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家本仕履诗歌中的思想意识

2018-11-21 08:54梁嘉莹胡淑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想意识

梁嘉莹 胡淑娟

摘要:沈家本为官四十余年,写下数量众多的仕履诗歌。他因传统家国教育和家庭环境影响走上仕途,反复出入科场和困守刑部三十年,情绪低落凄凉,曾生退隐之意,然而他始终心怀天下,修律法以救天下,在其诗歌中也可窥见人权思想萌芽发展的历程。在沈家本仕履诗歌中有对仕途的忐忑不安,有低落凄凉,更蕴含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沈家本;仕履诗歌;思想意识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9.040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9-0144-04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淳,别号寄簃,湖州归安人,我国法制近代化的奠基者。沈家本诗歌创作丰富,有诗集《枕碧楼合集》传世。从1864年到1911年,沈家本宦海沉浮四十余年,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抒写仕履心路历程,笔者将之归纳为仕履诗歌。2010年徐世虹主编的《沈家本全集·枕碧楼偶存稿》共收录诗歌636首,其中仕履诗歌有389首,数量过半,是研究沈家本的重要依据。数量庞大的仕履诗歌不仅记录了沈家本的为官经历,更体现了他在不同阶段思想意识的差异。

一、此日挂帆江海去——出仕缘由

沈家本少年时跟随父亲沈丙莹辗转京、黔、湘,从小所接受的儒家教育和身处的科举环境注定他将走入官场。沈家本于同治三年人仕,十月到刑部任职,“(沈家本)由监生报捐郎中,签分刑部。同治三年十月到部。”“安顺公(沈丙莹)以忤时解官归,公才弱冠,即援例以郎中分刑部,公之学律自是始。”这段经历共有相关诗歌31首,如沈家本在赴职上任的途中,路经烟台拜访友人,写了《烟台访心岸居士留别三章》:

自怜卜式功名薄,望断蓬、瀛青琐闱。

静摄羡君成慧业,奔驰笑我为浮名。

广渠门畔车尘俗,镜海楼前水月清。

“蓬瀛”本指仙境,古时常用成仙喻科举及第。“望断”写出他对未来科举考试的迷惘,此时他已经在刑部走马上任,应该是少年意气风发,然而在这几句诗中只见他的迷茫与感伤。他羡慕好友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为自己求取功名的行为感到羞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自谦的意味。诗中道出的是并不愉悦的心情,主要原因是沈家本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不满,而这与他的父亲沈丙莹的为官经历息息相关。

咸丰九年,(沈丙莹)今将之官黔中,贵州距京遥远,是个穷远边县,且正值战乱,沈丙莹这次外放实在是说不上好,在京城中的一些朋友迅速认清事实,减少了和沈家的交往。沈家本曾在这一时期写下《二犬记》:“……吾尝观世之人,富贵者尊之畏之,且谄事之;贫贱者卑之鄙之,且呵叱之;不问己之职分居何等,但视人之位分为进退。又尝见世之为友朋及为仆从者,当主人得位时,惟主人之颜色是听,一旦事势异,即反唇相抵,怀贰心……辛酉冬,家大人去任,友仆中有怀贰心者。余感其事,不能忘二犬之忠一也,故记之。”他把人和狗相比,尖锐指出人都没有狗的忠一。封建官场的趋炎附势,令沈家本心生寒意。而接下来随父亲在贵州升降罢黜的经历,让沈家本进一步感受到封建官场的黑暗腐败。

同治二年,贵阳起义军势力壮大,包围贵阳,军情紧急。作为一郡之首,沈丙莹“权事贵阳,城围方急,日筹军食,修战具,夜巡城土,与士卒妁妁语,倦则宿其帐中,旬月间,须发尽白。”沈家本也有诗记下了这段经历:

危城保障须全白,古戍萧条草自青。(《贵阳有感十首》其三)

连天烽火逼城隈,颦鼓声酸画角哀。(《感赋三首》其一)

然而与沈丙莹父子登城墙抵抗起义军不同的是,“开至省百二十里,警报来日,正重阳也。劳制军、张抚军方张宴于扶风山,作重九之会。”在兵临城下之时,军队的长官犹在欢庆重阳。但是,沈丙莹的兢兢业业并没有得到回报。同治三年正月,沈丙莹即被弹劾去官,离开贵阳,“遂不安于其位矣。”沈家本跟随父亲身边,直面封建官场的黑暗,同年人仕的他怎能不对自己的仕途感到迷惘和感伤?但是沈家本仍是坚定选择了出仕。

