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话的一个特点,是带有形容的元素。许多土话是形容某些事物,打比方而产生的,所以含有比喻的性质,如:
她长得“水葱”似的。(皮肤白嫩)。
怎么“掉链子”啦?(关键时刻退缩了)。
他也“耷拉肩膀”了。(不管了,或泄气了)。怎么“土猴儿”似的就来了?(浑身是土)。
能把事儿办成,我得“烧高香”。(念他的好儿)。
这点儿吃的,不够我们哥儿几个“塞牙缝儿”的。(少之又少)。
刚发了一笔小财,就张罗买车,真够“烧包儿”的。(大脑发热,夸财显富)。
他倒好,对这事儿不闻不问,“大撒巴掌”了。(放任自流)。
你昨儿怎么蔫不出溜(不声不响)就“颠儿”了?(走了)。
由于有比喻的性质,这类北京土话很多时候,还可以引申,如“耷拉肩膀”,可以引申的土话还有“溜肩膀”、“拉稀”、“拉了胯”等等,意思与前者大体相同。
北京人喜欢幽默,而且爱较真儿和抬杠,所以说话时总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喜欢拿眼面前的事物来打比方,创作了许多有借代关系和比喻形容的土话,如:
神眉鬼道儿,(形容举止神神秘秘的样子)。上相,(形容长得好看)。
打头碰脸,(形容关系比较近,经常见面)。
半斤八两,(隐喻表面看有所不同,但实际一样)。
挨着牌儿,(依次,形容像挂着的小牌一样按顺序来)。
全须全尾儿,(像蛐蛐儿一样经过搏击,还保持完好)。
刷白,(shua读去声,形容色白而微微发青)。
老着脸,(舍脸之意,形容不顾羞惭去求情办事)。
叫水,(形容吃的东西咸,感到口渴)。
打镲,(拿人取笑,逗着玩儿)。
耍贫嘴(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高扛着脸儿,(人仰着脑袋,自以为是,架子大)。
顶着雷,(比喻这事担着很大风险)。
吃瓜络儿,(比喻事情受到别人的牵连)。
起哄架秧子,(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却跟着起哄)。
靠谱儿,(说话有准儿,办事牢靠)。
顶缸,(本来与己无关,却代替别人受过)。
织毛活儿,(自己手织毛衣)。
大馒头堵嘴,(自己招的事,所以在人前不好说话)。
《北京话》作者刘一达
大马金刀,(形容举止豪放,爽快,勇往直前)。
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儿,(形容对谁都不服气)。
罗圈儿架,(形容打架的关系像罗圈一样复杂)。
跟头流星,(形容走道不稳,晃晃悠悠的样子)。
溜溜缝儿,(吃了饺子或面条再喝汤,像溜墙缝一样)。
乱了营,(比喻像打了败仗的兵营一样混乱)。
胯骨轴儿上的亲戚,(比喻关系非常远)。
连毛儿僧,(形容头发长,凌乱,样子难看)。
脸大,(形容人开通,说话不羞涩)。
开涮,(比喻人说话不算话,有意哄骗人)。
侃大山,(也写成“砍大山”,比喻神聊海说)。
云山雾罩,(形容说话不着边际,如在云雾之中)。
气管炎,(妻管严的谐音,比喻惧内)。
火燎眉毛,(形容心急火燎的样子)。
幺蛾子,(本来是骨牌的点儿,借喻出歪点子惹麻烦)。
不是个儿,(比喻没把对手看在眼里)。
在这些带有形容和比喻性的土语中,还有一些带有嘲讽意味的土语,听起来非常有意思,如:
尖嘴儿猴腮,(形容人瘦,但是又有心计)。
夹板气,(两边都受气)。
棒槌(假行家)
抠门儿、(吝啬鬼)。