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樊爱抬杠,总能杠到别人怀疑人生。明明你说的是一般现象,他偏要用特例和你抬杠。比如,你说涂一涂秘密花园可以排遣生活压力,他却说涂画减压都是骗人的,而且有人因多日涂画致血压升高住院。有时,他明明知道自己是错的,却死不承认。在我看来,他根本不是要讲道理,似乎只要怼得对方吃瘪,他就心满意足了。想不通,小樊这是何必呢? 琳琳
奕星 心理咨询师:
琳琳,不知道你到过东北没?东北有一个比较古老的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身强力壮的两人抬着竹杠,上面有个轿子,一个小丑坐在里面。轿子在人群里穿梭,围观的人群和小丑斗嘴比賽,用花巧的话对骂。据说,这是源自满族的“抬杠会”,也是我们所说的抬杠起源。
通常认为,抬杠是一种缺乏建设性的口水浪费。然而,生活中总有人为杠痴狂,不杠一地鸡毛誓不罢休。在我看来,这可能与“杠主”的角色状态错位有关。
职场是成人的世界,其标配的关键词应该是成熟、智慧、客观等。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一部分人的自我发展与年龄增长并不完全匹配,他们的自我认知还停留在叛逆的青少年状态。因为心中住着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们更多地表现出意气用事、自我中心等情绪状态。成熟成年人大都喜欢以沟通对话来处理人际关系,而那些处于儿童状态的人,则更多用简单的一句否定,甚至是偏执的言论来终结话题。这种角色状态的错位,以及由此产生的非同频沟通效应,是抬杠行为高发的一个原因。
保有童年的简单、纯真是个体的自由,但现实不会永远迁就、眷顾一个任性的孩子。要想被成人世界接纳,建议快快成长起来吧,用成人的方式解决成人世界的问题。
另外,遭遇挫折以及由此引发的转移攻击也会导致抬杠行为频发。琳琳,我们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想追求发展的目标。但有句俗话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个体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总会遭遇许多障碍,这都会让我们产生挫折心理,而挫折会引发某种形式的攻击。而且,有时候因为逃避心理,人们往往不会直接对挫折源进行攻击。跟同事抬杠,怼得同事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恰恰是转嫁负面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挫折情绪宣泄的对象,选的都是比较弱小、相对无害的。所以,琳琳,如果同事小樊总是找你抬杠,不时在你面前打开攻击情绪的塞子,肆无忌惮地释放愤怒情绪,那么,你该想办法强大自己啦!
也有一类人喜欢在抬杠中找寻存在感,以弥补自卑心理。我有一个朋友,她小时候历经坎坷,成年后生活还是没有太多的起色。她是朋友圈出名的抬杠专业户。在我看来,她需要通过言语上的优势,来赢得其他人的认同、关注和赞赏。也许,看到生活里一帆风顺的人在她的伶牙俐齿前吃瘪,能抚慰她失衡的内心。琳琳,如果小樊属于此列,对于他你可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毕竟生活不易。
讲到最后,我想告诉你,其实抬杠曾经还是战争里一种必备的手段呐。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就会发现,两军厮杀之前,出战的大将都要互相叫骂一通,骂不过的一方会大喊“少废话,拿命来”,然后放马厮杀。在那个时代,抬杠吵架是为激怒对方,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吵不过就比拳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不过还是有人把嘴巴当作刀子使。遇到这样的人,如非必要,微微一笑转身离开可能是最好的回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