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瑞鹤 李苏 葛高远 董俊峰
“相传很早以前,伊河沿岸是一片汪洋,唯此地为一高岭,乌鸦经常在此栖落,后人搬迁于此,取名鸦岭。”鸦岭镇位于伊川县西部,记者要去的殷沟村便位于该镇,前往途中,随行的伊川县扶贫办副主任张莉莉有趣的介绍,为这个丘陵地貌的乡村平添了几分色彩。
殷沟村位于鸦岭镇西,村庄不大,有282户1320人,耕地面积1200亩,2014年被定为省定贫困村。该镇唯一的河流甘水河从村中央穿过,使这里“有山有水有风光”。
距离村委会西南不到50米,便是殷溝村来料加工扶贫产业基地,白墙黛顶,非常醒目。该基地投资70余万元,其中财政投资45万元,用于建造两个共95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致富带头人陈亚平投资25万元用于购买80余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别看基地规模不大,在殷沟村脱贫攻坚中,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该产业基地被3个钢结构车间围成一个“三合院”。右侧墙壁一个玻璃框架内,醒目地张贴着各级领导参观的照片。“别看我们这个扶贫产业基地不大,领导们非常关注,经常前来视察,问询发展情况。”陈亚平个子不高,略显瘦小的她,思路敏捷、性格沉稳,说起产业基地的情况,侃侃而谈。
在她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正面的生产车间,这里摆放着四五十台缝纫机,三五个女工正在加工裤子。陈亚平告诉记者,这些裤子加工好后全部销往非洲,工序并不复杂,容易掌握,一般情况下,一名妇女一月能挣到1500元钱。在这里干活,都是按件计工,工人们上班非常灵活,没事了就来,有事了就走。左侧为棉衣加工车间,工人也不多。与加工裤子相比,这个车间对技术的要求要高一些,但工资也高,每人每月能挣2500元左右。右侧车间为仓库,由于是订单加工,产品加工好后,不用担心销路,再加上最近产品少,里面没有货物积压。
陈亚平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生产车间每天都会有30多名工人干活,之所以这几天工人少,原因是农忙在家收玉米。冬天每天来干活的工人最多,有的一个月几乎满勤。为了鼓励大家积极上班,规定每月工资够1500元的,奖金100元。逢年过节给工人们发米和油。
在殷沟村,陈亚平是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巾帼英雄。早些年,她在洛阳关林市场给别人加工衣料,经验和技术成熟后,她便返乡创业。一开始,她购置了几台缝纫机,在自己家里进行加工。2016年,搭乘产业扶贫快车,陈亚平实现了事业的跨越发展。政府出资搭建扶贫产业车间,由她带领群众进行服装加工,脱贫致富。两年来,在她的带领下,这个坐落在偏僻乡村的服装加工车间,竟然在当地声名鹊起,成了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2017年6月引进的义乌来料加工打底裤项目,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含量低、一年四季不换样,村里闲置在家的妇女不出村就能赚钱,而且还不耽搁在家带孩子,实现了‘能看娃、能赚钱、能顾家的‘三能致富。”张莉莉笑着向记者介绍说,贫困群众还编了个顺口溜,“门口上班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