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她是一抹阳光

2018-11-22 01:14徐以立
至爱 2018年11期
关键词:薪火玉树公益

文|徐以立

王婉(中)和玉树的孩子们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上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文成公主正是由此向南经过唐蕃古道进入西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途经“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700里外,玉树,就在这里,有一个上海女子,花了11年,就扎根在了这里。为了一群素不相识的玉树牧区孩子们,她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滴滴的上海女子,变成了肤色黝黑、两颊飘着“高原红”,会就着牛粪生火取暖的“半个玉树人”。

“兴许,我就属于那里。”薪火公益基金执行长王婉笑着说。

窗外,阳光正好。

11年

26岁起创业,35岁时就在上海有房有车,并有一双可爱的幼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让王婉开始陷入了一种迷茫,人生似乎被定了型,无法从当下的生活中感受到“意义感”与“满足感”。

她背着光,轻声细语地聊起当年的迷茫,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光晕,仿佛将她卷入迷雾中:

“当时的我,处于幸福感的最低点。”

2005年,王婉和朋友自驾游,取道成都深入藏区,一路来到拉萨。久居城市文明的她被原生态的藏族文化深深吸引住了,“这里有着关于雪域草原种种史诗般壮美的传说,散发着令人迷恋的神秘味道”。她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藏区。回到上海后,她成为一家藏区公益组织的义工。

不久,她认识了玉树当地的乡村教师索南巴久。在索南巴久的陪伴下,她在2007年第一次来深入玉树普通牧民的生活。在那里,她学到的第一堂课,就是真正地懂得“家徒四壁”的含义:老旧的黑帐篷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一个烧牛粪取暖的炉子,但炉子里也不是牛粪。因为有些牧民们烧不起牛粪,就烧着捡来的废弃轮胎取暖……

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将王婉“逼”到了帐篷外。看着玉树孩子们比同龄内地孩子矮小单薄的身躯,因寒冷而冻红的小脸以及长满冻疮的双手,她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名字中带着“婉”字,但是白羊座的她却有着和其不相符合的果敢和坚韧。回到上海,她放下了“老板娘”的身份,成立了薪火公益基金。“第一阶段以物资捐助的方式缓解孩子们的生活困境。”她暗暗地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物质输出

在前期,薪火公益基金的重点在于物质捐助,其项目“360度的爱”以为学校捐助营养餐到捐助煤炭、课桌椅、宿舍高低床及被褥、贫困学生助学金、代课老师补贴等为抓手,全方位地协助学校保障正常开课所需。

在11年里,每年王婉都要亲自去项目覆盖的52所学校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项目推进的程度。重要的是,她也想看看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孩子,始终是已身为人母的她最牵挂的。她说那里的孩子都很可爱,见面时会喊着“姐姐”或者“老师”,然后一头扎进她的怀里;也会一大早等在她的房间门口,争先恐后地倒她前一天取暖烧的牛粪。

望着孩子们渐渐跑远的身影,她的心里一阵暖。

王婉说,随着近几年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薪火公益基金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她发现,或许更急切需要解决的是孩子意识不到本民族文化优秀的问题,“一些孩子只会唱流行歌曲,而不会当地的传统民歌”。

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让她重新思考起薪火公益基金的前进方向。

文化传承

王婉说,玉树素来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但是令人痛心的是,随着外来文化不断的侵入,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兴趣的逐渐降低,再加上当地民间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传统文化日渐式微,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境。

“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龙卓舞’,其舞种从80多种锐减至30种,年纪最大的表演者年逾古稀,最小的也早已知天命。而本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说唱表演哲嘎尔说唱,也只剩寥寥无几的民间艺人掌握。”她无比痛心。

2011年,薪火公益基金聘请白龙卓舞的传承人才哇老师和昂文土丁老师到称多县称文镇白龙学校进行白龙卓舞的教学。目前白龙卓舞的教学已经被该校列入校本课程。

截至2017年,6年过去了,已有80多名孩子参加了学习白龙卓舞的课程,每一年都可以看到学生们不断进步。王婉欣慰地说,从学歌起步,经过三四年的学习,每个学生已经可以独立歌舞七八段。看到孩子们有模有样地跳起白龙卓舞,舞步亦是初具内敛雄壮,年过古稀的才哇老师也很自豪。