沈家本的入仕意愿,来自于他从小所接受的儒家教育。在其日记中,处处可见儒家经典:“晨理六经”“晨理书二号,计六经、四书”“理大学、中庸、论语”等,可见沈家本经常整理学习儒家经典。根据《清史稿》本传记载:“(沈家本)少读书,好深湛之思,于《周官》多创获。”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周官》,沈家本可以对它进行纠错证伪补缺,足可见他不仅熟悉儒家经典,更是有深刻的思考。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等积极人世的儒家思想都推动着他走上仕途。辅佐君王,建功立业是多少文人学子的最高理想,以至于“外在于人的以家庭和国家为中心的伦常体系才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依据和人生指南,生命的意义就是皈依,成就这种价值伦常。”家国成为了个体生命的根本,成了精神的支柱,那么沈家本必定是要走上仕途,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努力。

二、薄宦久经谙世味——仕试感受

沈家本23岁到刑部上任,年少有成,然而他接下来的仕途并不平坦。从同治五年到光绪九年,历经17年才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从同治三年到光绪十九年,历经近30年的埋首案牍,才获得外放升迁的机会。由此可見沈家本宦海数十年的沉浮有一个明显的分野:前一阶段为科举八股所苦,后一阶段为外放升迁所累。会试屡屡不中,困守刑部不得升迁,沈家本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心情牢落,同时因离家多年,思乡之情越加浓烈,进而心生隐意,欲归隐于故乡湖州山水之间。

同治四年,沈家本从京城赶回浙江,扶病参加乡试。《扶病人场》一诗:“远踰江海赋归来,献艺风檐寸晷催。扶病莫嫌腰瘦损,月明三五强衔杯。”同治五年二月,沈家本参加礼部会试,未中。但这次失败并未对沈家本造成很大的打击,他作下了《通州试院戏作四绝句》,从“戏作”二字可看出当时他的心情是放松的。“走马看花才一霎,漫将命运论文章。”“过眼战场迷五色,未闻方叔怨东坡。”“但教不把初心负,沧海遗珠莫遽诃。”等诗句都表现了沈家本得知自己落榜后,乐观自勉的态度。但是,沈家本在接下来的十余年中屡考屡败,“余性钝拙,少攻举子业,进步极迟。乙丑举于乡,复困于礼部试,癸未始脱举籍。此数十年中,为八比所苦,不遑他学。”这段话正是沈家本对自己未考中进士经历的总结,从丙寅会试落榜,戊辰、辛未(父丧停科)、甲戌、丁丑、庚辰科科名落孙山,直到癸未会试中进士,历经17年。漫长的科举消耗了沈家本的乐观积极,转为抑郁牢落,同时生活上的拮据进一步加重他的无奈凄凉。诗言志,诗人将抑郁痛苦倾诉于诗歌之中。同治七年,进士不第,他作下《漫赋》:“青衫落拓贫非病,白眼揶揄壮不如。”“白云南望愿难赊,索米长安感岁华。”化用了东方朔“索米长安”的典故,是诗人当时生活艰难,初露科举落第的困苦。“欲向崆峒倚长剑,半生豪气未消除。”化用杜甫的“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表明自己心中仍怀着积极向上的豪迈气概。只是随着屡屡失败,无奈凄凉之感越发强烈。光绪五年,《四十初度率赋五章》:“卌载蹉跎终莫补,劳劳尘世等浮沤。”韶华流逝,功名未就,让他痛苦无奈,甚至心生退意,终老山林:“漫道尘机无日息,此生终结看山缘。”在这些诗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沈家本从同治五年开始,不断落榜的心理变化:乐观——初感困苦——痛苦几欲放弃。

终于,“光绪九年四月十一日……申正报到,中式二百三名。”“光绪九年四月廿九日,知取列三等六十二名。”沈家本终于考中进士,结束十几年的科举八比之苦,然而官场的漩涡却继续吞噬着他。

沈家本23岁到刑部上任,在刑部任职期间,虽然沈家本工作勤恳,著述不断,留下丰富的法律著作,如《刺字集》《压线编》《律例杂说》等,但是与才能不符的是,他一直只是一名司员,不见任何升迁外放的机会。“……三十年漫长的刑曹生活,使他的思想长期处于消极、悲观甚至绝望的状态。”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将心中的苦闷尽数倾泻在诗歌之中。

