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秦书安 周玉杰 周 鹏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中国机械工业的振兴证明了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工作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环境、一定时代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标准化作为国家技术基础之一,其发展历程并不孤立存在,它是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之间都有着相关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有着自身运动规律的规范和约束。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进程。
(1)1978年~1988年发展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方针,改革开放开始起步,因此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务院为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1978年批准成立了国家标准总局。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条例中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 (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明确规定,标准一经发布,就是技术法规,必须严格执行。因此,这一时期的标准都为强制性标准。当年国家标准总局开始陆续在各专业技术领域组建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 1988年~2001年发展阶段
1988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90年国务院又颁布了 《中国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法律还规定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和作用。这是对中国标准化事业的历史性推动,使国家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走向了法制轨道。
(3) 2001年~2015年发展阶段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入世实质上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工作方法以及思想观念的直接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为经济和贸易服务的中国标准化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同时,成立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为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并代表中国参加ISO、IEC等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的活动。这是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适应入世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据了解,中国入世谈判中涉及标准和标准化的承诺达13条之多。2008年我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核心议事层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实现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性突破。国际标准化工作在这一时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图1、图2、图3为我国承担ISO/IEC技术机构秘书处,承担主席、副主席职务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历年数据变化情况统计。
(4)2015年至今发展阶段
2015年国家发布了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以下简称 “方案”),方案明确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改革的总体要求、改革措施和组织实施阶段。根据改革方案要求先后开展了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和推动国际标准化发展等一系列工作,改革方案奏起了我国标准化事业的新乐章。2016年在我国举办的第39届ISO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又给标准赋予了新的使命: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通过修订,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五级。在新时代下,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图1 中国承担ISO/IEC技术机构秘书处职务历年数据统计
图2 中国承担ISO/IEC技术机构主席、副主席职务历年数据统计
图3 中国主导制定ISO/IEC国际标准历年数据
带轮与带应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带轮产品属于机械领域,带产品属于橡胶制品领域,两者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传动系统。根据传动方式可分为输送带、摩擦型带传动和同步带传动三种类型。输送带主要以输送物料为主,对传动精度要求不高,广泛应用到煤炭、粮食、物料、物流等输送功能为主的机械领域。摩擦型带传动主要包括平带传动、V型带传动和多楔带传动,多应用于纺织、农机、家电和汽车等领域。同步带传动作为一种啮合传动,由于传动精度高,广泛应用到高精密传动系统和小微机械等领域。
(1)国内标准化情况
1)1978年之前的发展阶段
我国制定带轮与带技术标准起步较早,最早的国家标准为GB/T 525—1965《平型胶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由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由于 “十年动乱”,带轮与带标准化工作开展受到影响,但期间仍然发布了两项国家标准GB 524—1974《传动胶带》和GB 1171—1974《三角胶带》。据统计 “十年动乱”期间国家共发布400余项国家标准,同时国家标准中参数和设计计算选择大都是采用苏联标准和资料。
2)1978年~2008年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给带轮与带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外企业、技术、产品及新理念进入中国,主机产品更新换代,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带轮与带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质量、可靠性等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了带轮与带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发展。在此期间国内带传动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推动了带轮与带标准化的发展进程,形成了带轮与带产品的术语、技术要求、尺寸参数、设计计算、试验方法、检测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初步构成了带轮与带国家标准体系。