除了白龙卓舞,王婉又将目光放在了当地民间传说。藏族民间故事多以传统的口口相传的形式保留至今。虽有部分文本整理,但在2010年玉树地震之后,目前可寻的相关的文本资料已少之又少。

2013年4月,由薪火公益基金资助的《风马界:青藏高原的古风世界》出版,以当地风马旗中的各个元素作为引子,漫谈与各元素有关的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该书的作者尼玛江才从事藏族民俗文化调研已经十多年了,他在后记中高度赞誉:“薪火公益基金长期为玉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许多有目共睹的贡献。”

趁热打铁,2014年4月,薪火公益基金又成立“玉树民间故事收集”项目,旨在对藏族传统民间故事进行“抢救性”收集与整理。他们深入当地,拜访了民间说唱艺人中最为珍贵的“神授艺人”,通过影音记录的方式,由他们口述,将这些即将消失的故事加以完整记录,并预期纳入校本课程。

《多杰》

从2009年起,薪火公益基金每年都与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美声杯”歌唱比赛,发掘出有潜质的新“声”力量。

回忆起第一届“美声杯”,王婉觉得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戴着羊羔帽、漂亮的伊西永藏一开口,干瘪得如陈年旧木般的二胡伴奏声都压制不住她悠远清亮的歌声;虽然拥有被上苍吻过声音,但伊西才仁说他的理想是成为学者;一位老人含着泪水观看比赛:“好多年没听到娃娃们唱民歌了。”

老人的眼泪刺痛了她的心,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要收录玉树传统民歌”的信念,“这是一个十年计划”。

王婉始终坚信,孩子才是传播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使者。在藏族艺术家仁青战德的帮助下,在“美声杯”中获奖的孩子每年都会录制一张《青海高原上的原声》CD。王婉还会把CD送到玉树的一些学校,让其他孩子边听边学藏族民歌,以期传承藏族文化。

没有专业录音棚,孩子们就在简易板房里进行录制;制作人开着车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跋涉定音,单程动辄就好几个小时;没有取暖设备,制作人就裹着棉被完成唱片……一场地震曾震塌了简易的板房录音棚。没有稳定的供电,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卡车不时从板房外呼啸而过,这使得录音工作不得不暂停,仁青战德老师几个小时的努力被白费了……

那时,个子最小的尕松卓玛要站在椅子上才能够到话筒录音。话筒已经断裂,就用白色的哈达绑住继续用……“但是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些‘小不点’不久之后也登上了上海的舞台。”说着说着,王婉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嘴角含笑,眼睛也亮亮的,满脸骄傲。

她所说的“登上了上海的舞台”,便是日后在上海滩引起轰动的藏语儿童音乐剧《多杰》的演出。

2012年,王婉带着获奖的孩子参加了“中国教育戏剧第一人”李婴宁教授和薛敏的戏剧工作坊,首次接触到了“教育戏剧”。薛敏在2013年带领他们共同创作并出演了舞台剧《白面具与彩面具》,2014年演出了音乐表演剧《糌粑,赞吧》。在此基础上,2015年,他们成立了非营利专业戏剧团体“风马儿童剧团”(以下简称“风马剧团”),推出《多杰I》。

《多杰I》是国内第一部藏语原创儿童音乐剧,由玉树、上海两地艺术家联合创作,22首以玉树民间音乐为基调的原创歌曲,十几名玉树的孩子,经过23天的排练,在上海可当代艺术中心征服了观众。

“来观看《多杰》的小孩子特别多,反响也很好。”像是说着自己优秀的孩子一般,王婉难掩脸上的骄傲。在看完孩子们的表演后,一位专业人士老泪纵横:“一般我不会给别人推荐剧。但我觉得《多杰》做得很不错,希望有一天能代表中国的儿童剧走出国门。”

《多吉Ⅱ》在2018年年初业已成功演出。随着口碑传播的不断发酵,《多杰》系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甚至某场演出中,现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连工作人员都是站在门外看完整部音乐剧。“当时剧场方也震惊了,他们告诉我说在剧院创建这些年里,从未遇到过这样人气爆棚的情况。”

