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雄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中居于首要的前提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要素内涵界定如下:“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必须着力落实的一个关键目标。如何达成这一点?不可或缺的重要途经是丰富的积极语言实践活动。
何谓积极语言实践?就教者而言,是要通过结构化的语言运用与表达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正确、有效、灵活的语用能力;就学者而言,是要通过自觉、主动参与的语言运用与表达的实践活动来充实自身的语料库,掌握提升语言表达技能的方法与策略,优化自己的语言品质。
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积极语言实践,优化语言品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诸方面入手。
雅词是指表意丰富、精炼典雅的词语。文言文中有大量的雅词,以双音节词和四字短语最为常见。其中有大量雅词仍存留现代书面语中。这些词语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呈现出多样的构词形式和鲜明的音韵特点,为言语表达者所喜爱。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梳理、积累这些雅词,掌握其词义内涵及适用对象、范围等,并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来吸收、内化,这对于学生克服口语与书面语表达粗鄙化的弊端,大有裨益。
教学中如何操作?首先是要建立雅词表单,即针对所学课文,梳理应掌握的雅词清单,可按篇、单元、册、学段等大小不同的范畴列表归类,形成一个数量明晰的表单。其次是理解并识记词义内涵等,这是正确运用的前提。某一雅词的义项类别、感情色彩、构词形式、源流出处等,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应予以随文简要点拨。再者,要通过创设特定语境,引导学生尝试雅词运用与表达的实践。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雅词评点批注、连词成段、集句对联或拟写对联等。
以下试就雅词表单、连词成段、雅词评点批注、集句对联这四种常见教学策略,举例简述,以供参考。
例(1)
表单中的分类除了按音节多寡区分外,为了达成更细致的识记,还可借助构词法加以细分。比如双音节词,可区分为按单纯词与合成词;而单纯词又可区分出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等,合成词又可区分为并列、偏正、支配、陈述、补充等构词方式;四字短语可区分为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等结构类型,强化对四字短语的结构化梳理,对于语用时的修辞优化是有帮助的。
例(2)试用评点批注的方法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评点批注示例:“浩浩”形容空间辽阔、浩渺,极言作者泛舟赤壁凌万顷碧波宛若乘风在太空中遨游一般的自由自在;“飘飘”形容身体轻盈、姿势飘逸,极言作者犹如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的潇洒超迈的心态。二者皆为叠音词,各后缀一“乎”字,读起来,有舒缓语气的效果。
这种评点批注,通过对基于整体语境的重点词语的品读玩味,来引领学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更通透地解析、阐释文本。
语词只有在经常不断的运用表达实践中,才能逐步成为表达者自身的语汇库存,也只有在反复的积极语言实践中才能熟练掌握。
例(3)试从上表中选用若干词语,写一个语段,要求词语运用贴切、通顺。
习作示例:
这种片段写作首先是基于雅词的积累与运用,通过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即在书面表达中进一步体会雅词的词义内涵及适用语境,在写作与修改中提升锤炼词语的能力。
聚焦于雅词积累与运用这一目标,通过对联拟写的方式,训练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雅词的能力。常见的有集句联、对联补写等。
例(4)根据上联,请从《赤壁赋》中筛选出恰当的四字短语补足下联。
①上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下联: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②上联:举酒属客,风起云涌。(苏轼《后赤壁赋》)下联: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示例: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扣舷而歌,月明星稀。
此类语用题既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积累课文中的雅词,也让他们在对联的补写中体会其特定的情感与意境。
《文心雕龙·章句篇》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句子是建构语段乃至语篇的基本组织要素。文言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梳理、积累与迁移、运用。这里所说的名句,通常指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议论简洁精警的语句,点明主旨的文眼句等。以《赤壁赋》为例,文中有不少形象性与哲理性兼具的名句,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还有议论精警的语句,如“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等等。除了诵读、背默之外,对于上述语句,更为重要的是能在准确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能灵活而熨帖地引用或化用,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库存。
如何实现对名句积累的语用表达实践?从操练手段看,通常有名句心得笔记、名句引用构段、名句衍生篇章写作等。
例(5)请针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两句写一段心得笔记。
心得笔记示例:蜉蝣之于天地,何其短暂!一粟之于沧海,何其渺小!苏子发出如此浩叹,这不正是他自己静观自然山水时获得的生命顿悟?人生如寄,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卑微,才能更懂得珍惜有限的生命,才能更懂得珍惜宝贵的时间,让生命活出精彩的意义。
名句心得笔记,可以侧重从形式(如表现手法、修辞格等)入手,也可以侧重从思想内涵入手,还可以两相结合,适当延展。通过这样的笔记写作,可以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磨砺自己的思想,丰富个人的情感。
例(6)试从文中任选两个名句,分别引用到你所写的语段中去,要求表达准确、鲜明、连贯。
语段示例:
①“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浩浩长江,诗人深感自身在天地间渺小,人生如寄,时光易逝。这启发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有价值的事业中去。
②生活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绝”的创作源泉。只有热爱生活,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名句引用构段写作,意在点拨学生即学即用,即要求学生把自己理解、熟背的名句,及时引用到所写的语段中去,使所引名句为议论、抒情或描写等服务,在写的训练中达成对名句认知的深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从不同文言名篇中撷取名句,构建材料作文训练题,引导学生通过基于该训练题的篇章写作,来达成对名句、名篇中的思想情感、文化精神等内涵的深度感知。
例(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王勃《滕王阁序》中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人之修德为学、立身处世,都离不开“志”。针对上述两个名句,或任选其一,或两相结合,根据你的思考与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明确,②自主立意,③自拟标题,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800字。
名句积累,本质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上述这样的基于篇章写作训练设计的语言表达实践,着眼点正在于对经典文本潜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辨、吸收与迁移、外化。
文脉是文章的行文思路。教读古文,应该让学生学会快捷把握文章脉络。通过梳理行文思路,编写阅读提要,建构文章行文思维图式,并尝试借鉴迁移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中去。
《种树郭橐驼传》是典型的托事寓理类散文,传是外壳,理乃根本。从橐驼种树说到为官治民,其中运用的是类比思维。种树要顺木性,治民须得民心,这二者的相似性,是作者构思的抓手。教读此文后,教师设计如下写作训练:
你读了《种树郭橐驼传》,或许会有很多联想。在你看来,橐驼种树之道还给了你哪些感悟?请联系现实,试用类比联想写一篇短论。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类比得当,500字左右。
再如,教读苏轼《留侯论》,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梳理文脉,以简明的文字纲要呈现:不忍——能忍——用忍(逐层深入式)。这是古代散文典型的“一字立骨”式的思路图式,即以“忍”字为中心,贯穿整篇,逐层递进,阐述“忍小忿而就大谋”这一主旨(这是苏轼所认为的张良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原因)。教师在课后练习设计中引出如下语言实践活动:
试用“一字立骨”式的说理思维图式,从《说勤》《说思》《说诚》这三个议论题目中任选其一,拟写作文提纲,要求体现逐层递进的说理思路。
上述课例中的积极语言实践活动是基于文章思路结构类型而设计的,它强调读与写的融通,着眼于思维图式的感知、积累与迁移、应用。文章是浩若烟海的,而行文思维图式类型却是有限的。而以语篇写作为训练目标的语言实践,就必须删繁就简,在阅读中掌握、积累文章思维图式,并在训练中熟练操作、灵活变换。如此,文章写作方能渐入佳境。
雅词、名句、文脉,此三者为文言文阅读教学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抓手,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转化,因读而引写,相辅相成,最终是为了促成其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