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探讨

2018-11-21 19:14谭肖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棱柱相关者业绩

摘要:本文在对目前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几种方法评述的基础上,指出借鉴绩效棱柱方法的理念,对平衡记分卡作一些改进,应是当前现代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本文也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绩效计量模式;绩效棱柱

一、现代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选择

近年来,用于业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经济附加值(EVA)、平衡记分卡(BalanceScoreCard)和绩效棱柱法等。

1.經济附加值

EVA的优点是考虑了股权资本成本,着眼于现代企业价值的增加,体现了现代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目标的要求。然而,EVA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1)仍是一种财务报表的评价方法,着重可计量指标的计量,忽视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非计量指标的评价;(2)该方法忽略了除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方,且EVA数值易受操纵。

2.平衡记分卡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它只考虑了股东和顾客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这些利益相关者对现代企业以及其实现价值的能力都有影响。虽然在现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一些利益相关者比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更为重要,但在当今社会中只顾及少数利益相关者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是不可取的。

3.绩效棱柱法

绩效棱柱用一个三维框架模型,用棱柱的五个面分别代表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和能力的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五个方面,它是由英国的克兰菲尔德学院的安迪尼利(AndyNeedly)和克里斯亚当斯(ChrisAdams)等于近年内提出的。绩效棱柱的五个方面彼此依从,相互作用,环环相扣,围绕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绩效棱柱为现代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体系,此框架体系包含的内容完整、全面,体现了现代企业业绩计量和评价的新理念。但此种评价方法需要在各利益相关者下面设置各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各该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和能力这些方面的测量指标,有多少个利益相关者,就需要设置多少组这样的指标,非常繁琐,而且面面俱到,容易造成考核体系太复杂,增加考评的成本和难度,不容易操作。虽然绩效棱柱和平衡计分卡有着相同的思想内核,即平衡各方利益,但绩效棱柱是对平衡计分卡的延展,是一种超越平衡计分卡的模式,由原先关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拓展为关注更广范围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顺势超越。绩效棱柱将测量作为管理信息的收集过程,管理层利用这些信息迅速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响应和决策,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因此,绩效棱柱为战略层面思考问题和执行层面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

二、绩效棱柱模型下的企业绩效评价

绩效棱柱是一个三维框架模型,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下述逻辑:企业要取得长远的成功,首先必须清楚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谁,他们想得到什么,然后据此制定战略,以通过实施战略将价值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在执行战略时必须能够有足够保障战略实现的顺畅的流程和相应的能力;最后,也必须获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贡献,才能使企业得以保持该种能力。绩效棱柱包括互相关联的五个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和能力。这五个方面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全面综合的框架。以利益相关者满意为出发点的产业集群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是一个指标系统,而且还应该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

(一)从理论创新角度看,它以利益相关者为价值取向。绩效棱柱模式认为,绩效计量的起点应是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的愿望、要求是什么,既强调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同时也要计量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所做的贡献,特别是该模式提出计量社会绩效的理念。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这一理论视野符合21世纪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具有一定前瞻性。公司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会共同作用和影响公司的绩效,对组织来讲,能够长期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且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一方面是企业有完成自身的经济责任的使命,另一方面是法律和道德对企业的约束,企业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只注重部分表面上更具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和客户,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理念是狭隘的,不可能在现在及未来的商业环境中,实现卓越和持久绩效。

(二)从操作层面上看,它仍有一定缺陷。绩效棱柱模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基于某些假定。在企业经营实际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有时甚至是实现一方利益以牺牲另一方利益为代价,利益相关者利益这种非同方向单调变化,使所谓的利益相关者多赢共赢在实际上是很难存在的。因此,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障碍或缺陷:绩效指标间有存在冲突的可能性.绩效指标之间有缺乏独立性的可能性,非财务指标计量难度大,且精确度不够,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权衡和搭配比较困难;若管理者报酬与绩效计量结果直接挂钩,容易受博弈影响.若绩效模型衍生的指标过多,则可能分散管理者的注意力,甚至令其无所适从等。这些障碍和缺陷会影响实际执行效果,可能会达不到计量的预期目标。

三、企业业绩评价应将企业处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纳入评价的范围

现代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和社区等)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之中,它们之间具有共生互动性。现代企业理论研究得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签约人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见,现代企业不仅仅是股东的企业,而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现代企业只有妥善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其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否则,企业价值会在相关者的利益摩擦中不断损耗。现代企业的业绩评价,不应仅顾及少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也应兼顾其他的一些较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对企业如何处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进行评价,以此全面评价现代企业的战略业绩。

四、结束语

借鉴绩效棱柱法,从考虑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入手,对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一些改进,无疑更能适应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需要。当然,在指标的设置上,除了从以上五个方面设置指标外,还可以根据不同产业及现代企业的策略,增加一个或几个方面,如社区方面、政府方面等。此外,在业绩评价中,除了综合考虑上述五个方面的因素外,还将涉及到权重分配问题。不仅要在不同层面之间分配权重,而且还要在同一层面不同指标之间分配权重。现代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各个层面及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不同层面及不同指标分配的权重不同,将可能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权重问题确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业绩评价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南春,徐光华,《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模型研究》,载于企业经济,2007.

2.郑立群,王佳,《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研究—基于ANP、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理论》,载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郭立新,《战略决策理性决策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载于统计与决策,2014.

作者简介:谭肖(1990—),女,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财务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棱柱相关者业绩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纯位移线弹性方程Locking-Free非协调三棱柱单元的构造分析
立足概念,注重推理——以棱柱为例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
空间垂直关系错解剖析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