王婉记得在上海排练时,孩子们穿上了从家乡带来的藏族盛装来到录音棚,热情澎湃地唱出属于他们的充满童真和热情的自然生命力。最后,他们唱得大汗淋漓了,就脱下衣服光着膀子继续唱,那一刻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善良

风马剧团是中国藏区唯一的儿童艺术剧团,由薪火公益基金发起并支持,旨在发掘培养有艺术天赋的牧民孩子,为其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天赋的舞台,传承和传播藏族文化。

“美声杯”歌唱比赛已举办了9年,如今风马剧团里最大的孩子也已读大学了。那个想当学者的伊西才仁,获得爱心人士的资助后,走出高原,来到大城市学习,最终如愿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他曾告诉王婉,如果不是风马剧团的出现,将外面的世界带到他的面前,他一度以为生命走向会和父辈们一样:走不出草原,在“放羊、结婚、生子老去”的循环中草草一生。

王婉也曾问过伊西才仁毕业后的去向,他说他想建设家乡。虽然妹妹还在念大学,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懂事的他看见需要帮助的人会慷慨解囊。

“善良、纯朴、感恩。”王婉总结了几个关键字,“这似乎就是玉树人骨子里的品性,难以抹去。”她曾在一篇文章中袒露对孩子们的期许:

“谁能引领玉树的未来?不是我们,是这些孩子们。(我)希望他们得到一颗为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的心。愿他们的眼睛永远如此明亮。”

2011年,薛敏曾经带着孩子们进行过一次名为“白面具和彩面具”的教育戏剧课程。当时,他带着孩子们每人做了一个面具。孩子们在面具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而薛敏的是白面具。白面具象征孤独而忧伤,孩子们想让薛老师高兴,就想在上面涂上颜色。看到薛敏拒绝后,他们又把全部彩色全部涂白。薛敏好奇地问起原因,天真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这样薛老师的白面具就不再感到孤独。”

薛敏很是感动,因为他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上过一同样的课,但没有孩子会选择这样做,“这意味着要成全别人而牺牲自己,这样的善良纯朴难能可贵”。

孩子们的心愿

专业

走了11年的公益路,王婉觉得公益事业要强调专业性,这是现代公益慈善的整体发展趋势。纵观“小而美”的风马剧团成员构成,以及音乐剧《多杰》系列的主创阵容,似乎也正印证着这一点:

风马剧团团长薛敏,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教育戏剧系专业;音乐剧《多杰》系列的导演、编剧和作词的张忱婷是国内创作性戏剧活动倡导者,作品屡获全国儿童剧展演最高奖项;曲作者苏隽杰曾两获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编曲徐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音乐制作之一。

在她心里,公益情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在她和她的合作伙伴看来,专业性强的现代公益组织,其整体架构并不亚于成熟完善的商业企业。“现代公益组织的专业性体现在具备专业架构、专业团队,依靠专业的理论知识开展工作,并受专业理论的指导。”

孩子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改变他们未来唯一的方式,也是最大的公益,因此是一项需要更多专业人士齐心协力的长期事业。”越专业的公益才能让资源使用得越有效率。所以,他们将薪火公益基金定位为“有效的专业资源整合平台”,由他们深入当地,挖掘学生所需,找出教育资源的短板,然后寻找专业人士,导入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在网上搜“王婉”,跳出来的词条少之又少。行文至此,本应完稿,但是记者翻到了一段文字,摘录于此,与君分享:

作为汶川地震中被埋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在青海看到了令他感动的志愿者:

“说起王婉,她从来不张扬,做了那么多事情,受助的人们知道,却很少让外人所知……”

这让记者不由得怀念起采访那天的阳光,和煦得一如王婉的温暖。

猜你喜欢
薪火玉树公益
中国出版集团20周年:赓续薪火,踔厉奋发
公益
公益
我家门口的玉树
公益
玉树留芳
湘雅精神薪火传
黄麻薪火代代相传 强军路上奋勇高攀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党的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