1983年国家标准总局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分别主抓带轮和带技术标准,虽然分工明确,也解决了技术问题,但却缺少了统筹和规划,影响了带轮与带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当时的国家标准化政策主要是采用国际标准或吸收先进工业国家标准,以此推动国家标准化的建设进程,提高标准水平。在此期间又正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41带轮与带标准化工作活跃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标准得到了大量转化,提高了我国带轮与带标准整体质量和水平。截至2008年,由机械行业领域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1项,由化工行业领域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1项,但由于主管部门不一致,相应国家标准存在不协调、不统一,甚至矛盾等问题。
3)2008年至今发展阶段
2008年是带轮与带标准化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年,经过多方协调,TC 428“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 “标委会”)于2008年7月16日正式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批复,标志着带轮与带行业领域标准实现了统一管理,结束了多年因两部委分管而难以统筹协调的局面。另外,标委会的成立也解决了对口国际标准化方面的组织工作,为开展统一国际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TC 428/SC 1“输送带分技术委员会”、TC 428/SC 2“同步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和TC 428/SC 3“摩擦型传动带分技术委员会”。截止2017年,TC 428/SC 1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6项,TC 428/SC 2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7项,TC 428/SC 3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4项,TC 428“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5项,合计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2项。
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完善及相应业务创新,标准化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标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标委会在标准化知识培训、标准宣贯、科研、试验验证、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国家标准外文版及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而也获得了上级部门认可。2014年承担了国家标准外文版项目一项,2016年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十二·五”先进集体荣誉,多名委员被主管部门评为 “十一·五”和 “十二·五”先进工作者,制定的国家标准两次被评为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6年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中被评为 “一级”,这是国家第一次对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考核,考核评估工作计划分三年完成,2016年50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考核结果为一级的技术委员会共七个,2017年199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考核结果为一级的技术委员会共14个。
(2)开展国际标准化情况
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41 Pulleys and belts(including veebelts) [带轮与带 (包括V带)]于1947年建立,负责国际带轮与带标准制修订工作,工作伊始有成员国35个。由于二战后经济处于恢复阶段,一段时期内国际标准化工作处于停顿状态。随着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好,带轮与带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也步入正轨,七十年代开始进行大量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41下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ISO/TC 41/SC 1 Friction belt drives(摩擦型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ISO/TC 41/SC 3 Conveyor belts(输送带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ISO/TC 41/SC 4 Synchronous belt drives(同步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1980年之前设有平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和V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后将其整合为摩擦型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截至2017年,ISO/TC 41/SC 1有标准25项,ISO/TC 41/SC 3有标准44项,ISO/TC 41/SC 4有标准九项,这些标准都已转化或正在转化为相应的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我国带轮与带国际标准化工作真正起步于2008年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后。标委会的成立促使与国际对口工作分工职责比较明确,这些年我国的带轮与带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承担ISO/TC 41秘书处和ISO/TC 41/SC 3联合秘书处
得知ISO/TC 41秘书国有更换意向,TC 428及时与相应国家进行沟通。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青岛科技大学等多方努力下,2009年3月27日,ISO/TMB投票正式通过了中国承担ISO/TC 41秘书国的决议,同时中国和日本也共同承担了ISO/TC 41/SC 3联合秘书处。这是我国带轮与带国际标准化事业上取得的一次历史性突破,ISO/TC 41秘书处挂靠在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ISO/TC 41/SC 3联合秘书处挂靠在青岛科技大学。我国起草了ISO/TC 41带轮与带商业计划,并获得通过。
2)担任ISO/TC 41带轮与带技术委员会主席
2013年6月28日,根据ISO中央办公室的决议,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隰永才当选为ISO/TC 41带轮与带技术委员会主席。任期为2013年~2018年,这是继我国承担ISO/TC 41秘书处和ISO/TC 41/SC 3联合秘书处后,带轮与带行业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自2013年德国柏林后的多次带轮与带国际标准化会议,隰永才主席主持了ISO/TC 41会议,会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各国代表认可。见图4。
图4 2013年德国柏林带轮与带国际标准化会议
3)主导制定国际标准
