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涛
(兰州交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铁路客运站的建设和更新完善为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带来一丝生机。铁路行业在新时代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2007年的4月8日,我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全面大提速,动车组加入铁路客运当中。高铁时代的全面来临使得我国进入铁路建设的新黄金时代。2013年9月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也为中国铁路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的设计与建设作为城市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衔接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和城市其他交通道路,满足城市人流集散,乘客换乘等需求。铁路运输以货运和客运为主,高速铁路的服务对象则以旅客和游客为主,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直接影响了选择铁路出行方式的旅客和游客的便捷舒适的程度[1],同时也体现出政府对国家的高速铁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重视程度。高铁技术、高铁站前广场设计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作为依附于城市高铁枢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具备基本的交通运输等功能,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景观效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升华城市的文化底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市高速铁路枢纽站点是进入城市的名片,是外来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在美丽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下,景观中国的发展需求日益迫切,如何营造大气的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如何运用景观手法体现城市底蕴和文化精神,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新疆地区与中亚、俄罗斯、印度等八国接壤,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站前广场能够体现中国形象,同时又与世界接轨,展现国际化城市的内涵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的站前广场由于早期规划建设缺少前瞻眼光,往往缺乏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交通系统不完善、管理混乱、景观环境较差,地域文化融入困难等问题。乌鲁木齐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兰新高铁终点站,是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新疆最大的铁路枢纽,从城市设计视角出发对高铁站前广场进行研究,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代表了一种整体性的设计理念。
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从经济意义上考虑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增加土地附加值,将商业、娱乐、文化产业等配套设施融入站前广场综合性规划之中,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设计时应统筹兼顾各要素间的关系,整体性寻找景观设计的创新点。将站前广场看作城市:公共——交流性、铁路客站:功能——系统性的融合器。规划、建筑、景观三者有机结合,创造具有城市精神的空间环境,提升城市居民幸福生活指数。
同时地域性文化是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象征,高铁站又是城市的重要门户,所以对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时应在尊重场地的基础上,紧扣城市历史文化,挖掘具有展示城市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探索民族边疆地区的站前广场设计原则,如何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融入,体现城市精神。
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科学合理的把控,要将景观要素精炼穿插,使之与站房空间形态的衔接性、自身景观特色性以及广场的现代流线功能进行整合[2],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