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湘涛
冷寂的蔚兰里,宿命之花,便开成一枚青涩的野橄榄。
皲裂的岁月,不时地滑向雪崩的峡谷深渊。
雪域之风,呼唤着五颜六色的经幡,破译一个民族心底最虔诚的祈愿。
冰雪诠释孤独,雪山注释空旷;苍鹰,是天上飞翔的神灵;经幡,含着多孤独的灵魂,与高原风合唱着经文。
风中的苍鹰,已把翅膀交给飞雪,顺风摘下雪域那飞雪的一面洁净的白纱,剪成哈达,向神敬献。阳光的转经筒,转出是神俗的隐秘的七彩神签。
群山绵延,那才是雪域高原的肋骨。藏人,正用一颗颗虔诚信仰神佛的心,在向神山圣湖朝拜。经幡猎猎,寺庙高悬,神祇统治的星空,神鹰载着灵魂正在转世,那才是藏人对生命的敬仰,那敬仰真是高过苍天。
千年的神话,风化成一捧流沙,沧桑成雪域的洁白容颜。
第4步:以多分类变量newsubgroup为反应变量,Xi为协变量建立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亚组相关协变量并用于亚组判别。
荒芜阡陌,种上何样的梦,才能从梦边拾起雪域的风刀,把信仰刻在藏汉的肋骨上,让灵魂震颤。
圣徒,鸣着法号沉郁的悲怆,心中总映着一片圣光的辉煌。是藏人的一世敬佛,去虔诚地对佛祖匍匐地三步一磕头,用自己血肉之躯,把距佛祖的距离缩短。带着香火温情的眼神,那才是藏人心中最后的欲望,确是魂系神佛,魂系雪域高原。苍鹰展示出雪域苍穹的神圣佛力,载灵魂转世,与神灵的灵魂转世和弦。
用朝圣者的虔诚,以精美与圣洁的经卷,用苍风的嘴唇吟咏,在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里把圣经流传。
雪域,有冷酷高原风的鞭痕,也有火辣太阳的唇印,更有漫长高海拔的爬攀,也有缺氧的病患,在一块岩石的至高点上,进入神域的苍天。
还有惊心动魄的高原雪崩,雪崩后,骤雪惊涛凝固新的雪山,让鎏金岁月蜷曲在凄凉的冰雪梦里。雪崩中,一切将失去生存的伟岸。
玛尼堆——
那几行神秘隐私的文字,只是墓碑上的箴语。
雪域消瘦的岁月,把我雕成一句刚劲的格言。
(选自《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现代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陈志泽 赏析]
读到盖湘涛先生的散文诗《雪域把我雕成一句刚劲的格言》,我已被强烈震撼。把很难抒写的宗教信仰、宗教生活,抒写得如此神性、动人,如此色彩缤纷、淋漓尽致,真是少见!
我们一起来细读。
“冷寂的蔚兰里,宿命之花,便开成一枚青涩的野橄榄”的意象独特,“皲裂的岁月,不时地滑向雪崩的峡谷深渊”的苍凉与深重,给一个民族带来的雕塑与刻画之深刻不言而喻,一句诗性的结论动人心弦:“雪域之风,呼唤着五颜六色的经幡,破译一个民族心底最虔诚的祈愿。”紧接着进行具体的“破译”,其实也就是作者更为细腻、形象的观察、体验与发现。“冰雪诠释孤独,雪山注释空旷;苍鹰,是天上飞翔的神灵;经幡,含着多孤独的灵魂,与高原风合唱着经文”, 孤独、空旷的特点概括出来了,罕见的苍鹰与经幡出现了,诗的笔触、描摹的功力,让描画格外动人。
我们来读读下面一些精彩片段——
“风中的苍鹰,已把翅膀交给飞雪,顺风摘下雪域那飞雪的一面洁净的白纱,剪成哈达,向神敬献”。雪域的苍鹰多么神奇,竟然能“把翅膀交给飞雪”、“顺风摘下雪域那飞雪的一面洁净的白纱”,为了“剪成哈达,向神敬献”,作者以诗的丰富想象,赋予苍鹰神性。
“藏人,正用一颗颗虔诚信仰神佛的心,在向神山圣湖朝拜。经幡猎猎,寺庙高悬,神祇统治的星空,神鹰载着灵魂正在转世,那才是藏人对生命的敬仰,那敬仰真是高过苍天”, 藏人对生命的敬仰被叙写得细致入微、神秘崇高。
“荒芜阡陌,种上何样的梦,才能从梦边拾起雪域的风刀,把信仰刻在藏汉的肋骨上,让灵魂震颤”,想象更神奇、更动人。宗教信仰的虔诚与浓郁的诗美水乳交融,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皲裂的岁月,不时地滑向雪崩的峡谷深渊”,把岁月的悲怆、沉重描写得格外动人,用以反衬信仰的壮美。
此外,“群山绵延,那才是雪域高原的肋骨”、“千年的神话,风化成一捧流沙,沧桑成雪域的洁白容颜”、“雪域,有冷酷高原风的鞭痕,也有火辣太阳的唇印”等等,借助意象的成功创造与虚实结合的手法,对于题旨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卡佛认为 “作家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加以艺术的叙述。”盖湘涛先生努力做到这一点,他的观察是独到的,“艺术的叙述”也很到位。他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雪域描写得这样神奇,这样富有魅力,对于“我”的感染和影响甚至能让我的灵魂坚挺地站立,就十分可信。这也就是“雪域把我雕成一句刚劲的格言”之含义吧!
《雪域把我雕成一句刚劲的格言》表达的高过苍天的对生命的敬仰,在我看来,也许可理解为超越宗教的对于一种伟大崇高理想的崇拜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