登场傀儡暗牵丝,郎府依乌逝景馳。

题柱名谁田凤媲,停年格漫左雄訾。

七条弦激琴曾奏,九转丹成鼎尚迟。

廿载似尘催逝景,万人如海惯浮家。

何自为郎滥备员,磨驴陈迹踏年年。

幸逢儒雅同曹选,喜诵清新好句传。

守拙分居灵运后,蜚声多愧照邻前。

于今西府寒蝉噤,鸣凤朝阳待上贤。

(《腊八日京察过堂,计自甲子到部,八过堂矣。口占二律,乃呈秋曹长》)

“京察”是一种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每3年一次。按照惯例,京官外放必须要通过京察。从诗题中就可以得知,此前沈家本已经历了7次京察,一次未成。二十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而沈家本却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何处,毫无归属感。他将自己比作是一头磨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绕着磨盘,始终在原地踏步,毫无进步。沈家本悲观失望的情绪一览无遗。

才干与境遇的反差,漫长而又枯燥的案牍公文,不得不让他感到委屈、悲凉。“渐鸿先路争相逐,老骥长途到岂迟。”“三复新诗梅鹤句,愧无清德继高贤。”则是他给友人的安慰,也是给自己的安慰。他相信即便是渐鸿争先,老骥也能够到达终点,而他要保持自身的清德,不同流合污,从中却透露着深深的无可奈何。“儿耐盐齑方索笑,妻甘荆布亦知己”直接体现了当时生活上的窘迫,面对妻儿的理解与包容,诗人反而为自己不能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而更加愧疚。官场上的波折,生活上的窘迫,让沈家本心力交瘁。

身处官场漩涡,沈家本多次心生隐意,而家乡湖州,成为他理想的退隐之地。湖州风光秀丽,历来人才辈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尤其是隐逸文化:唐代陆羽不羡荣华富贵,隐居于苕溪之畔,完成《茶经》;“元人冠冕”赵孟頫晚年逐渐隐退,借病乞归于家乡湖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沈家本在如此文化熏陶中出生成长,自然也是带上了几分隐逸的脱俗。“碧湖风物难忘却,鲈脍初登蟹渐肥”“最忆西风鲈正美,年年孤负碧湖秋”“芒鞋重踏溪山路,第一先尝紫笋茶”“客中略说乡关事,六月苕溪胜若邪”等描写故乡湖州风景特产的诗句频频出现,虽在京城常常有同僚、好友相约出游赏景,但是游历再多,故乡湖州始终在诗人的心中缠绕,故乡成了一切漫游的起点,诗歌成了他精神返乡的一种方式,任何地方的景致,都会联想到故乡,如看到北河的景致会想到故乡的碧湖、苕溪都要略胜一筹,从眼前景转到想象的故乡景,最后眼前景物成了故乡景物的投射。诗人将故乡的兄弟姐妹、故乡的山水、故乡的特产等融入诗歌中,使对故乡的怀念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让诗歌变得有血有肉,同时在另一方面记录下了湖州在这一时期的风土人情。

“薄宦久经谙世味,高歌翻羡作诗狂。”正是沈家本这三十余年仕途的真实状态,将要绝望。背井离乡,仕途不顺,所以诗歌风格多沉郁悲戚,其中虽多次提到退隐返乡,但是他不可能舍弃他的精神依托一对政治理想的执着,他对仕途仍旧有一份期待。

三、此人端为救时来——修律救国

虽然沈家本的仕途多舛,多次心生隐意,想躲到故乡终了此生,但他终究不是如此洒脱之人,他始终怀揣着“兼济天下”的宏志,济世心仍切。早年参加科举,困守刑部三十余年,外放天津,这些都是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虽然现实的困境使理想趋于破灭,但是沈家本一直以家国作为自己生命的根本,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逐。面对千疮百孔的清廷,遍体鳞伤的中国,他深感治理这样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于是他“痛定应思痛,须寻国手医”。

沈家本少年时期饱读诗书,游历多地,在未正式入仕前,并没有深入接触过国家律法,所以他前期的人权思想是由他的人性意识驱使下产生的。沈家本在同治三年进入刑部供职,而后开始三十余年的刑曹生涯,通过法律专业知识的积累,沈家本清楚认识到现有法律的严重缺陷,于是将他无意萌芽的人权思想有意纳入到法律体系中来。

