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客王黛璐:小拖鞋大方圆

2018-11-21 11:43夭夭
当代工人 2018年14期
关键词:布艺丹东拖鞋

夭夭

对于国内不少草根创业者而言,公司的最好结局——“要么姓马,要么姓马”。

但在丹东,还可以姓王,王黛璐的王。因为她用一双拖鞋打败了“阿里巴巴”。

“这双看似普通的拖鞋历经26道工序,鞋底就占18道,还有12道工序是纯手工完成。”办公桌上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辽宁赛区一等奖的奖杯闪闪发亮,印证着这双拖鞋背后的不寻常。

一袭黑色碎花连衣裙,领口系着金丝蝴蝶领结,头上挽着秀气麻花辫的王黛璐,呷了一口凉透的普洱茶,转转脖子抖抖手,又系上粗布围裙坐在机台前,拿起剪刀仔细地修剪鞋底坯料。

“创业就要弯得下腰、伸得了手、低得了头,有想法就扎扎实实地把想法落地,而不仅仅空想。”1987年出生的王黛璐,消瘦白净,言行温润,说话时反而张弛间有种力度。

不难看出,王黛璐是位典型的个性独立、敢想敢做的东北姑娘,这抹底色也始终渲染她的人生轨迹。

因为父亲和母亲都是丹东棉一厂的纺织工人,王黛璐的童年自然从厂托儿所开启。那个年代的童年没有漂亮的花园,没有丰富的艺术辅导班,有的只是单纯快乐的玩闹。时间在欢乐中快进到2006年,自认为学习不太好的王黛璐,考上了当时还是三本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那时学校刚成立2年,对于未来,她第一次感到迷茫。

为了给自己找个出路,王黛璐“转”性子“爱上”学习,在大二通过考试,成为2+2国际班的学生,大三如愿到瑞典耶夫勒大学,攻读高级可视化专业。

2010年,大学一毕业,王黛璐就瞄准了“南海明珠”。“那是草根实现梦想的地方。前有马化腾创造腾讯,后有任正非打造华为、王石创办万科……”同是草根的王黛璐铆足了劲儿,期待在梦想之地大展拳脚。

但对家人而言,女孩子还是离家近、稳定就好,不需要那么拼。“母亲下岗后,家里的生活支出和供我出国读书几十万元的费用,都靠她经营的家纺小店支撑,近些年市场不好,母亲起早贪黑经营却不赚钱。”王黛璐坦言,在家人观念和生计的双重压力下,2013年,她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丹东。

回家后的王黛璐时常反问自己:在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小城市,能做什么?职业规划在哪儿安放?生活在反问中并不讲情面。公务员考试失利,家纺小店也丝毫没有起色。在与外婆、外公的生活中,细心的王黛璐发现,外婆很爱干凈,每周都把家里的拖鞋洗刷一遍,为难的是拖鞋无法机洗。

看着外婆坐在马扎刷拖鞋的身影,王黛璐萌生出做一款可机洗“懒人”拖鞋的想法。可机洗就等于柔软,她又联想到手工布艺。

拖鞋市场并非蓝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凭啥分一杯羹?

“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话不假。王黛璐的家乡丹东,轻纺织业曾是支柱产业,在1980年代中期更闻名全国。“父辈甚至更早的几代人,家家都与纺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10个人中9个会纺织都不夸张。”王黛璐回忆,儿时的衣服都是在纺织厂工作的邻居阿姨手工做的,上学用的笔袋和书包,也都出自闺蜜妈妈的双手。

19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政策改变和技术变革,纺织行业逐渐没落,大量纺织工人下岗,市场中纺织人力资源充足。这是王黛璐的人和。

虽有地利加人和,但单纯叠加出的产品竞争力不强,系列化水平也偏低。“将传统手工艺改良,再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布艺拖鞋,市场前景就不一般了。”在层层递进的想法中,创业开始了。

每当看到天边的绿洲,你会想起什么?沙滩、棕榈树,或是椰汁。

有一代人、一座城市却会想起一台老冰箱,它的名字叫东方齐洛瓦,是红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丹东制造。

如今,在曾经辉煌的齐洛瓦生产厂房内,冰箱正被一双手工拖鞋所替代。“租这儿一是因为租金相对便宜,二想借齐洛瓦的旧址,再创辉煌。”

在不是白手起家最好的时代,对于草根创业者而言,成功犹如天方夜谭。2014年创业之初,摆在面前的困难就数不胜数:产品仅是个想法,具体啥样还没谱;启动资金不充足,东拼西凑才3万元;人手不够,王黛璐、母亲和曾任大纺织厂车间主任的闺蜜母亲;市场调研、销售渠道统统为零……千头万绪。

“既然做,就要做透。”王黛璐开始调研,无论江苏、浙江的原材料市场,还是北京、广州和义乌的批发市场,只要和家居软饰沾边儿,基本跑个遍。同时,她还在实体店和网上疯狂购买拖鞋,最多时一次性收到200双鞋。回家后,一层层拆开拖鞋手工纳底,反复对比研究,取精去糟。

