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政策环境构建解读

2018-11-21 02:34:46李春玲曹立群
汽车工程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智能网汽车产业智能化

李春玲 曹立群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012—2014年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初级发展阶段,工信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从智能系统的角度出发,颁布了系列规划,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2015年开始,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进入转型期,国家主管部门加快频率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规划、专项行动计划等的出台,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通过对系列政策的解读,揭示出汽车产业的发展蓝图。

1 政策解读

从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首次将自动驾驶作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到2016年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明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再到2017年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智能网联汽车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尤为重视这一“弯道超车”的机会。2018年初,随着《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发布,智能汽车已被视作“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1.1 《中国制造2025》[1]

《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5月发布,着眼点之一就是“智能化”,期望通过信息化技术,锻造制造业新的竞争力。该报告将智能网联与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一起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1)报告要求。a.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b.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及服务的智能化水平;c.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d.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及路径。

2)提出目标。a.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b.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1.2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16年被认为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年。

首先,在2016年3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2],其中对“十三五”的中国汽车工业提出8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其中之一就是“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此,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此后,在2016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其中,首次明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自此,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代。

1)《“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目标。到2020年,具有驾驶辅助功能(I级自动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50%;有条件自动化(II级自动化)汽车的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10%。

2)智能网联汽车路线图目标。a.到2020年,实现驾驶辅助与部分自动驾驶市占率达50%;b.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市占率达15%;c.到2030年,完全自动驾驶市占率达10%。d.2026—2030年,每辆车都应采用无人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

1.3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4]

2017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及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中国将用10年时间打造“汽车强国”的目标,2个突破口即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智能网联汽车提升至顶层设计的高度,不但体现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性,还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1)总体目标。a.到2020年,中国汽车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与国际同步发展;b.到2025年,骨干企业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全面实现一体化智能转型,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a.到2020年,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45%以上;b.到2025年,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55%以上。

1.4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5]

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其中指出,发展智能汽车不仅是解决汽车社会面临的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发展愿景分“三步走”:

1)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重点区域示范运行取得成效;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

2)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及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全面形成。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基本满足智能汽车发展需要。

3)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社会。

1.5 国家层面政策导向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国家层面政策导向逐步明确、细化。除了以上政策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重要政策,均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强国建设的关键。

综合来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政策层面大致可以分成2个节点:1)到2020年要实现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同时相关标准、路网及框架体系等应基本形成;2)到2025年,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大规模市场化应用。

2 车企目标

事实上,相较政策层面制定的顶层规划,车企在智能网联方面的发展更为乐观。

智能网联的核心技术是自动驾驶。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及广汽六大集团中,除了上汽集团,其它五大集团都已制定自动驾驶时间表,如表1所示。其中,规划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分别在2020年和2025年实现量产成为共识。这一时间表与长城、奇瑞及江淮的规划也大致相同。目标最为激进的是吉利汽车,其计划在2020年后实现高度自动驾驶,较政策目标提前约5年。

表1 国内汽车企业(集团)智能驾驶规划目标汇总表

3 结论

随着规划的出台和政策环境的构建,国内车企、互联网巨头及科技公司纷纷涌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猛烈。行业普遍认为2020年将成为汽车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并从此进入爆发式增长。

但汽车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整合优势资源,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跨界合作时,汽车企业特别应注意以下2个方面:1)企业应结合自身短板寻求合作,避免盲目求大,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合作才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2)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一定是融入更大的智能生态系统,企业应提前谋划,重视共享出行、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和新模式的生态系统构建。

猜你喜欢
智能网汽车产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军事文摘(2022年19期)2022-10-18 02:41:14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5:52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6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20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网桥设计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56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