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亮
南京市溧水区大力推进乡土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规范管理、强化教育、加强扶持等措施,使乡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逐步提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17年以来,该区共37人入选首批省级乡土人才培养对象。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使乡土人才“多”起来。针对农村人才分布分散的特点,建立区、镇、村三级管理体系,形成区委集中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具体负责、乡镇(街道)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库,按照“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原则,将农村人才分为科技推广型、能工巧匠型、生产开发型、经营管理型4大类,实行动态管理,注重从农村青年技术人员、行业协会负责人、农业合作社带头人中发掘人才储备资源,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向年纪轻、素质高的实用技术人才倾斜,并择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队伍中。2017年以来,入库的120名实用人才中,8人被吸收为预备党员,21人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队伍中。
整合资源,精准培训,促乡土人才“强”起来。针对农村人才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不高、技能提升空间不足的短板,积极整合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技校等资源,实施乡土人才全员轮训计划,利用农闲时间,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外出观摩、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开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企业管理等多个专题系列培训。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5期,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3场,先后组织3个批次90人赴苏南、浙江安吉等地观摩学习。综合运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结合村(社区)产业经营特色、自然地理条件等,根据农村发展和人才实际需要开展多元化、自选式教学,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把农业专家“请上门”,进行“点对点”指导,推动乡土人才“提档升级”,去年在36个村开展60场农业技术远教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优化环境,加强扶持,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将乡土人才纳入区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乡土人才认定评价机制,以技艺技能大赛为平台,按30%比例进行比选,分别授予“名人”“能手”“新秀”荣誉称号,并给予不同等次资金奖励。积极延伸拓展服务链条,选优配好乡土人才服务队伍,为有意向进行创新创业的乡土人才提供信贷支持、金融服务、审批许可等系列政策便利优惠。对乡土人才开办、领办的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产项目在管理、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激发“田秀才”“土专家”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集群发展效应。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发放政策支持资金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