3个月内,王黛璐从一个穿针引线都不熟练的姑娘,练成手工活“老手”。针对手工布艺拖鞋的制作,还研发出26道工序。“试着沿袭并改良传统千层底技术,利用布料本身的纹理,结合多道车缝技术,增强鞋底的摩擦力和牢固性。鞋子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一层一层的布料,不含胶水、胶片等化工辅料,因此不易变形又便于洗涤和收纳。”

做废1000多双拖鞋后,王黛璐终于设计出可机洗的“懒人”拖鞋,与两位母亲连续手工半个多月,赶出500双样品。

销路又成了问题。

“完全蒙了,和妈妈载上拖鞋就往高速开,没多久就到了大连一个家居软饰市场。”王黛璐至今记忆犹新,她走到一个符合自己定位的摊位前,略带不好意思地拿出两双拖鞋,开始介绍产品和公司。“其实哪有公司,顶多算小作坊,但得让对方认可产品、相信供货能力,夸夸而谈实属无奈。”

摊主痛快,一次性同意王黛璐留下所有拖鞋先代卖。回程的路上,母女俩心情特别愉快,正计划马上注册成立公司的事,就接到摊主的电话。“摊主不仅自己卖,还往下级搞批发,他们都看好我的拖鞋,刚走不到2小时,就要追加1000双拖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难的还有厂房改造。为节约800元人工费,体重不过百的王黛璐扛起20多根6米长钢材;请不起技术娴熟的裁断师傅,她手握8寸裁断刀,练习裁断切割技术,在一次操作中,食指筋腱不慎被割断,及时救治下才保住食指……

草根黑马逆袭的戏码在王黛璐身上上演。创业仅用3年时间,产品覆盖全国17个省市和自治区,拥有100多个终端零售商的销售网络;2016年,斩获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总决赛全国第八名中国创翼优胜奖、辽宁赛区一等奖;2017年实现销量40多万双。

“创业主打的是布艺拖鞋,其实有更长远的考量。”如今,王黛璐是丹东,乃至辽宁地界的草根创业明星。创业小有成就后却不止步于此,有更开阔的规划。“没把公司名称取得很具象化,比如小脚丫、小拖鞋,是考虑未来的横纵向发展,希望能在布艺细分领域有更深探索。”

提起手工布艺工厂,自然联想到高高的院墙,宽阔的厂房,隆隆作响的机器和穿针引线的工人。在王黛璐的工厂,有个“分厂”以家庭作坊为单位,“工人”3600多人,大多是丹东偏远农村贫苦家庭的农民,也不乏退休工人、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身影。

一个由特殊群体构成的家庭作坊,被工人们形象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

“主打手工布艺,就意味不少必要的环节需手工完成。以前会到社区找些纺织厂下岗职工代工,后来觉得不只下岗职工,社会有很多群体都可以和我双选。”王黛璐介绍,没围墙就是灵活就业。灵活的人、灵活的时间、灵活的班型,把留守农妇、下岗职工、残疾人士的零碎时间“粘接”起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钱贴补家用。

“黛璐老师你一定要在元旦前教会我,我想缝俩月,就能给家里买头小猪了。”“老师你一定要多来,我虽然缝得不多,但我缝两双就能给家里买一袋酱油,再缝两双就能买一袋醋”……

在丹东宽甸太平哨钓鱼台村的免费技能培训上,阿姨们的话深深触动了王黛璐。她觉得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代工,而是帮助她们创收、脱贫,更有意义。3年来,在丹东政府帮助下,她不定期到偏远农村、社区开办免费技能培训班,更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研发的一秒穿针引线法。截至目前,举办手工零活培训班106期,累计培训5362人。安置全职就业人员36人,已有1032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间接带动就业2630余人。

不仅如此,王黛璐还发挥“明星效应”,帮助其他草根青年创业,自己也从一名创业者升级成為创投人。“在丹东,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创客们也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资源共享效益才会扩大化。”作为家境贫寒的农村青年,网络上有名的“燕红桃销售大王”李宏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2016年,王黛璐、李宏等小伙伴组建丹东市青年电子商务协会,投资改造3600平米的老国企闲置厂区,建“1987青创空间”,成为草根青年的创业“孵化基地”。

“在3楼办公的90后男孩就是被吸引来的。他靠手工制作饰品创业,产品不错销售也不愁,但渠道有限,创业面一直打不开。到青创空间后,大家的资源开始对接他,研究创投……”

(感谢共青团丹东市委员会对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布艺丹东拖鞋
蘑菇的童话
拖鞋
硬派空间
你想都想不到的创意拖鞋
暖暖的拖鞋
拖鞋
丹东味儿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探讨布艺创作中新技法的开发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