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部很小众的电影,2011年上映的《转山》。这部票房仅500万的电影,却在网络上颇受欢迎,激起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一个名叫张书豪的24岁的大四学生,在寒意渐生的10月,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从丽江出发,独自骑行穿越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近2000公里的“高原之路”。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旅行的电影,更是一次關于自由、成长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从电影中找到出发和改变的理由,青春、酷劲儿十足、以及自由和释放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影响了多少人,但从那一年开始,高原骑行成为一种时髦的行为,云南的各个角落都能发现骑行者的轮印。有人说:人一辈子之中,应该为了冲动而去做两件事:一是疯狂地爱一回,一是想走就走地旅行一次。自行车界还有一句话: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不会做了。《转山》的制片人谈起拍摄这部电影的缘起,解释是年轻人对自身状态的“出离”,朝着梦想的地方出发。这是一个越来越都市化现代化的时代,但都市白领们“出离”的欲望却同样越来越强烈。一辆自行车,骑行者依靠简单的装备出发,行走在路上。前方或许有风雨和坎坷,同样也有彩虹和歧路的风景。苦和累终究难免,更值得回味的还是那些在路上独一无二的经历。不管你付出什么,收获什么,这趟旅程都是对身体和心灵的一次释放,即使多年以后,你仍然会欣赏自己的热血和冲动。
骑行,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骑行人以一种简单的方式丈量大地,追逐风景,放逐心灵。不为炫耀,不为竞争,只想体味在路上的内涵。是的,永远在路上!郁达夫的履痕处处往往在江南,张书豪的生死疲劳却在高原,两者都是美,并不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