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姜维是一个踏上历史鼓点的人——他是新中国私营企业第一人,也是中国经济史上绕不过去的标志。他的创业史堪称中国改革开放后营商环境的变迁史。姜维曾经说过,他的光彩公司是应运而生的。
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下的幸运儿。
1950年出生的姜维,曾是一名军人,1980年,从部队复员的他被分配到大连当地的文化部门。时逢“四人帮”被粉碎不久,国家百废待兴,苦等了8个月,工作迟迟不能安排。等待的过程中,他试着在大连动物园门口摆起了小摊,弄了个“照照看”摄影摊亭。所谓的小摊也就是一架旧式的照相机和一个招揽生意的小桌子和小板凳。开始很多人不解,不时遭到嘲笑,甚至工商部门也刁难,但姜维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当时社会的大氛围下,个体户就是人下人,没人瞧得起。1983年8月30日,刚冲洗完胶片的姜维正在吃晚饭,广播里传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怎样划分光彩与不光彩》的讲话。胡耀邦说,从事个体劳动同样是光荣的,一切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劳动都是光彩豪迈的事业。胡耀邦鼓励个体、私营老板们干光彩的事,做光彩的人。
姜维无数次回忆起那段经历,他那几天和一些从事个体的伙伴们翻来覆去地念《大连日报》上胡耀邦的讲话,边念边哭。“讲话给我一种力量,让我有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感觉。”姜维回忆说,正是这篇讲话让社会上对个体户的看法有了些许转变。
1984年,生意一派兴隆的“照照看”摄影摊亭升格成“姜维影书社”。这时,一位廖姓港商到大连视察,他在一次活动中见到姜维,这次见面改变了姜维的人生。廖姓商人愿意以成本价19.8万元转给姜维一台先进的彩色洗印设备,可19.8万犹如天文数字,对当时的姜维来说无疑是个大难题。姜维想到了和外商合资。但当时的《中外合资法》规定,个人不得与外商合资,因为个体户没有法人资格,不能在协议上签字。在大连找不到门路的姜维不愿服输,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跑了多少趟国家部委,姜维已经记不清了,“看门的大爷要看介绍信,当时还没有身份证,没爹没娘的个体户没地方开介绍信,结果不要说咨询政策,连上访都不接待”。
姜维说,记得那年5月4日,一位朋友送他一张人民大会堂青年联欢会的票,事情才开始有了转机。他见到了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兆国。后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华分别听取了他的汇报。
姜维在住处忐忑不安等待消息时,王任重的女儿王晓黎和一位中年人骑着两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到他的住处,把他准备的报告材料拿走,他才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个中年人正是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
姜维预料的没错,胡耀邦一句“让他试办一下嘛”的话,事情最终有了转机。1984年11月9日,他得到了国务院特例批准的、由大连市工商局颁发的全国首份私营企业执照。为了纪念胡耀邦“光彩”讲话,姜维把自己的企业用“光彩”命名。新华社为此发了通稿,许多国家的报纸关注了此事,给予了报道和评论,称此私营公司的成立是“姜维人生一小步,中国迈了一大步”。
姜维的事业渐渐越做越大,陆续成立了光彩制药、光彩遮阳伞厂、光彩电焊机厂等。
1995年10月25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在京成立。作为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光彩中国实业集团董事长、中国私企第一人及光彩事业第一人,姜维一直致力于光彩事业。4年之后,1999年,在王兆国和胡德平的关心下,中国光彩事业日本促进会正式成立,这是光彩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促进会,也是迄今正式得到承认的一个。他们集合日本的华侨企业家,回国投资做项目。
在日本的事业成熟后,姜维难以分身,就把国内红红火火的制药、制伞、电焊企业全部转给了朋友或合伙人,全力致力于日本的事业。此后,日本经济逐步进入下行通道,很多日本企业纷纷找到了姜维,希望能通过中国光彩事业日本促进会开展同中国生意伙伴的合作。
2008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让雷曼兄弟轰然倒塌,雷曼兄弟下属的迪斯尼制作公司也随之倒闭,日本的分公司也要跟着倒闭。他们找到了姜维,希望他能把公司接下来,移师中国。
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制作公司,姜维思虑再三,得到了太太的支持,把公司买了下来,搬到了中国,并把公司命名为“北京176光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10个制作专家也一起来到了中国。
之所以叫“176光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姜维说是为了感谢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强国的号召和支持,正是这次会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让姜维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契合点。按日文的意思,“176”还是“一起努力、大发展”的意思。
2011年,公司在北京举行正式进入中国的仪式。这期间,姜维得到了北京市文化资源委员会的支持,这为他大力开展在中国的文化事业提供了便利。2013年8月30日,光彩事业举办了纪念胡耀邦同志发表“光彩讲话”30周年座谈会。姜维穿上他那套灰色的中山装,激动地说:“30年前,是耀邦的光彩讲话让我这个个体户有了挺起腰杆做人的尊严;30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我這个个体户依然为自己一直坚信干光彩的事、做光彩的人而骄傲。”
姜维说,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民营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迅猛增加,民营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增长为当下的60%以上,“光彩事业”则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加入,成为民间最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事业。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论从经济贡献、投资占比、吸纳就业各个方面看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姜维“深深感到干光彩的事业,首先要做光彩的人,为人要正直,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且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姜维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也更大,他以具体行动实践着“义利兼顾”的光彩理念。他一直恪守自己的人生信条,为社会添“光彩”。“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雨,我始终坚持为国分忧,承担社会责任的光彩事业理念,现在终于被社会承认了,1998年我获得了‘全国光彩事业奖章。”姜维为此很自豪。1992年4月、1998年4月、2007年4月、2009年12月,姜维先后受到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让姜维高兴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相继在全国全面推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着力降低企业登记门槛,提高企业注册便利化程度,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正因为改革激发了大众创业活力,日均新设民营企业量超过万户。他说,中央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为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在他眼里,民营企业的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