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琴 王黎 韩春
艾滋病(AIDS)是21世纪人类面临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职业暴露及非职业暴露艾滋病病毒(HIV)的机会随之增加,做好暴露后预防(PEP)是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现分析南昌市2005-2015年HIV职业、非职业暴露及暴露后的预防现状,探讨暴露后预防的影响因素,旨在增强相关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暴露后预防用药水平,从而达到减少职业及非职业暴露感染HIV风险的目的。
1.1对象 2005-2015年间南昌市报告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
1.2方法
1.2.1咨询与评估: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及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1-2],对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缓解心理压力)、暴露级别和危险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用药。预防用药前需做HIV抗体检测以排除既往感染并作为健康本底。
1.2.2预防用药: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用药方案,即: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AZT加3TC),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 d。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 d。本程序适用于严重暴露[2]。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艾滋病职业暴露的人员构成 2005-2015年共处理暴露事件117起,125例,主要是医务工作者和公安保卫人员,其中医务人员86例,占总数的68.80%(表1)。
2.2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间分布 暴露的125例中2005年发生19例,占总数15.2%, 2009年发生17例,占总数13.6%,2011年发生14例,占总数11.2%(表1)。
2.3艾滋病职业暴露途径及暴露利器类型比例 暴露的125例中,针刺伤暴露88例,占70.40%(表1)。
表1 不同职业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分布
2.4暴露源情况 在117起暴露源中,HIV(+)50例,占40.00%,AIDS 37例,占29.60%,原因不明38例(其中7例为吸毒人员),占30.40%。
2.5预防性服药及毒副反应 预防性服药的119例均采用了基本用药程序,6例未服药者中有2例为本人拒绝服药、2例暴露发生后5~9 d来咨询且错过用药时限、2例通过风险评估不需要预防性服药,出现药物毒副作用有29例。24 h内预防性服药的103例,占86.55%,其中医务人员在暴露后用药时间:2 h内服药的9例,占7.56%(9/103),超过24 h后服药的14例;公安司法干警暴露后2 h内服药的3例,占2.91%(3/103),超过24 h后服药的为0(表2)。
2.6暴露后结果 119例被暴露人员经过6个月的随访与检测均排除感染HIV。
表2 不同职业构成暴露后用药时间及毒副反应
2.7暴露方式、级别与职业别 医疗机构暴露发生在门诊占30.23%(26例),并以针刺为主,占22.73%(20例);病房42例,占48.83%,针刺伤占36.37%(32例)。暴露源分类,医疗机构中AIDS 29例,占78.38%, HIV(+)39例,占78.00%。公安司法系统的暴露主要发生在干警执法过程中,共19例,占79.17%,其暴露方式以针刺及刀割、抓伤为主,分别占13.64%和52.63%(12和10例),暴露源以HIV(+)为主,占22.0%(表3)。
表3 不同职业场所暴露方式、级别情况分布
3.1医务人员对HIV职业暴露和暴露后处置知识欠缺,自我防护意识谈薄,是医务人员易感HIV职业性危险的因素[3]。调查显示,医务人员仍是艾滋病职业暴露主要人群,可能与相关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图省事、存在侥幸心理、缺乏严格培训或防护设备不足等因素有关,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6]。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HIV 职业暴露预防的宣传教育,实施普遍性防护原则,提高其对HIV职业性感染的警惕性。公安及司法干警经常与吸毒者、暗娼等艾滋病高危人群接触,也是艾滋病职业暴露不可忽视的高危人群,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教育刻不容缓。
3.2预防用药是保护职业暴露者免受HIV感染的最后屏障,且预防用药要尽可能早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在暴露后2 h内服药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人群[4-6],其原因可能为其工作多数处于应急、救急的范畴,未能及时获得暴露源的HIV检测结果,在知晓暴露源的HIV阳性结果后才忆起曾发生过职业暴露,故延误了最佳的服药时间,也可能培训力度不够,未充分认识其暴露后的危险性;其次预防性服药后的毒副反应也不可忽视,因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数据的缺失,现有的数据中显示在73例服药中有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
3.3职业别的暴露方式与级别显示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重点人群为医务工作者和公安干警,医务人员在艾滋病的诊疗中涉及更多的侵入性操作,接触病人的血液等污染物机会更多,发生暴露的几率相应增加。公安司法系统的暴露则以针刺及刀割、抓伤为主,这与其他调查结果相符[4-6]。有研究发现,戴1副手套能减少实心针传播血量的5/6,减少空心针传播血量的1/2,戴2副手套能进一步减少2种针头刺伤后传递的血量[7],因此,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督促其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HIV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降低职业暴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