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我在杭州参加浙江省小学品德疑难问题及其教学策略的高级培训,其间恰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于欢辱母杀人案”当事人的上诉案件。该案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成为舆论焦点。当时培训班的学员也以“我们该如何给学生讲于欢案”为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站在道德伦理的角度,认为孝义为先,当母亲遭受侵犯时,于欢理应挺身而出,拼死保护自己的母亲;另一种观点则站在法律的视角,认为于欢应当具有法律意识,当母亲遭受侵犯时,不能过激“保卫”,如若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两种观点相持不下。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扶不起”等系列事件,再次凸显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
在当前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下,“德”与“法”,究竟孰轻孰重?公平正义最终由谁来维护?在强调规则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又如何跟学生讲公平正义?如何有效破解两难问题,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已成为诸多教师的教学困惑。
一、两难问题举隅
所谓两难问题,是指在教学中同时涉及两种不同的道德规范,或由于道德与法律之间、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之间二者不能兼顾而造成的难以抉择的难题。
(一)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国当下的基本方略,伦理与法律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在特定情形下相互冲突,突出表现就是“合法不一定合理”“合情未必合法”,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价值导向。
【案例1】前不久,我市举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模拟上课比赛活动。教学内容为《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中“大家排好队”的第二课时“哪些地方要排队”和“怎样排队好”。比赛中,几乎所有参赛教师都引导学生归纳和认识了排队的三条规则,即“人人都要排队”“先到排前面,后到排后面”“排队间距有差异”,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安全、有序、文明、公平等好处。与此同时,也呈现了“妈妈让老大爷先上车”“叔叔让小朋友先接水”“要不要让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让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四个画面。既然有了规则,就应该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这是规则意识;当遇到特殊的场合、特殊的人,需要特殊处理,这是伦理道德和人情味。那究竟該不该让先呢?教师该如何处理道德与规则之间的矛盾呢?
(二)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
课本知识源于生活实践,但现实生活往往都先于课本、高于课本,与课本知识存在一定距离与差异。面对二者间的冲突,教师和家长或对教材中科学的知识视若罔闻,或是迫于现实的无奈,潜意识里认定“那只是书上写写的”。
【案例2】以《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2课“早睡早起”的教学为例。根据课本中标注的“小学生应该每天睡足十小时”,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都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的一些不良影响,从而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管理生活,保证每天睡足十小时。但现实生活中,来自于学校和家庭双重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又使得绝大多数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足十小时。面对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究竟该尊重学生的生理健康需要,还是要加大油门让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呢?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
当前,学校教育逐步“家庭化”,家庭教育逐步“学校化”,学校承担起培养孩子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家庭教育责任,家长也兼任起帮孩子背诵、课业辅导等学校教育责任。本末倒置的教育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体功能被削弱,甚至被抵消,体现为“5+2<7”。
【案例3】以《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吃饭有讲究”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养成均衡饮食、适量饮食的好习惯”“寻找发现自己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愿意在家长的帮助下,努力改正不良习惯”是本课时的两个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给学生讲解平衡饮食的好处与不均衡饮食的危害,有意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但在课前调查中,发现有近1/3的学生平时都有挑食偏食、暴饮暴食、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与家长的日常教育密不可分。“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多吃点”“吃不了就剩着,等会喂猪、喂猫”“多吃点,吃饱了才能长个”……家长成为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帮凶”。不难发现,在这物质生活富足、铆足了劲“拼爹”“拼孩子”的时代,多数家长不屑于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学校正面教育格格不入。学生的认知在课堂,他们实践的场所在家庭,两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又该如何破解呢?
(四)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社会在传承中发展,时代在大浪淘沙中进步。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认知、价值判断难免会有冲突和碰撞。
【案例4】以《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快乐过新年”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喜庆”“祥和”是这一节日的两大主题。无论是追溯“年兽”的传说,还是出于欢悦的心理需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习俗。然而近年来,为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地方政府都相继颁布禁燃令,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千年传统就此发生改变。面对传统文化习俗与时代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究竟该尊重传统文化习俗,还是要做到令行禁止呢?
