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和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能力,作文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必争之地,但作文教学中很多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使得学生对作文形成了抵触情绪,谈“作”色变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借助于随文练笔的方式,为助推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奠基。
文本的创作是作者依托即时心境,借助语言符号的方式进行情感抒发、观点表达的过程。学生对于文本的体悟、感知与洞察,不仅要从理性的视角关注文本所蕴藏的写作技巧的内容,更需要借助语言符号的媒介,与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碰撞,讓学生真实感知文本语言所裹挟的丰富情感,然后再还原、辐照在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上,从而形成情感认知上的共鸣,自然地唤醒学生内在的语言储备,让语言随着情感地迸发自然的流淌出来。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描写了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以退为进的智慧之举,在国家饱受欺凌之际,他毅然选择离开,以作曲鼓舞波兰人民奋勇抗击敌人的故事,课文的最后,处于弥留之际的肖邦最后遗言令人振聋发聩: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此处文本情感达到顶峰,肖邦由于处于生命垂危之刻,太多的话语无法表达,都最终浓缩在这一句话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与肖邦的情感形成高度融通呢?学生可以对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材料资源的整合运用:当肖邦的脑海中浮现出埃斯内尔赠送的泥土,此时的肖邦会说: ;当耳边响起《即使你远在他乡》,此时的肖邦会说:;当想到波兰人民在遭受着战争的蹂躏,此时的肖邦会说:。
一系列情境的设置,其用意就是借助于鲜活的文本语境,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的内在世界,将肖邦对祖国的牵挂、思念自然地对接在学生的心潮中,他们对肖邦最后一句话的认知就已经不再是肤浅的表层意思,随文练笔就成为了解构人物心理图谱的重要渠道。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外之意就是书读得多了,写文作诗就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这其中的读书,一方面是要学生对文本自身的语言和内容进行自然地感知与积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利用教材文本中最贴近自己最近发展区的资源展开大胆的模仿迁移,从文本材料选择、内容安排、写作顺序等不同的方面展开。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说理文为了印证中心论点,分别选择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人物的事例,但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事例的呢?学生可以圈画出分别描写三个人物的语句,然后再加以统整发现,这三个材料中的语言都非常简洁,与一般性的记叙文中强调细节刻画的方式不同,说理文中事例描写直指中心,删繁就简。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单元中前一篇课文《诺贝尔》中的丰富素材,尝试将其改写为一篇说理文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削枝除叶,保留中心,模仿说理文中作者处理材料信息的方法,进行迁移性的实践模仿,为这篇课文补充第四个案例,从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材料处理的策略,绝不是越详细越好,而应该一切遵循着表达的需要。
教材中很多可供挖掘和借鉴的资源都非常丰富,只要教师从文本的具体特点入手,从内在的认知体验入手,选择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语用资源,就能真正促进学生表达素养的发展。
一件艺术品之所以具有鲜明而浓郁的审美价值,就在于这件艺术品给予了读者广阔的认知空间。一篇文本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作者将所有的内容都塞得满满当当,读者就失去了自主想象的空间,自然也就缺失了学生把握文本语言的主动权。这就需要激发学生从文本中捕捉文本内在的留白点,在阅读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延伸和情感的升华。
总而言之,随文练笔注重的是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感想,哪怕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问题的,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多写,写真情实感。特别要珍惜写作能力较弱学生的点滴亮点,让学生在练笔中获得一份收获、一份快乐,从而拥有写作的自信,为学生核心表达力的铸造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