咸丰十一年春,沈家本接到远在贵州的父亲的书信,遵从父命护送母亲和弟弟,从京师启程。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其时清军与捻军正在河北、河南鏖战,耕种荒废,民不聊生。《歌女词》:“客笑问主人,此辈来何频?主人笑语客,土风为君白:女儿初堕地,耶孃遽咨嗟。长成八九岁,妄念偏又奢。刀尺不令学,但令学筝琶。筝琶未精熟,鞭笞随之加……”

采用了主客问答形式,以文为诗,描画出乡村女子的悲惨生活。中国男女地位不平等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弃妇诗,女性被男性抛弃且无可奈何。自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越来越多,逐步演化到女性甚至成了男性的附庸品。沈家本途经河北某乡村时,眼见歌女的凄惨生活并赋词一首,虽然整首词中并没有沈家本个人的情感抒发,但从“妄念”“鞭笞”等词还是可以看出他对歌女父母的不齿和对歌女的同情。进入刑部任职,并研读历代刑法后,沈家本对女性的弱势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刻与准确,在针对《唐律》中妻殴夫比夫殴妻的量刑要明显严重时,他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夫妻者,齐也,有敌体之义。乃罪名之轻重悬绝如此,实非妻齐之本旨。今酌拟办法,凡罪之至死者无论矣,其殴伤及殴死者,即照伤害人身体条,夫从轻比,妻从重比,与凡人稍示区别,似不至大乖乎礼教。”这里并没有直接点明男女要平等,但是“齐”“敌体”的使用,已经曲折的表达了沈家本坚持在法律上夫妻平等的观点。相较于之前男尊女卑等思想,沈家本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子产祠》:“公孙遭爱圣门推,论学原须并论才。国小邻强交有道,此人端为救时来。”光绪二十七年,沈家本经过郑州,参谒了子产祠,并赋诗一首。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颁布成文法。子产:“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遭受西方文明的入侵后,坚持封建专制制度的清政府内部矛盾日益加重,尤其是在甲午战争时,统治阶级的矛盾,军队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时值国家动荡危急之秋,沈家本也有意修订法律,以救时救世。

光绪二十八年,沈家本时年62岁,被任命为修律大臣,主持清末修律。清末修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封建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进化。此次修律确定了司法独立、立法统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广泛宣传人权,废除大量严刑峻法,在吸收西方近代法学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古代法律条例,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汉初敦朴风,陵替世不悟。我读酷吏传,终篇见深虑。网漏吞舟鱼,古人示大度。治道纵劫持,谁能禁怨怼。”以前的法律太宽松,古人以此视为大度,而现在的政策方针都十分严酷,谁能够忍得住不怨怼呢?这首诗是对中国传统重刑法提出的忧虑,“大清旧律中的重法主要体现在一些非人道的残酷刑法上,其代表性的酷刑主要就是‘凌迟、枭首和戮尸“缘坐”“刺字”等。针对这些酷刑,沈家本、伍廷芳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二十日共同向清廷上奏《删除律例内重法折》,在此奏折中专门分析了这些酷刑的历史渊源及其残酷性,并建议在修律中逐一加以删除。”最后,沈家本和伍廷芳的主张获得清廷的认可,至此以上的重法彻底被废除,中国法制走上人道化轨道。在临终前,沈家本依旧心心念念着他的国家,“处仲壮心还未已,铁如意击唾壶歌。”对国家兴亡仍然有“家祭无忘告乃翁”之意。

传统儒家教育和科举家族环境推动沈家本走上仕途,虽然他的仕途充满坎坷,但他始终以家国为人生根本,在诗歌中有抒发个人不遇的感伤无奈,然而更多的是忧时伤乱,以社稷安危为己任,以天下苍生为怀的爱国忧患精神。作为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的诗歌、日记等都可称为研究清末政治、思想、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国内外研究清末的资料浩如烟海,但沈家本作为一位法学大家,对所处时代有着敏锐、独到的见解,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对当下亦多有启发。

[责任编辑:尚欣]

猜你喜欢
思想意识
浅谈加强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新思路
油田工会工作如何突出以人为本
陶瓷壁画与城市环境空间关系研究
试论党员管理对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
延安精神与改进工作作风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原因及其对策
从思想上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
浅析国有企业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
浅析当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需树立的思想意识
如何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