二、两难问题破解
教学中的两难问题,让我们经常感到困惑却又必须面对,需要作出抉择却又难以取舍。如何理性地破解两难问题,引导学生面对冲突作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选择,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强化道德自律,增强规则意识
我们常说“为人处世心中要有一杆秤”,而这杆秤就是每个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一个心中有德的人,不会轻易触碰规则界限,而无视规则的人,会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道德底线。道德是内化于心的规则,是维系社会最基本的规范体系;规则则是显性的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着眼于人的需要,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强化道德自律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案例1中“妈妈让老大爷先上车”“叔叔让小朋友先接水”两个画面的教学。从“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看,老大爷和小朋友都不应该享受“特殊待遇”,但尊老爱幼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排队”这种非刚性规则的约束下,妈妈和叔叔“无视规则”自觉礼让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也是与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和道德判断相一致的。相反,如案例4中“是否要燃放烟花爆竹”的教学。“禁燃令”是刚性的地方性法规,我们不能以传统习俗为由无视规则的存在,而应该根据相关条例,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合安全燃放。“有规定的燃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是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满足。只有让传统习俗在时间延续中找到与时代处境的最佳契合点,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二)加剧两难冲突,深化道德理解
在面对两难问题教学时,教师不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仲裁者,粗暴地对学生的选择作出对与错、是与非的判定;教师也不是茫茫大海中的领航员,仅凭个人道德评判标准决定学生发展的方向。我们知道,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道德观就会有所不同。品德教学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适当地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自由地表达想法,认清问题中所包含的道、理、德,在思想斗争中不断修正道德标准,逐步改良并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以案例1中“要不要让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让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两个画面的教学为例。面对相同的情形,不同的人会根据自身的道德判断作出不同的选择。一般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孩子会选择礼让,这是基于道德伦理作出的人性化选择。然而,对规则意识强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不会让先,反而会充满抱怨和指责:“叔叔为什么不早点起床啊!”“小朋友为什么一定要等尿急了才来上厕所啊!”这是基于规则意识作出的理性化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表演或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找到一种既不违背自身道德原则、又能比较妥善解决问题的折中方法。在本案例中,学生可在同意让先的同时提醒对方要有规则意识,提醒他们要改正不良习惯。如此,不仅可以提高自身道德判断能力,也可以强化个人规则意识,从而有效化解两难冲突。
(三)学会换位思考,允许求同存异
换位思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也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认同。教学中遇到学生意见分歧之时,教师可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体会别人的情感,理解别人的看法,避免因主观臆断进入道德误区。换位思考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被同化,有些学生依然坚持己见。在没有明显的道德偏差或违反刚性规则的前提下,我们允许学生求同存异,坚持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同样以案例1中“要不要让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让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两个画面的教学为例。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快要迟到的叔叔担心迟到会扣工资、扣奖金的着急心理,体验急切寻找厕所的小朋友那种憋急了要尿裤子的难受和尴尬,从而自觉让先。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在注重规则的德国,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可能更多会按照规则去解决;而在注重伦理的中国,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可能更多会按照伦理去解决。
在案例1描述的情形下,无关道德评判,也没有规则的惩处,“让”与“不让”都有充分的理由,都是基于道德认知作出的理性判断。因此,特殊境遇下,我们无需苛求,也无需把学生引向“必选其一”的两难境地,可以允许求同存异,鼓励他们通过换位思考,根据个人道德判断作出理性选择。
(四)加强家校沟通,形成道德认同
课堂是学生道德认知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道德实践的场所。品德教学的目标是知行统一,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建立统一战线,形成道德认同与教育合力,促使学生能够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对于案例2中的“早睡早起”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因“睡眠不足”导致的不良表现与诸多危害,通过上门家访、电话沟通、微信等方式告诉家长,提醒家长予以关注,帮助学生合理地安排和管理作业与休息的時间,保证“每天睡足十小时”。再如案例3中“吃饭有讲究”的教学,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设计“一周(或一月)饮食习惯评价表”,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监督评价,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从而让家校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巧妙地将“两难”化为“不难”。
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要使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你都能够加以评判”。两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过程中绕不开的道德难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直面该问题并进行破解。无论是面对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还是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教师都可以通过强化道德自律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确保他们不会触碰道德底线;可以通过适度加剧两难冲突,深化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帮助他们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可以允许学生求同存异,鼓励他们换位思考,让他们在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道德判断;可以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统一战线,合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在两难问题破解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敏感性,促使他们在体验课堂与现实生活、自身与他人道德认知的矛盾和冲突过程中,逐步减轻道德困惑与焦虑,形成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价值取向。
【徐卫平,浙江省杭州市建德莲花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读者热线:010-6202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