2015年标委会在国际标准化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美国亚特兰大带轮与带国际标准化会议上,我国承担了两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ISO 5288:2017《同步带传动 术语》由我国同步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起草工作,ISO 7590《钢丝绳芯输送带 总厚度和覆盖层厚度的测定方法》由我国输送带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起草工作。目前ISO 5288:2017《同步带传动 术语》已经发布,ISO 7590《钢丝绳芯输送带 总厚度和覆盖层厚度的测定方法》,通过了FDIS阶段,待批准发布。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意在未来发展。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新时代下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突破原有工作模式,重新定位和审视技术委员会的职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结合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和标准化+的系统思维,深入了解行业标准化需求,做到精准发力,适时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同时也要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做好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为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力争成为政府离不开、企业信得过和国际有威望的技术组织。
(1)组织建设工作
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根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定标委会章程及相应管理规范,进一步梳理总会与各分会之间的管理模式,确保工作运行顺畅,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标委会秘书处建设,增强秘书处的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服务意识,提高行业专业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标委会,服务于行业。另外,也要加强标委会委员考核,开展奖惩和退出机制,做好委员调整工作,确保委员积极参加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加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基础技术研究工作
基础技术研究工作对行业发展十分重要,基础技术问题不能够解决,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带轮与带产品在我国应用时间很长,理论也趋于完善,但带轮与带产品研发、检测能力一直很薄弱。带轮与带产品制造工艺,基本上紧随发达国家企业步伐。但配套提供产品和服务能力不强、带传动选型及功率表研究不够深入、带传动系统运行节能技术评价及应用研究开展不多、新型带传动理论研究较少、传动系统的检测能力不全、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 “产学研用”融合不充分,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3)新业务领域工作
1)技术交流
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带传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技术交流会,一般每年举办一次。行业发展仅仅一个标准化维度还是太小,标委会要从单一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中扩展出来,迈向标准化服务相关的多元领域,与行业相关协会、学会、商会、联盟等社会团体互联互通,取长补短,共同为行业谋福,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2)信息化建设
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在标委会成立之初,就建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 (www.beltcn.net),各分技术委员会也陆续建立了相应门户网站,网站已经成为标委会对外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建立了 “国家标准化业务管理平台”,经过几年建设和发展,目前网站和平台的点击率和利用率还不是太高。结合标准化工作需求,标委会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网站内容,加大 “国家标准化业务管理平台”使用率,筹备建设相应微信公众号,规划设计出版内部刊物,以便更快捷地与委员进行沟通交流。
3)主动参与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随着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持续推进,国家标准的立项数量在不断缩减,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推荐性标准向政府职责范围的公益类标准过渡的一个重要措施。近几年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发展迅猛,这对标委会工作即是挑战,更是机遇。标委会应迅速地融入其中,主动出击,把标委会的工作做得更加丰富,使行业企业享受更多改革带来的益处。标委会希望将来能够更多参与到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工作中,协调好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关系,把标准的效用发挥最佳。
4)标准制修订工作
标准制修订工作要在现有标准体系框架下进行相应调整,在有关带轮与带产品标准中,有针对性地提出或规定有关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环境保护、回收和可重复利用废弃物等方面的要求和条款,以满足用户和国内外市场对绿色、环保等需求。另外,要加大标准试验验证环节工作,提高标准水平,更好地推动标准有效实施。加强标准宣贯工作,以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先进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对产品类和方法类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都要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5)行业工作
近些年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15年多家带轮生产企业遭受美国反倾销起诉调查。历经半年时间,最终中国企业虽然获得胜诉,但是也遭受到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诉讼过程中,由于中国没有相关行业协会,也使得相关工作开展并不顺利,标委会将探索这方面工作模式。
(4)国际标准化业务领域工作
通过我国承担ISO/TC 41秘书处、ISO/TC 41/SC 3联合秘书处、ISO/TC 41主席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以来,我国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基本建立,对国际标准化相关规则进一步明晰,相应工作程序进一步捋顺,接下来将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国际标准是各国协商一致的产物,所以一国提出的标准化项目必须在本国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另外,国际标准制定项目的立项必须要得到至少五个P成员国的同意并且愿意提名专家参与,才能正式立项。所以,标委会秘书处要加强与其他国家专家沟通和联系。另外也要加强行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做好企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提升企业软实力。对自主制定的国家标准也要加快外文版翻译工作,储备好国际标准提案,制定国际标准发展规划,力争制定出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以便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为带轮与带产品 “走出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