917年创办哲学研究所,后还促成英文学研究所、国学研究所的成立。1919年,北大正式改用选科制与分系法而取消分级制,胡适以创议人的身份拟订了选科制详细章程细则。1924年,他还参与拟订了《北京大学大学院规章草案》。胡适在北大参与推行的各项体制改革,变革了北大旧的教育体制,提高了北大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育质量,使北大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也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榜样。

胡适还倡导白话、义务教育、“开女禁”,推动了教育的普及。1917年,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拉开了白话文运动的序幕。胡适认为,传统社会的教育是少数人的,教育与大多数人无关,因而文字的艰深不成问题,近来教育成为全国人的公共权利,人人知道普及教育是不可少的,所以文言在教育上的不适用渐渐显现出来。① 在胡适等人的努力下,白话文运动开展起来,白话的文学、使用白话文编写的教科书开始出现,教师课堂使用白话讲授,教育部门使用白话的公文等。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传播和普及教育的有利工具,为文化教育的传播、普及奠定了基础。

虽然人们开始知道教育是人的权利,普及教育也是不可少的,但当时却还未真正贯彻实施起来。因此,胡适积极倡导普及义务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人人必需的东西。他在《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中指出,要使教育普及,使每个学龄儿童都受到义务的小学教育,国家与社会要下决心在最短年限内全力扩大下层的基础,做到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和教育的质量。②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普及应该是不论男子、女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女子教育改革方面,胡适响应蔡元培的主张,倡导“开女禁”。他认为,“世界人类分男女两部,习惯上对于男子很发展,对于女子却剥夺她的自由,不准她发展,这就是社会的‘半身不遂的病。”③女子应该获得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权利,承担共同的社会责任,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他清醒地认识到女子的教育和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解放的女子教育是:无论中学大学,男女同校,使他们受同等的预备,使他们有共同的生活”。④ 1919年,胡适在《大学开女禁的问题》中主张大学应该向女子开放,不久北大即开始招收女子旁听生。在胡适的直接奔走下,陈衡哲执教于北大,成为了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胡适的倡导和努力是促成北大“开女禁”的因素之一,从而也为全国大学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当时女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更加全面的教育普及作出了贡献。

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者之一

一方面,胡适强调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生活。他在《归国杂感》中强烈批判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指出中学堂毕业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成了一种无能的游民,社会需要的是做事的人才,学堂造成不会做事又不肯做事的人才,是由于学校里所教的功课和社会上的需要毫无关涉。他一再倡导办学堂教育要“先问这块土地上最需要的是什么”,要注意课程的实用,“学校里的学生需要和学校外的生活连贯一气”。⑤他的教育适应生活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的理念在当代依然具有较高的价值。

另一方面,胡适强调教育要发展个性和个人才能。他引入杜威“养成智能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他积极参与1922年新学制的制定,担任学案的主要起草人,其中“谋个性之发展”的宗旨,“发展青年个性”的标准,反映了他培养学生个性的主张。胡适十分赞同易卜生主张的个性和个人才能的发展,他在《易卜生主义》一文中指出“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进而提出“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⑥

师德师风品质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之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精神的写照,胡适对孔子“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为人非常称颂。他在演讲《关于教育问题》中谈道:“我六十二年来,还是继续对于孔子佩服,我觉得他这个人,是很了不得的。中外古今像他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境地的,不容易看到。”⑦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珍爱人才、乐于助人等精神品质也体现在胡适作为师者的人生经历中。

其一,胡适读书治学十分勤奋,学习兴趣非常广泛。他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凝结了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又经历海外求学,采撷了西方文化的优美,因而融汇中西、贯通古今。他一生在典籍阅读上涉猎经史子集,在治学范围上贯通文史哲,跨越多种学科。他能够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建立在其自身勤奋治学、学问广博的基础上的。勤奋和才华获得胡适夸赞的学生顾颉刚,也十分认可和赞赏胡适的勤勉治学,评价其为“肯用功,过分勉力”。他一生参与开创了很多研究领域,为后学的成长树立了榜样。

其二,胡适对学生、对教育高度的责任感。他不断告诫学生要认真读书、认真做学问,不能混文凭、混资格,受其鼓舞和帮助的学生很多。罗荣渠在其日记中记下了胡适作为校长还坚持给学生上课,以及对他的耐心指导。他向学生分享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勤、谨、和、缓(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缓,就是不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养成良好的习惯。他本着对教育负责的使命,非常重视教育的质量,在他看来,教育的发展首先不在于学生、学校数量的简单增加,更不在于把小学变初中,把初中变高中,而是教员和学生“质”的提高。

其三,胡适与人交往中的人格魅力。胡适交友非常广泛,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一书说,胡适生前真可说是交友遍及海内外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他信奉“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其交友时平易近人,不阿谀不奉承,朋友有难慷慨解囊,观点不同不妨碍友谊等。如他将李大钊作为公开纪念的朋友第一人;陈独秀多次入狱,胡适则多次营救等都表明,胡适不因政见、信仰不同而影响与人的交情及对人的尊重。这些都是胡适的德行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教育史专业博士生)

【参考文献】

①④⑥《胡适文集》第1卷,朱正编选,花城出版社,2013,第146、122、66页。

②《胡适论教育》,季蒙、谢泳选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第181頁。

③《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录》,胡适著,京华出版社,2006,第13页。

⑤《容忍与自由》,胡适著,武汉出版社,2015,第78页。

⑦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胡颂平编著,第六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第2289页。

猜你喜欢
教育家胡适
教育家与儿童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津派教育家成长
爱读书的大教育家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